摘要:王昭君是中国和亲史上的代表性人物 ,其远嫁匈奴给北方地区带来了半个多世纪 的和平局面。昭君传说是和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昭君的出生地、和亲的出发地、出塞地,还是塞北草原,昭君传说都展示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丰富历史,体现了各地民众对王昭君的尊敬和怀念。昭君传说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的映现,是各民族共享共有的文化符号,是多民族共同情感的表达。不同区域不同民族广泛流传的各类昭君传说,不断强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的记忆,汇聚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群众力量。
关键词:昭君出塞 昭君传说 和亲文化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和亲历史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22AMZ017)。
作者简介:崔明德 ,烟台大学民族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宋涵,烟台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和亲是指两个不同民族政权或同一民族的两个不同政权的首领出于“为我所用”的目的所进行的联姻。①和亲传说一般聚焦于和亲联姻的某一事件或某一人物 ,流露出民众对和亲的认知、感受和理 解。②王昭君是中国和亲史上的代表性人物,她的一些传说体现了各民族的历史记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因而愈益受到专家学者的重视装目前,关于王昭君传说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昭君传说中地名遗址的梳理研究③;二是对文学作品中呈现的昭君形象的研究④;三是对昭君传说中蕴含的昭君文化内涵的分析⑤;四是从昭君传说呈现的民俗信仰、文化影响视 角进行研究;五是对昭君神化过程及特点的研究⑥。装也有一些专家学者关注到昭君作为各民族共享的文化符号对增强各民族文化认同的作用。⑦因此,昭君出塞作为和亲故事中具有代表性的故事,其传说中描述的不仅仅是丰富的人物形象、严谨的故事结构,更多的是历史上广大民众对汉匈之间睦邻友好关系的见证,汇聚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群众力量。进一步梳理和研究昭君传说,深入挖掘昭君传说所体现的共同历史记忆、共同文化认同以及共同的情感,有助于各族人民加深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
一、昭君出塞概况
自秦汉以来匈奴与中原王朝联系不断西汉建立初期,国家综合实力较弱。而北部的匈奴已经崛起,汉匈力量对比逐渐发生变化,“自淳维以至头曼千有余岁,时大时小,别散分离,尚矣,其世传不可得而次云。然至冒顿而匈奴最强大,尽服从北夷,而南与中国为敌国。”①在冒顿单于的带领下,匈奴日益强大,已成为北方一个实力较强的游牧政权。汉高祖时期,刘邦与匈奴在马邑一战失利,匈奴因“汉将数率众往降,”“冒顿常往来侵盗代地,于是高祖患之”②,遂采纳刘敬的和亲建议,“奉宗室女翁主为单于阏氏,岁奉匈奴絮缯酒食物各有数。”③这是汉朝首次与匈奴和亲,在一定程度上对紧张的汉匈关系起了缓和作用,使西汉王朝获得了休养生息、积蓄国力的大好机会。对匈奴王庭来说,凭借自身优势不仅获得很多财物,更是改变了因国力而造成的外交弱势,出现了“约为兄弟以和亲”④及平等交往的局面至此ꎬ汉匈之间一直处于时战时和的状态。至汉武帝时,经过多年的养精蓄锐,国力强盛,汉武帝不愿再对匈奴妥协退让,于是以“ 朕饰子女以配单于吗,金币文绣赂之甚厚,单于待命加嫚,侵盗亡已。边境被害,朕甚闵之”为由,向公卿发问:“今欲举兵攻之,何如?”⑤汉武帝在受到匈奴的多次侵扰后,忍无可忍,最终决定以战争方式解决汉朝与匈奴多年的矛盾。这一时期的汉匈关系由和转战,给双方人民都带来了沉重的苦难。
汉昭帝和汉宣帝时期,匈奴虚闾权渠单于向汉朝请求和亲,不幸病亡,乌禅幕、姑夕王和左地贵人共同拥立虚闾权渠的儿子稽侯㹪为呼韩邪单于,并起兵击杀屠耆堂。至此,匈奴内部出现矛盾并关系破裂,各部相继自立为单于。一时间漠北出现了五单于争斗的复杂局面,而以郅支单于和呼韩邪单于为首的两大单于形成的军事对抗及外交争夺最为激烈。呼韩邪单于认识到若要统一整个漠北草原,极需得到汉朝的援助,于是决定归附汉朝。汉元帝刚即位时,呼韩邪单于再次上书汉朝,谈及匈奴内部的争斗使得百姓生活艰难,愿与大汉王朝“ 自今以来,汉与匈奴合为一家,世世毋得相诈相攻。有窃盗者,相报,行其诛,偿其物;有寇,发兵相助。汉与匈奴敢先背约者,受天不详 ”⑥。自此,汉匈之间再次由战转和。汉元帝对呼韩邪单于“不忘恩德,乡慕礼义,复修朝贺之礼,愿保塞传之无穷,边垂长无兵革之事”非常满意,为深表诚意,遂“ 改元为竟宁,赐单于待诏掖庭王樯为阏氏”⑦。由此看来,汉匈都迫切希望和平相处,王昭君这一传奇人物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促进汉匈和睦相处的积极推动者,昭君出塞的故事自然而然地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各民族世代传承的历史记忆。和平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民族间不同形式的交往交流,为后来的民族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古代文献对昭君出塞的记载
从中国古代文献记载来看,昭君出塞被载入历史文献和小说等文学作品中,虽然不同体裁对王昭君的描述有所差别,但本质上都是对昭君出塞故事的记录和传承。而且,这些故事经久不衰。
(一)古代历史文献中的昭君出塞
昭君出塞的故事,不仅为历代政治家、史学家和文人墨客所评述 ,而且已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符号。
