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网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版权声明
站内搜索
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研究会

资讯动态昭君文化大事记学会书刊

文学诗歌散文小说脚本

回顾昭君文化人物昭君文化撷英中外名人评论昭君

艺术影视美术书法戏曲摄影园地

北方民族 匈奴 鲜卑 突厥 契丹 蒙古 女真

风物旅游昭君故里遗迹传说特产风物文创产品

导航
古代妇女服饰 古代妇女用品 女性礼仪文化 女性文学 和亲人物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领导成员 组织机构 联系方式 投稿箱 在线留言 青冢今昔 兴山今昔 鄂蒙互动
昭君文化研究原创园地

谈民间对“昭君和亲”认识的多样性

日期:2022-01-09 来源:语文学刊 浏览次数:1553次 字体大小 关闭

蔡长明


[摘要]两千多年前,王昭君从今湖北兴山,沿着香溪河走进汉宫,数年之后,肩负着和平使者的重任,出塞和亲,给汉匈两族带来了半个多世纪“边城晏闭,牛马布野”的升平景象,被传为千古佳话。“昭君和亲”从国家层面上讲,是政治上的联姻,关乎社稷民生,体现出外交政策上的智慧,众多历史学家、文化学者,从政治、史学角度对这一历史事件,给予了客观的评说和论述。昭君文化在民间乡土社会的解构中,出现了异彩纷呈的景象:忠君爱国的,礼教崇拜的,回归人性的,都从不同侧面,叙述着昭君曲折传奇的人生和丰功伟绩,体现出昭君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关键词]昭君和亲;忠君;礼教;人性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7)02-0029-05


王昭君出生在今湖北兴山县的香溪河畔,两千多年前,从这里走进汉宫,数年之后,肩负着和平使者的重任,出塞和亲,给汉匈两族带来了半个多世纪“边城晏闭,牛马布野”的升平景象,被传为千古佳话。“昭君和亲”从国家层面上讲,是政治上的联姻,关乎社稷民生,体现出外交政策上的智慧,众多历史学家、文化学者,从政治、史学角度对这一历史事件,给予了客观的评说和论述。当史实传播到民间,却像多棱镜一样,折射出不同的文化观念,呈现出认识事物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一、忠君思想


《双凤奇缘》从历史剧《汉宫秋》撷取情节,生发演绎出一部二十多万字的古典小说。小说故事情节曲折,集昭君传说之大成,在民间影响很大。昭君故里的人文才子,将其小说改编成长篇叙事歌谣《昭君和番》,在乡村红白喜事中讲述、传唱,几乎家喻户晓,为普及传承昭君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歌谣中唱道:


昭君二八芳龄,花容月貌,女工针黹无有不会,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八月中秋绣楼赏月,不觉困倦袭来,牙床打盹,梦中与汉元帝相会,二人一见钟情,许下终身。从此,昭君手托香腮,茶饭不思,只盼元帝亲派大臣,早日点选进宫。


阳春三月,香溪两岸桃红柳绿,昭君告别家乡父老,如愿以偿走进京都长安。不料,横生枝节,毛延寿从中作弊,昭君美梦破产,被打入冷宫。日升月降,四季交接,花儿开了又谢了,燕子飞回来又飞走了,昭君姣容渐衰,心生幽怨,终日以琴遣时,虚度年华。


忽而东窗事发,毛延寿逃往番邦,给昭君命运带来转机。昭君结束冷宫生活,与元帝花好月圆,并将父母接进京城,全家共享皇恩。可好景不长,毛延寿向番王献上昭君人图,并进言宫汉室无良将,出兵攻打中原。番王出师,兵临城下,扬言贵重贡品都不要,只要西宫王昭君。元帝怒火填心,发兵迎战,抵敌不住,为保江山社稷,只得忍痛献出昭君。昭君得知这一消息,好生悲伤,犹豫中元帝催道:“若要迟迟不动身,番兵又要打进城。无奈之中定期限,二月十九到雁门。”昭君只得从命,怀抱琵琶马上弹,心中念道:“自己本是千金女,逼得奴今嫁胡人。为了江山得太平,苦坏天朝汉帝君。”


来到番邦,番王见昭君天生丽质,心境摇荡,欲伸手抚摸,不知何故,如针锥刺攮,扎得双手鲜血淋漓。原来是昭君对元帝一片真情,感动了九天玄女,赐给昭君鹤氅仙衣,以护其玉体。昭君向番王言明:我因向神祇许下愿心,要在黑河上搭座望乡台,十六春以后还其愿心,我们才能结为夫妻。为何限定在十六春呢?番王虽然答应昭君的请求,却百思不得其解。昭君人在番邦,心里却一直在思念着她的汉帝君,天天盼望中原发兵,征服番邦,鸳鸯重逢。