历数古代文献中对昭君的记载,当首推班固的《汉书》。《汉书》 是最早记载昭君和亲史实的古籍,对昭君出塞作如此叙述:“竟宁元年春正月……其改元为竟宁,赐单于待诏掖庭王樯为阏氏。”①“单于自言愿婿汉氏以自。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樯字昭君赐单于。”②无论汉王朝还是匈奴,都对王 昭君远嫁匈奴和亲一事高度重视。
南朝史学家范晔在《后汉书•南匈奴列传》中以更加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示昭君形象以及当时的和亲仪式情景:“昭君字嫱,南郡人也 。初,元帝时,以良家女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 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生二子。”③范晔因朝中不得志遂开始编纂后汉史,重视史论,《后汉书》中不免含其个人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因此 范晔华丽的文字中透露着对昭君和亲出塞的种种情感。
北宋政治家和史学家司马光撰写的《资治通鉴》中记载着关于昭君的历史:“春,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单于欢喜,上书‘愿保塞上谷 以西至敦煌 ,传之无穷。请罢边备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④ 呼韩邪单于愿意以和亲方式与汉朝和好,汉元帝将王昭君嫁给单于,使汉匈永远友好相处。
后晋时期的历史学家刘昫等撰写的《旧唐书》也对呼韩邪单于请求和亲、昭君光彩照人的形象及汉元帝的复杂心态作了描述:“汉元帝时,匈奴单于入朝,诏王嫱配之,即昭君也。及将去,入辞,光彩 射人 ,耸动左右,天子悔焉。汉人怜其远嫁,为作此歌(即《明君》)。”⑤同时,还提到了“阎立本画《昭君入匈奴》”⑥ 之事。此外 ,元朝脱脱等人在《辽史》中提到“青冢即王昭君墓”。⑦
由此可以看出,即使朝代更迭以及政权更替,后世史书都对王昭君有明确记载。毫无疑问,她在汉匈关系中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同时,昭君出塞使“ 汉与匈奴合为一家”⑧,成为各民族共有的鲜 明的历史记忆,有利于民众感知中华民族共同体,坚定维护民族团结。
(二)古代小说中的昭君出塞
昭君传说历史悠久。在早期资料中,有专门记载昭君和亲出塞的小说题材,比如有古代笔记小说《西京杂记》,有短篇小说集《情史》(又名《情天宝鉴》)有辑佚书体例文本《琴操》以及近代综合性丛书《文明大鼓书词》① 等。这种题材的文本将昭君的故事进一步加工,使昭君传说有了更丰富的内涵。根据史书中的资料对比,这些小说大多是基于真实历史事件的再创作。
汉代历史笔记小说《西京杂记》中从“画工弃市”的角度叙述昭君和亲的原因及相关人物:“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于是上案图 ,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付,举止闲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 ,画工皆弃市,籍其家,资皆巨万。”②作品讲述了昭君以良家女的身份进入后宫,因不愿贿赂画工,受到画工的阻绊,一直得不到汉元帝的召见,才有了昭君为阏氏的机遇。汉元帝后来后悔了,于是处死了画工。这个传说的影响足够深远,提到昭君出塞和亲的故事,人们不免会想到画工丑图传说。
《琴操》是古代中国琴曲著作,传为东汉蔡邕所撰,汇集了大量的中国民间传说而成 ,因具有浓厚的传奇色彩往往与史书中的记载有出入。书中主要记录的是昭君含怨请行的传说。“王昭君者,齐国 王襄女也。昭君年十七时,颜色皎洁,闻与国中。献之元帝,以地远 ,既不幸纳 ,以备后宫,积五六年。昭君心有怨旷,伪不饰其形容,元帝每历后宫,疏略不过其处。后单于遣使者朝贺,元帝陈设娼乐,乃令后宫妆出。昭君怨恚日久,不得侍列。乃便修饰,善妆盛服,形容光辉而出,俱列坐。”③汉元帝以匈奴妇人长相不如中原,想要在后宫选一女子赐给单于,这时候昭君说到:“妾幸得备在后宫,粗丑卑陋,不合陛下之心,诚愿得行。”④汉元帝在见到昭君容貌后,后悔万分,但碍于国家形象,决定将昭君送至匈奴。“昭君恨帝始不见遇,心思不乐,心念乡土,乃作《怨旷思惟歌》。”⑤《琴操》中的昭君含怨请行传说也为后世开启了不同的创作思路。
唐代流传的《王昭君变文》⑥中提到昭君和毛延寿之间的渊源,整体上与《西京杂记》提到的“画工弃市说”相似。另外,书中还比较详尽地描述了王昭君到塞北匈奴王庭后的生活以及匈奴的生活习俗。
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创作的《情史》中也有王昭君的传说。昭君是齐国王襄之女,十七岁时就容貌绝丽,入宫后需通过画工将其画像送到汉元帝面前,才可得到汉元帝的召见。王昭君“自恃其貌,志不苟求工”⑦ ,不愿通过贿赂得到宠幸。常年未得召见,心中很是悲怨,便自请出塞。首先,在人物形象方面,《情史》的文字记载与《后汉书 .南匈奴列传》中记载的“ 丰容靓饰 ,光明汉宫 ,顾景徘徊 ,竦动左右”⑧的昭君完全一致。但《情史》在创作中赋予了更多的细节 ,描绘了昭君身穿戎服骑马 ,携带琵琶毅然出塞和亲的场景。其次 ,传说情节与《后汉书》和《琴操》也有相同的部分,《琴操》中也提到昭君是齐国王襄之女,并且是被献给汉元帝的。从小说的创作朝代可以看出,《情史》中的昭君传说是集这两部文本内容于一体的创作。除此之外,《情史》中还记载了昭君的悲怨心理以及昭君去世的情景,
“昭君乃吞药自杀黄胡地草皆黄,惟昭君墓草独青”,昭君“既死,而以青冢自旌”①。这种记述表现出作者对昭君遭遇的同情,但与现代昭君传说蕴含的情感有所不同。
清中叶的《双凤奇缘》②中关于昭君的故事也广为流传。整个故事情节描述的是昭君被迫和亲,奠定了一种悲凉的基调,与历史记录的昭君主动和亲截然相反。
总体来看,昭君传说在不同古籍中都有相似的描述,并且在流传的过程中随着时代、地域、作者的经历等方面而有所变迁,体现了昭君传说的传承性和变迁性。可见昭君出塞和亲的故事在古代民间社会中的影响日益扩大。
三、当代昭君传说的分布传承
史书中对昭君的生平以及和亲经历的记载比较简略,一些相关的民间传说弥补了这一不足黄这些传说虽然是虚构的产物,但通常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以存在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来想象创作的,具有很强的历史性黄昭君出塞作为和亲史上具有代表性的联姻,昭君传说分布广泛,形象深入人心黄在昭君的出生地—湖北兴山、昭君的出塞地—山西左云、昭君的出彩地—塞北草原,各民族对昭君传说的讲述不尽相同,但都体现了当地民众对她的尊敬和怀念。
随着当代民间文学工作的发展,对昭君传说的搜集整理更加重视 黄目前,已出版多种昭君传说及其相关书籍,主要有湖北省兴山县文化馆编写的《王昭君的传说》和《王昭君及其故里》,两书共收录传说22篇;吴一虹、吴碧云的《王昭君传说》,该书共收集传说32篇;冯骏祥主编的《王昭君传奇故事》,收录昭君传说83篇;林干、马骥的《民族友好使者—王昭君》,共收集昭君传说28篇 ,其中大部分内容和《王昭君传说》相同;蔡长明主编的《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湖北.兴山卷》,收录昭君传说36篇;刘冰清、蔡长明的《香溪毓秀—昭君传说的历史与现实》,收录昭君传说57篇;刘志尧的《紫塞遗珠》记录昭君出塞路过白羊城、红砂岩口、蹄窟岭、晾马台、马路坡、饮马泉和扇庄等地留下的昭君传说9篇;佟靖仁的《呼和浩特满族民间故事选》收录昭君传5篇黄除此之外,于淼的《王昭君的传说》《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湖北卷》以及《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内蒙古卷》等书中也有少部分收录。
(一) 湖北故里的昭君传说
昭君的传说是以故乡湖北为中心流传的黄从传说内容来看,主要是以王昭君的善良勤劳、造福人民以及惩恶扬善的优秀品德为主线,为湖北兴山一带的百姓创造美好生活的故事。
1.昭君的出生
在昭君传说中,关于昭君出生的说法有多种。比如《望月楼》的传说:王昭君是玉帝的女儿玉虚仙子,宝坪村夫妇因多年无儿无女前去观音庙求女,于是仙女在八月十五下凡 ,第二年五月十五分娩;并 且昭君从小就喜欢唱歌,每当月出东山,小昭君就对月理妆 ,对月弹琴,对月唱歌,引得月亮也停在彩云边,听得不想走了。③再如《梳妆台》的传说:昭君是王母娘娘的孙女,为了让心爱的孙女学会承担责任,体会人间的酸甜苦辣,才将她落户到当时最苦难的烟墩坪 ,并要求她将此处打造成山美水美人美的宝坪。④还有一种传说提到昭君本是天上织女星的幺姑娘,因丈夫白虎星与老姨青龙星的矛盾打乱天宫,因此被罚下界,谁知两人在凡间依然各执政事,发兵兴战;昭君决定下凡规劝两人,于是下凡至宝坪,王昭君也就成为了天桥星脱的胎装。①同时,呼和浩特一带流传的昭君出生传说 ,讲述昭君本是天上的仙女,看到人间胡汉纷争,就自愿请求下凡平息人间战乱,玉帝嘱咐她:两斗皆仇,两和皆友;等汉匈和睦相处,再召回天宫。②这里把昭君出生在宝坪的不同原因表现出来,把美丽善良的昭君姑娘和天宫里的仙子联系起来,月亮是洁白无暇的,昭君的心也是晶莹剔透的装昭君传说中的内容情节与王昭君的成长生活痕迹有着紧密关系,将昭君出生前后和常人的不同阐述出来,具有神化昭君的倾向。
2.热爱家乡的昭君
在昭君的故乡,关于这方面的传说有《宝坪的由来》《鲤鱼困沙洲》《娘娘井》《妃台晓日》《免朝》 《香溪免朝》《替母还愿》③《琵琶河》④《紫竹园与摇钱树》⑤《昭君学艺》《百步梯》《盼月亮》《凤凰山》《拜神灯》《“小礼溪”和“大礼溪”》《河灯节》等装传说昭君出生以后,烟墩坪变成了一个山清水秀、四季花开的地方装比如《宝坪的由来》称,相传很早以前,宝坪还是称作烟墩坪时,是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装昭君出生后,时常担忧家乡的发展,向土地庙祈求庇护,于是在土地庙前长出了一棵油桐树,乡亲们都说“神灯化宝地,一年收三季装这里是要发吉的”⑥。因此,这里被乡亲们当作是一块“ 宝地”,也将烟墩坪改成了宝坪装《鲤鱼困沙洲》中鲤鱼为报答昭君的救命之恩,将沙洲抬高,变成水田,保护庄稼收成;后来,人们把香溪河畔的大沙洲,当作是守护庄稼的大鲤鱼幻化而来装⑦《娘娘井》中讲述昭君在天上七个仙女的帮助下 ,凿了一 口大井,给当地带来了苞谷、柑桔、板栗、苍松和翠竹。后来人们为怀念她,给这口井取名为“娘娘井”。⑧ 《妃台晓日》中昭君将家乡山水的美妙绣成八幅山水图,被誉为“兴山八景”,而“妃台晓日”则属于八景之冠。⑨昭君用自己的智慧善良为家乡贡献力量,造福人民的事迹被传诵不绝装昭君在此出生,在此成长,是这片土地滋养了昭君,她热爱这片土地,这片土地和人民也爱她。《免朝》《香溪免朝》中提到,昭君在出塞和亲之前,不仅有宝坪的乡亲们为她送行,香溪河也泛起浪潮 ,好像在挽留昭君,直到昭君对着溪水深情三拜,连说“免朝(潮) ”,水面才恢复风平浪静;传说打这之后 ,三峡两边的溪河口都有潮水,只有香溪河口是平稳的。⑩在湖北兴山县,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保留着过“河灯节”的风俗,传说是乡亲们为昭君送行时传承下来的,各家各户摆好桃子、白鹤等水果山珍 ,吹着唢呐 ,敲着锣鼓,送别昭君姑娘。⑪乡亲送行和“香溪免朝(潮) ”的重大场景,是当地百姓对昭君感恩爱戴的一种表示装直至今日,每当老百姓们讲起王昭君的传说,总是流露着最真挚、最热烈的情感。
3.惩恶扬善的昭君
昭君传说中包含着昭君智斗恶人恶兽,帮助百姓的故事。如《木箱溪》《站穿石》桃花鱼》《马龙潭》《稀荒垭》《楠木井》《珍珠潭》《昭君渡》《明妃庙》《技高一筹》①《巧护楠木井》②《离乡滩》《昭君台》③《龙王庙》④《白马救昭君》⑤《长生树》《和为贵》《金龙含珠》等传说。其中《舆地纪胜》记载:“昭君溪也,杜诗注云:归州有昭君村,俗传因昭君而草木皆香,故曰香溪。”⑥《木箱溪》的传说有相应的对照:传说昭君以木箱之计巧胜鲁员外,便称门前的一条无名小溪为木箱溪,后昭君出塞,胭脂流入溪水中,改名为香溪。⑦《站穿石》中讲述的是昭君的家乡宝坪村有一家姓顾的穷苦人家,因重男轻女将自己的女儿简姑丢给了昭君家中,后来简姑回到父母身边,但一直想念着昭君姑娘,常站在昭君离开的青石板上。⑧关于《桃花鱼》的传说,各书有不同的收录,有的说昭君酷爱桃花,姑娘们把桃花洒在水中为他送行,水中的桃花瓣变成了神奇的桃花鱼⑨ ;有的说是昭君离乡时,泪珠掉进河里变成了桃花鱼⑩;有的说王昭君在出塞前回家省亲时,发现同村的桃花姑娘的桃树林被野蛮的县令砍倒,昭君帮助桃花重新栽种桃树,桃花瓣飘到了香溪河里,变成了桃花鱼⑪。这里把昭君神化了,人们认为是王昭君的神力才使得桃树复活。《马龙潭》中香溪发大水,昭君将自己的小白马留在家乡帮助百姓,并惩治了想夺小白马的族长王二癞,最后小白马永久地住在水晶宫,为大家预报暴雨洪水的情况。⑫民众不仅把昭君当作仙女,还将她的小白马赋予神力,足以看出昭君对当地的帮助之大,影响之深。王字崖的传说中,即使昭君远去异乡,依旧帮家乡除恶扬善。《稀荒垭》中昭君智斗地主鲁员外,使一个从外地逃荒来宝坪村的姑娘得到了土地。⑬《楠木井》的传说也是体现了这一点,传说中的昭君赶走了捣乱的黄龙,并解决了乡亲们世代吃水难的问题。⑭《明妃庙》中兴山县民为修建明妃庙,无人迎接新太守,于是下令拆掉此庙,昭君再三警告太守做人做事要清廉。⑮《珍珠潭》的传说中展现的是昭君在出塞前探望家乡,为帮助乡亲们除掉恶龙,将呼韩邪单于所赠定情珍珠投入潭中,珍珠日夜放光,为船工引航,为人民驱逐邪魔。⑯这类传说是湖北兴山一带最珍贵的记忆,昭君姑娘凭借自身的善良、智慧、勇敢,成为人们心中惩奸除恶、造福百姓的正义化身。无论走到哪,人们都会想起昭君姑娘的贡献。
昭君故里的传说大都是说明地名和风物的由来,通常承载着较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烟云,并将 民众所处时代的思想感情融汇其中,借以表达当地民众的美好心愿和理想追求。昭君传说将昭君日常的生活痕迹与当地风物遗迹结合,寄托他们追求一帆风顺、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山美水美人美的 宝坪养育了美丽、善良、智慧的昭君,这样的生活环境对昭君的成长以及她自愿请行前往匈奴和亲有一定的关系 。
(二)雁北出塞地的昭君传说
历史上对于昭君出塞的路线没有具体的记载。 一部分专家学者认为昭君出塞走的是西线秦直道,林干、崔明德、郝诚之、王子今、王绍东等都主张秦直道说① 。另一部分专家学者认为昭君出塞是经过山西境内通塞中路,靳生禾在《昭君出塞路线考辩》中认为:“昭君出塞路线即秦汉时期由关中 (咸阳、长安)东来 ,至蒲津东渡黄河(今山西永济市),循涑水河、汾河、桑干河等三河谷道北上 ,亦即依次循山西境内的运城—临汾—太原—忻定—大同等五大盆地,于勾注塞(雁门关)、蹄窟岭(左云西 北)、杀虎口(右玉西北) 出塞。”② 刘志尧、刘溢海、刘妙等也主张此说。③无论是哪条路 ,都有和亲留下的美好印记 ,都流传着昭君传说。其中山西省左云县作为历史上胡汉交界之地,是昭君出塞进入匈奴领地的最后一个地区,昭君在此停留了较长时间,为边界人民带来了安定美好的生活与和平的希望。
1.回望故乡的昭君
汉匈的和亲路途遥远,到达山西境内,出了塞口就是匈奴领地。昭君见此情此景,不由得回想起来路的艰辛,回想到汉朝后宫的冰冷 ,回想家乡人民的热情友善,回想起父母家人。昭君在这里寄托了更多的思念。
这类传说主要有《昭君湖》《昭君泉》《琵琶老店》等。如《昭君湖》 讲的就是昭君出塞经过的武州小河口;传说昭君路过之时,曾下马鉴湖,仿佛看到了家乡的香溪,勾起了她的情思;从此,这条小河有了惠秀灵气,人们在这里迁徙定居,便有了小河口村。④ 左云县的蹄窟岭是传说中昭君出塞经过圣泉沟尽头的山岭,《左云县志》 记载 “ 蹄窟岭,俗传啼哭,讹也。明妃何处不啼哭? 盖因出塞,道经此岭。其石上有马蹄窟,至今痕迹宛然”⑤人们猜想昭君肯定是思念家乡,才会驱马踩在巨石上回望中原,马蹄踏下足印。后人为纪念昭君 ,将这座山叫做“ 蹄窟岭”,这块巨石叫做“蹄窟石”。⑥《昭君泉》中讲昭君和亲出塞时下马饮用泉水,想到爬上山岭就是出塞口了,昭君回念中原之情油然而生。她将一 块火山石投入泉中,表明了她和亲出塞碧水丹心,一片赤诚。后来人们就把这眼泉叫作“昭君泉”。⑦ 昭君见物思乡,便将自己全部的思绪注入到左云的各种景物中,当地为了感激昭君,用她的名字命名它们。昭君湖、昭君泉和蹄窟石也被赋予了“和合”的含义。在《琵琶老店》中,传说当年昭君出塞时到达平城县城,入住了大西街一家叫“东胜客栈”的店中 。夜里昭君因思念故乡,便拿出琵琶弹奏,并将一把上好琵琶赠与店主以作留念。后来店里掌柜将店改名为“ 琵琶老店 ”。唐朝时,大同的使者请书法大家柳公权为其题匾,足以看出后世对昭君的尊敬和重视。后经街道改造,老店被拆除,而那块“琵琶老店”的木匾一直保存在大同市博物馆。①岁月流逝不变的是昭君那份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是昭君出塞的深入人心。
2.造福百姓的昭君
王昭君以及和亲本身都被神化,昭君走到哪里她的福泽就留在哪里。边塞人民纷纷用传说来表达对昭君的怀念,感谢她带来和平。«龙凤门» 传说中“龙凤门” 又称为“双鹊门”,昭君当年经过这里
,沿途人民欢呼雀跃,连大群的喜鹊也汇聚小河口古道,形成了由两棵古榆上筑有喜鹊窝的“ 喜鹊门”,人们进出喜鹊门自然会有喜后来人们称之为“龙凤门”。②同时传说当年昭君出塞经过照壁村,欢送的人群络绎不绝,经受战乱之苦的边民生活终于安定,因此对昭君爱戴的感情溢于言表而昭君面对热情的边民,将随身携带的一把扇子送给他们。于是,照壁村的人们为了纪念昭君给他们带来的幸福与恩惠,就把照壁村改名“扇庄”。③ «白羊城» 的传说更是讲述昭君对迁治武州城(即白羊城)的贡献。据说当年昭君出塞时,汉朝的送亲队伍和匈奴的迎亲队伍在这里搭帐住宿,此时的白羊城已是破败不堪。武州县令前一天接到通知说昭君要经过白羊城,便提前做好准备赶到白羊城来迎接昭君。昭君见此随口说了句:“既然武州县城偏远,为何不把县治迁到这交通大道处呢!”队伍过后,武州县令就把县城偏远并残破,连同昭君说的话写成奏折上报汉元帝,请求迁治。④ «饮马泉» 的传说中当年昭君出塞时正值早春,山顶上被冰雪覆盖导致队伍无水可喝,难以前行。这时有匹马竖起前蹄用力刨地,刨出一孔流淌的清泉。⑤昭君给饱受战乱的边塞人民带来了和平与安宁,被当作幸福生活的象征,百姓们认为只要是昭君经过的地方,就一定会安定繁荣。
山西境内的这些传说,大多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理想愿望创作和讲述的,把现实中维护汉匈关系、带来和平的昭君“神化”为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
(三)塞北草原的昭君传说
昭君传说是中华各民族集体创作的产物。除汉族,蒙古族和满族都有文本记叙。王昭君作为维护汉匈友好关系的和平女神,自愿远嫁漠北草原,留下许多历史佳话。历史文献对昭君出塞到漠北草原后的记载不多,但从北方流传的昭君传说中可以看出塞外民众对昭君的尊敬和崇拜。
1.“昭君娘娘”的传说
直至今日,内蒙古地区依然流传着各种昭君故事。昭君出塞不仅给饱受战乱的边塞人民带来了和平的希望,还带来了各种生产生活技术与经验,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如«鸽子花»的传说讲述昭君在塞北学习胡俗,教授当地妇女纺纱织布、缝衣绣花、播种五谷,尽全力维护汉匈关系,用鸽子传递佳音,告知中原百姓边境安定。⑥在«昭君的锦囊»中,匈奴发生旱灾,昭君打开她从汉朝带来的锦囊,用里面的金剪子剪出活蹦乱跳的牛、羊,剪出鲜艳的花朵和肥美的草原。⑦ «奶茶的传说»讲奶茶是由昭君亲自发明的饮品ꎮ«琵琶的传说»中琵琶是昭君从中原带来的乐器,给匈奴民间乐器带来新的创造。关于昭君维护汉匈关系所做的努力也有体现。如«昭君桥»是昭君与单于成亲时提议修建的,是象征汉匈两家亲如兄弟的寓意后来昭君去世,汉匈两族出现矛盾,昭君桥断,大河阻隔两族争斗。①这个传说足以证明,昭君在世时以己之力维护双方友好关系,致力和平相处;她去世后,她的后代始终为修复汉匈关系贡献力量。
现在呼和浩特居住的满族大都是清乾隆年间来此定居的,在他们之间也流传着“胡汉”单于与昭君感人的爱情故事 ,满族民众将呼韩邪单于当作拯救草原的天之骄子。传说草原的定海珠被苏武赠给了秭归洲的王员外,被王员外的妻子不小心吞食,生下来一个萨拉干追(满语:姑娘),名叫王嫱。只有娶她为妻,把定海珠归还北海,草原就会重新繁荣,子孙后代就会世代为王。②满族百姓同样以画工毛延寿为线贯穿“胡汉”和亲事件。满族传说中《胡汉救昭君》讲述“胡汉”远到汉朝寻找昭君 ,在毛 延寿的阻碍下 ,冲破层层阻碍,与昭君远去北国 ,而毛延寿被杀后变作了一只黄鼠狼。③ 黄鼠狼多为 狡诈奸猾之物 ,传说把毛延寿妖化,表明当地人民对毛延寿阻碍族群和平的厌恶之感。在满族传说中,可以看出昭君传说的虚幻色彩,以及 “胡汉”是受天神指令娶昭君为妻,把昭君和亲当作是天神赋予的责任。
塞北草原的传说不仅具有草原文化的特色以及昭君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做出的贡献 ,更是 将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结合 ,推动民族融合和发展。总之,不管是在昭君的家乡湖北兴山,还是漠北草原,王昭君都受到人们的尊敬与怀念。
2.昭君墓的传说
作为民族友好使者,王昭君的一生充满了传奇。王昭君去世后,人们为表达对昭君的怀念和感恩之情,建了很多昭君墓。有人认为,王昭君是中国历史上墓葬最多的女性 ,这些昭君墓分布在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北、山东等地,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大黑河畔的昭君墓最具代表性。④其实昭君死后埋在何处,很难从文献及考古发掘上阐释清楚。唐代杜佑的《通典》中较早记载了昭君墓:“单于大都护府,战国属赵 ,秦汉云中郡地也。大唐龙朔三年,置云中都护府,又移瀚海都护府于碛北,二府以碛为界。麟德元年,改云中都护府为单于大都护府,领县一:金河。”⑤ 在“金河”下又注:“有长城。有金河,上承紫河及象水。又南流入河。李陵台、王昭君墓。”⑥
关于昭君墓来源的多种传说,大都充满想象。将昭君神化,与昭君出生传说形成呼应。如昭君奉玉帝之命回天宫的传说,就讲昭君临走那天,四面八方的人们为留住昭君铲土搭上台,最后还是只留下这座山一样高的土台就是青冢。⑦有的传说讲当年昭君出塞渡河过金津渡口时,不小心把一只绣鞋掉进黄河,当地百姓纷纷下河,终于打捞出绣鞋,把它埋到一个坟丘里。昭君娘娘归天后,黄河渡口突然闪过一片红光,接着一声巨响,埋绣鞋的坟丘变成一座方圆五里、高40多米的小山。⑧有些传说 是人们基于对昭君墓的印象,是“绿色草原上的大墓”。有的人说昭君死后,四面八方的匈奴人用袍襟掬土堆成了青冢。岁月悠悠,人们不断把土堆到青冢上,青冢就越来越高了。⑨还有人说,昭君青冢经历二千年风吹雨打,洪水冲刷,冢土不但不见减少吗,而是不断增高,这是昭君的神力。后来,人们在谈到青冢时,不仅是对昭君的第一印象,更多的是青冢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代表着昭君留下的美好记忆,代表着人们追求和平生活的美好心愿。
除了上述关于昭君墓来源的传说,还有昭君坟的传说。如«昭君坟» «昭君庙» «糜子和昭君蛇» «石人湾» «昭君坟里的家俱»等。这种主题的昭君传说通常不具有真实,没有任何史料可以证明是现实中出现过的人物或者事物,更多的是民众将昭君相关的事物与昭君坟联想到一起,以超人间的内容来表达对昭君的情感。«昭君坟»和«昭君庙»中讲述了善良的人遇到困难,只要走近昭君坟,就会得到帮助和保护;而坏人一旦靠近昭君坟,就会受到昭君娘娘的惩罚。① «糜子与昭君蛇»中传说昭君坟上多产青蛇,是因为昭君在北方教授百姓种糜子,发现青蛇可以吃掉麻雀,于是抓来青蛇放到糜子田里。直到昭君去世,小青蛇一直陪伴着昭君,守卫北方百姓的糜子田。②这类传说具有传奇色彩,充分体现了昭君的“神仙本领”,通过信仰将昭君对民众的庇佑延续下去。
四、昭君传说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
昭君出塞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各民族共享的文化符号,昭君出塞不断激发和培育了民众的伟大爱国精神。不同民族记述的昭君传说是汉族与少数民族共有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价值。
(一)昭君传说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的映现
中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受不同的民族形成过程、地理位置和生产条件的影响,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有一定差异。昭君出塞和亲,打开了经济交往和文化交流的窗口,加强了西汉王朝与匈奴之间的广泛联系。
从昭君传说来看ꎬ汉族传说«昭君的锦囊» 中认为昭君给匈奴带去了中原大地上的五谷种子,传授草原人民新的种植和生产方式。人们都感激、敬重、爱戴昭君,单于为了感谢她的恩德,封她为“宁胡 阏氏”。 «银针衣的故事» 传说昭君在出塞和亲的路上,仙女看到昭君“ 为国为民,千里迢迢,远嫁匈奴”的心意,特地送给她一件轻柔的皮毛披风,这件衣服跟随昭君远居塞外,走到哪里哪里就草色青青,牛羊肥壮有一股春天的气息。③这里将昭君身上的银针衣比作中原地区文化。所到之处生活安定。经济快速发展。以此来表达和亲政策给两族人民带来的美好生活。«糜子和昭君蛇» 的传说中提到昭君从南方带来糜子籽,带领北方人民种植糜子田。使牛奶炒米成为牧民的主食。而跟随昭君出塞的汉人因吃不惯炒米开启了新的饮食品种—焖饭和酸粥。④直到现在这一地区的牧民主食还是炒米泡牛奶。农民还是糜米焖饭和酸粥。出塞后的昭君虽然生活在草原,但她常常担忧家乡的农业生产状况,为中原百姓带去北方的经济作物,比如北方早熟的粟谷在南方种植,可以一年三熟。在三熟地的传说中,昭君在匈奴梦到家乡年景不好,庄稼歉收,便请诸神将北方的粟谷种子捎回家乡,帮忙一年三熟。全村的百姓感激昭君带来人寿年丰的光景,祝福她在塞外千秋康乐。⑤«百日还香»的传说与«三熟地» 内容情节相似,昭君在梦中回到家乡,听到乡亲们的祈求,请求白鸽送去匈奴的早熟苞谷种,白鸽把种子送回宝坪乡亲们手里的这一天,正是昭君梦返家乡的第一百天,因为这片土地的种子是昭君传回来的,成熟也要一百天,人们便取名“百日还乡”。① «鸽子花» 传说讲述了昭君希望边疆永世和好的愿望与匈奴百姓一致,当地百姓认为昭君带来了和平,于是纷纷教昭君穿胡服,吃胡餐,学胡语、胡乐、胡骑,昭君也亲手教给匈奴妇女纺纱织布、缝衣绣花、播种五谷,并放回信鸽到家乡,传送佳音:“边境安宁,父老放心;胡汉和睦,万民同庆。”② 传说以鸽子贯穿故事,将鸽子与昭君联系一起,寓意着“鸽子”和昭君都是和平使,世世代代在胡汉之间传递和睦友好的美好祝愿。«骆驼峰和梳子洞» 中提到昭君省亲时,单于送给昭君貂皮、骆驼和金梳子三件礼物,让昭君带回中原。③这三件礼物是匈奴特有的东西代表着匈奴愿与汉朝世代结好的诚意,足以看出匈奴对此次和亲的重视。因此,昭君无论是向匈奴传播中原文化,还是向汉朝传送匈奴生产生活方式,背后反映出来的是两者的交往交流及共同促进社会发展和民族融合。
昭君出塞后,见匈奴“既无谷麦,噉肉充粮少有丝麻,织毛为服”④ ,与中原生活方式不同。呼和浩特地区«八段景» 的传说讲述了昭君在塞北看到百姓穿着生皮衣、生皮褥,既不方便也不美观,她便将家乡的编织技法教给匈奴百姓,并将羊毛变成轻软的毛线,编织成毛毯和毛毡。⑤ «大仙洞» 中昭君将汉家的“推拿法”和汉宫的“草药子”带到匈奴,百姓无不感激昭君的恩德,尊称她为“昭君娘娘”和“大仙奶奶”。⑥ 此外,满族传说中的«昭君出塞» 讲述了昭君和“胡汉”出塞前回到家乡宝坪,昭君的父母准备了一皮囊的楠木井水和中原的糜米供两人路途中饮用二人恩爱有加 ,整个草原上郁郁葱葱,百花齐放。⑦这一传说与汉族传说«糜子与昭君蛇»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对南北地区交往交流历史的生动体现。
汉匈和亲后的文化交融在传说中多有体现,传说昭君嫁到草原后的第一顿早餐分别是草原的奶子和中原的绿茶,寓意龙凤呈祥互敬互爱,但呼韩邪与昭君都不习惯这样的饮法聪明的昭君将鲜奶和绿茶混在一起,产生了草原奶,得到大家的普遍喜爱。⑧传说昭君出嫁携带的琵琶进入草原后坏,当地工匠按照匈奴乐器的形制改装了一下,昭君一见便笑着说“浑不似”,后来成为了蒙古族的传统民间乐器“火不思”。⑨ «昭君粉»中传说是昭君从中原带来了胭脂粉盒,为了让匈奴妇女安心使用,故意将粉盒埋进烧毁的胭脂山里。从此,北方的妇女又变得美丽了。⑩可见呼和浩特满族和蒙古族人民认为当地的农业种植、饮食和生活习俗的变化多与昭君出塞和亲有关。这些传说一方面是对昭君推动汉匈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的映现,另一方面反映出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必然性。人们通过昭君传说的传承,进一步增强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情感联系使得各族人民亲如一家。
(二)昭君传说是各民族共享共有的文化符号
王昭君作为中国和亲史上的巾帼英雄,其事迹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流传,百姓为感激和怀念她,创作了许多传说。这些传说不仅分布在多地区、多民族中,甚至传播到日本、越南、英国和法国等国家。
昭君传说作为各民族共享共有的文化符号,以昭君的故乡湖北兴山、昭君出塞地内蒙古分布最多,山西、四川、安徽等地少许分布。除地域外,汉族、蒙古族及满族民间也都广泛流传着她的传说,在汉族昭君传说中,昭君一般被称为昭君姑娘ꎮ在蒙古族昭君传说中 ꎬ民众亲切地称“昭君娘娘”“大仙奶奶”①和“宁胡阏氏”,在满族流传的«昭君坟里的家俱» 中,昭君被尊称为“昭君娘娘 ”,在«天之骄子胡汉» 中,昭君又被称为“格格”②。这些尊称显示了昭君在中华各族儿女心中的崇高地位。昭君去世后,草原牧民为了纪念她,将昭君墓称作“青冢”。蒙古族人民在«回天宫»的传说中讲,昭君奉天地之命要回到天宫,在升天的过程中,土台变成一个小山包,头上掉下来一颗绿宝石,闪闪发光,变成了这座山顶的青草和树木,一年四季从不枯黄。③满族传说中提到,呼和浩特的昭君坟,坐落在大黑河南畔上,坟堆高达十余丈,象只上供的寿饽饽,孤零零地簇立在平川上,十分醒目。④«昭君活在草原上» 中讲到人们按照昭君的心愿,把她安葬到大黑河畔,为她建立坟墓,久而久之,昭君坟长得山一样高大。人们胡说“汉”的坟有多大。昭君的坟就有多大。又有人说, 昭君坟四季常青的原因就在于她思念家乡四季如春的缘故;同时,也表现了她的美好心愿,让塞北也同江南一样秀丽长青。⑤昭君墓的广泛分布以及青冢传说的经久传唱,表现出各族人民对昭君的感激、崇敬和怀念,寄寓着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凝聚着各民族的文化共识。
昭君传说作为各民族共享共有的文化符号ꎬ不仅体现在多地区、多民族都有分布,还体现在同一传说在跨地域和跨民族间的相同性。比如南方人民口中的«琵琶桥» 传说讲述了昭君出行前,太白金星将一把琵琶送给昭君,后来昭君在辅助单于修桥之时派上用场,“ 琵琶冒出了一股青烟,从河东到河西,化成了一座青石拱桥”⑥,后来传说在河两岸生活的胡汉人民因为这座桥有了更密切的交往,百姓 也更加安居乐业。而北方民众讲述的«昭君桥» 是呼韩邪单于和昭君成亲之时,在大黑河上架起了一座“ 友谊之桥 ”——昭君桥。⑦彩桥相连,汉匈两家热烈同庆。昭君死后,就安葬在昭君桥畔。但后来双方发生误会准备开战,走近昭君桥时,忽然大桥塌落,黑河水越涨越宽,只好罢兵休战。这两则传说看似不同,实则是两族百姓对这座桥的期望,希望这座桥可以永保和平,再无战争。同样,«银针衣的故事»中昭君请求呼韩邪单于三件事,分别是在白洋河上建造白洋桥,处斩毛延寿以及求汉匈之间不动干戈,永结和好。⑧在传说中,各民族把桥比作连接汉匈交往的纽带,象征着两族之间架起的和平桥梁,加强了汉匈世代的交往交流交融。
以上传说虽有地域、民族的差别,相同的传说在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讲述,但本质上都是通过共享共有的文化符号突显各民族的密切交往,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三) 昭君传说是多民族共同情感的表达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各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从历史进程来看,各民族的共同性日益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不断增加,情感上愈益亲近。南北两地的昭君传说虽内容不尽相同,但多民族表达的情感是共同的。
关于昭君本人的形象,善良、美丽、智慧、勤劳是她的代名词,昭君形象始终留在广大民众心中,成为各民族共享的文化符号,积淀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汉族传说«双戟摩空»提到昭君因被选入宫,
需要上交两张美人画像,昭君的父亲很是为难,烟墩坪的土地公公将此事上报王母娘娘处,将青铜宝镜送给王嫱,将方天画戟给了仙侣山的和尚法空。昭君远行之际,为“双戟摩空”咏道:双戟立地万代监斩华夏贪官污吏;摩空捅天千古俯视边陲和平安宁。①昭君将美好的祝愿永远留在家乡。呼和浩特地区讲述到昭君本是天上的仙女,看到人间胡汉纷争,才自愿请求下凡平息人间战乱。②此外,满族传说中«胡汉救昭君» 讲述了“胡汉”经历种种磨难,最终与昭君团圆,汉元帝承诺只要“胡汉”与大汉保持世代和睦相处,便把昭君许配给他 。③昭君心中有国有家,时刻谨记责任,毅然选择汉匈缔结友好的使命。由此看出广大民众对昭君和亲行为的理解是相同的,各族百姓的情感是相通的。还有 «石人湾»和«昭君坟里的家俱» 的传说有相似之处:昭君对百姓“有求必应”。前者传说昭君坟旁边有一个保卫昭君的石人,周围的百姓办喜事都会预先去昭君坟借盘子,石人前去帮忙 ,从不留姓名。④后者是呼和浩特地区满族流传下来的传说,讲述当地的百姓在红白大事时,都可到昭君坟借需要的东西。⑤这两段有关昭君“有求必应”的传说,早已在各个民族流传,人们在各处修建昭君墓,正是因为各地百姓寄托着追求和平、祈求得到昭君保佑的一种情感。对于昭君墓来说,事件的真实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地方和民族对昭君精神的传承发扬。
昭君传说被各族人民赋予了更多的神性,并伴有一些祭祀活动⑥ ,共同反映了对昭君的敬重崇拜。在湖北的“绣鞋洞”,传说昭君离开家乡入京之时,香溪河中的浪花翻腾打湿了昭君的绣鞋,就留在了小洞里,后来相传,“只要把石子投入洞口,无儿得儿,无女得女”⑦ 。人们认为昭君留下绣鞋就是留下“秀孩”,特地赶到绣鞋洞燃香作揖,祈求昭君保佑。在香溪,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人们会往香溪河里放河灯,纪念昭君,晚上便到昭君祠里拜昭君。而在内蒙古地区也流传着吃“合心饭”的习俗,每年的腊月三十,一家大小赶到昭君坟上香、化纸、磕头等,祈祷昭君娘娘灵魂安息、保佑全家吉祥幸福。⑧ 可见,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民众对昭君的怀念之情在昭君传说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和亲文化所蕴涵的“和合”思想以及所彰显的“和平、和睦、和谐”等文化内涵⑨,有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昭君传说是和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神实质与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一致的,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纽带 。白羊城的传说就体现了这一点。传说昭君栖迟白羊城是出塞的最后一站,⑩这里承载着蒙汉两族人民经济交往、文化交流、民族交融的共同记忆,见证着北方民族与汉族的融合,见证着边塞人民致力于团结共赢的共同心愿。而«金马驹»的传说中讲述了抗战期间日本侵略者到昭君坟挖金马驹,受到昭君的惩罚,事实是各民族人民共同抗战的力量。⑪足以看出当中华民族面对敌患时,各民族同心协力、团结一致保卫国家,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全体人民共同抗日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
昭君在百姓心中,不仅仅是作为神一样的人物的存在,更是百姓眼中的和平使者,人民对于美好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向往。因此,昭君被赋予民族团结的精神内涵,成为民族团结的象征符号,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激发各族人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五、结语
承载着民众历史记忆的和亲传说,以丰富的故事情节和细致的人物形象展示历史上通过和亲所带来的民族融合以及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价值。昭君和亲维持了汉匈半个多世纪的和平局面,促进了双方在文化上的兼容并蓄、经济上的互相依存和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昭君出塞这一历史事件在后世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昭君传说。各地、各族广泛流传的各类昭君传说,都体现了王昭君在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强中华文化认同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①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向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经之路。昭君传说反映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各民族对昭君传说的传承,不断强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的记忆有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与发展。
The Legend of Zhaoj un and the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CUI Mingde SONG Han
Abstract: Wang Zhaoj un is a representative figur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imperial matrimony. Her marriage to the Huns maintained a peaceful situation lasting for over half a century in the northern region.The legend of Zhaoju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imperial matrimony culture. No matter in her birthplace,in various regions along the starting and ending points of her marriage route,or in the northern grassland beyond the Great Wall,the legend of Zhaojun has shown the rich history of ethnic exchange,communication and integration,and reflected people’s respects and remembrances for her. The legend of Zhaoj un is a reflection of the history of ethnic exchange,communication and integration,meanwhile a cultural symbol shared by all ethnic groups and an expression of the common emotions of them. All kinds of legends of Zhaojun,which have been widely spread in various regions and ethnic groups,have not only constantly enhanced the memory of ethnic exchange,communication and integration,but also gathered the strength of the masses to consolidate the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Key Words: Zhaojun going beyond the border;the legend of Zhaojun;imperial matrimony culture;ethnic exchange, communication and integration;the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①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9年9月28日,第2版。
编 者 按:原文引自《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因排版需要,注释及参考文献从略,如需引用,请核对原文!
文稿审核:包·苏那嘎
排版编辑:乌吉斯古楞
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研究会 | 中国民族学学会昭君文化研究分会
版权所有: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研究会 | 蒙ICP备18002493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472号 | 网站地图 | 网站建设 : 国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