光阴荏苒,转瞬已过十六春秋。还愿之前,昭君说服番王,将毛延寿斩首,报了“画像”之仇。花烛之喜就在眼前,番王心欢意悦,陪同昭君一同前往黑河还愿。昭君登上望乡台,烧香拜佛,凭栏南望,伤情无限。歌谣中唱道:“痴心还想刘汉君,想断肝肠欠成病,寒床冷被实难忍。嗟叹自己是红颜,薄命难受美姻缘。恩抛意断三千里,虚度光阴十几年。记得当初金銮殿,同携玉手并双肩。今日命尽归了天,阴魂返回长安城。”思念过后,一头跳进黑河。黑河水倒流三千里,将昭君送回中原,实现了昭君生为汉王人,死为汉王鬼的遗愿。


《昭君和番》长篇叙事歌谣共计三千多行,一咏三叹,凄婉动人,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忠君”这一思想主旨。歌谣从梦境开头,昭君与元帝仅一面之交,便定下终身,期盼皇上早点接人。一位情感激烈,心情迫切,急于伴君的民间女子形象跃然纸上。当昭君被打入冷宫,不知就里的情形下,虽然对元帝发了两句“将奴放出冷宫门”的怨言,紧接着却又以“哪怕不得伴圣君,死在黄泉也甘心”的句子表白,以盟心志。到了番邦,番王答应昭君“十六春”的请求,体贴备至,但昭君仍然心系汉帝君,盼望中原早日发兵,征服番邦,早回长安。不过,这只是昭君一厢情愿罢了,连年征战,早已使汉朝国力衰弱,根本就发不出救兵。待到了“十六春”,昭君无望,只好一头跳进黑河,走上了忠君的不归路。有关番 王百思不得其解的“十六春”,其实是歌谣中埋下的一个伏笔:昭君回到中原,向元帝托梦,看在夫妻情分上,请求册立妹妹赛昭君为妃。妹妹得九天玄女秘授法术,与汉王出师北征,番邦归降,万国来朝。到这里可以解惑,昭君入番选择在十六年后殉情,正好是赛昭君二八芳龄,将自己没有实现的伴君愿望,最后由妹妹代为实现,突显了忠君这一主题。


儒家学说所倡导的“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忠君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和灵魂。忠君只不过忠于皇帝一人,忠于家天下,尽死事君,为忠效死而已。皇帝替天行道,是统治集团权力的顶峰,就连声势浩大、叱咤风云的梁山农民起义军,也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忠君思想在人们心目中已深入骨髓。《昭君和番》长篇叙事歌谣所描绘的昭君忠贞不贰、守身如玉以及大团圆的故事情节,表达了故乡人民对昭君的深切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同时也表达了对邪恶势力的痛恨和鞭挞,客观上较好地满足了人们的良好愿望和审美要求,虽然讲的是一个爱情故事,唱出的却是一首忠君的赞歌。


二、礼教崇拜


《昭君和番》民间长篇叙事歌谣,得到普通民众的认同感,取得巨大成功。可是,当“昭君和番”的史实来到民间的时候,与人们的思想观念,审美情趣却发生了强烈的牴牾。《汉书·匈奴传》记载:


竟宁元年,单于复入朝,礼赐如初,加衣服锦白絮,皆倍于黄龙时。单于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单于欢喜……


……王昭君号宁胡阏氏,生一男伊屠智牙师,为右日逐王。


……复株累复妻昭君,生二女,长女云为须卜居次,小女为当于居次。 


人们一时大为震惊,不可能吧?我们的昭君嫁给汉王,是皇帝的妃子,即使昭君娘娘和北番,也是守身如玉、坚贞无瑕的,怎么会跟胡人结婚生子呢?况且嫁给老单于不说,后来又嫁给小单于,如此乱伦的婚姻绝非昭君所为,至死不相信。


人们对儒家礼教的“三从四德”推崇备至,女子“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从一而终的道德观念被世人称颂。清同治《兴山县志·附坊表》载:“孝节坊在县南一里,为节孝妇陈舒氏立。”清光绪《兴山县志·列女·贤妇》记载:“蔡宗学母王氏,夫殁守节四十年,道光初,知县丁益金旌其庐。子宗学以孝闻。”长久的礼教文化熏陶,忠贞,守节不只是民间推崇,且受到官府的表彰。昭君故里兴山民俗中有这样的记述:寡妇可以改嫁,但要得到宗族里许可,通过一定的程序之后方可再嫁。这种习俗叫“脱白”,即寡妇在族亲的陪同下,来到前夫坟前,将全身的衣服脱尽,点火烧掉,上香化纸,念一道祭文,整个仪式结束。寡妇改嫁,虽为人妻,名分照例很低,经常被人小视和轻看。


昭君入宫出塞,先嫁皇帝,后嫁老、小二单于,两次改嫁,与三个男人相配,与《昭君和番》长篇叙事歌谣中所反映的情形反差太大,情感上谁也接受不了。昭君入宫出塞不是件光宗耀祖的事啦,两次“脱白”,简直是丢人现眼,叫人抬不起头。人们从屈辱中醒悟过来,对昭君和番这个历史事件发出愤怒的斥责,把朝廷选美作为教训而予以反叛。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过昭君村》咏道:


妍姿化已久,但有村名存。


村中有遗老,指点为我言。


不取往者戒,恐贻来者冤。


至今村女面,烧灼成瘢痕。


红颜薄命,生下女儿,防备遭受昭君同样的命运,以艾着火,将婴儿面颊上灼出疤痕,以绝选美之患。用这种残忍、极端方式,维护传统的礼教观念。宋代邵博《闻见后录》中记载:“昭君村人生女无美恶,皆炙其面。”笔者在田野调查中,走访兴山境内的几处王氏家族,说到昭君的出生地,竟予以否认,说王昭君不是本族人,属另外一个王氏家族,并讥讽对方:“他们王家的姑娘标致,人家几辈人都要。”昭君和番不仅得不到赞同和认可,反倒成了否认和回避的话题。昭君村采访中,许多高龄老人并不忌讳,直言道:“昭君祠里拜三拜,不生麻子就生怪。”并说老辈子叮嘱后人,昭君的事不准传,说出去丢人,宁可生麻子怪物,也不愿生养昭君那样的美女,免得被人送到塞外去和番。更有甚者,“昭君和番”竟然成了一句骂人的粗话:女子不听使,做出与礼教不符的事情,就会招来大人“你个昭君娘娘和北番”的咒骂。言下之意,即不听指教,今后会像昭君的遭遇一样得到报应。其言行举止,充满了对礼教的崇拜。总而言之,昭君出塞和亲,给家乡父老留下了浓重的心理阴影,同时也给昭君文化的挖掘与整理,传承与保护带来一些困难,消极作用不容忽视。


礼教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漫长的历史时期,礼教崇拜在官方和宗族的倡导下,渗透到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影响深远。面对“昭君和番”的史实,官方的话语权与民间叙事出现差异和错位,反映了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产生认识的多样性,带给昭君文化理论研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视野和空间。当然,对于“至今村女面,烧灼成瘢痕”的毁容愚蠢行为,应当给予控诉和谴责。


三、人性呼唤


民间乡土社会对昭君入宫出塞本事还存在另外一种观念:既不理论昭君伴君伴王,守身如玉,也不用礼教的尺度去评价她的婚姻,抛开一切恩恩怨怨,把道德放在情感的天平上,向人性发出呼唤。


“妃台山下小村庄,村庄有个小姑娘,珍珠潭里留靓影,溪水至今香。”村里出了个标致能干姑娘,十里八乡都知晓,突然有一天,她被皇上选走了。


消息传出,方圆百里都赶来送行。十几年的闺秀生活,同父老乡亲相依相伴,陡然离别,老少难舍。花船水中走,乡亲们岸上送,昭君船头行个小礼,请乡亲们不要再送,从此那里就叫“小礼溪”;花船再行一程,众乡亲仍沿岸相送,昭君船头行个大礼,劝说乡亲们止步回家,从此那里就叫“大礼溪”。正如清代诗人边珏《过昭君村》吟咏的那样:“岸芷如人瘦不肥,临流照影是耶非。香溪碧水无情极,一出春山便不归。”“乡人怜昭君,筑台望之。”待到春暖花开,秋高气爽的日子,人们三三两两来到昭君台上,俯瞰蜿蜒的香溪,千年老城,睹物思人,你言我语叙说着少年时代的昭君。看到香溪就说昭君浣纱的故事,看到珍珠潭就说“珠潭秋月”的典故,看到橘子园就说昭君摘橘采茶的情景。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兴山俗称“过月半”。“年小月半大,神鬼也歇三天驾”,以此来形容人们对节日的重视。“年是拜,月是接”,照本地习俗,出嫁的姑娘正月里要回家拜年,但过月半不同,娘家必须拿人跑上门接。接姑娘回娘家见面亲热自不待说,主要是参加宗族里祭祀活动。祠堂里设上祭坛,请道士做法事,不光祭祀本族的祖先,还做盂兰盆会,赈济孤鬼。夜晚,人们聚集到昭君祠里祭拜昭君,祠里祠外,灯火灿然,上香、磕头,诵读祭文,咏唱《怨旷思》、杜甫的《咏王昭君》、白居易的《过昭君村》等诗词歌赋。祭毕,一时鼓乐喧天,细乐阵阵,各人拿着一盏用小木板做成的糊有莲花纸的河灯,点燃里头的蜡烛,行至香溪河边。主祭人面朝正北,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昭君娘娘和北番,香魂杳渺雁门关。五音男女中元会,阿弥陀佛祈大安。”河灯下水了,一盏跟着一盏,在平静的水面上游弋。人们奏着细乐,如同当年送昭君进宫时的情形一样,追随着河灯走一段路程。河灯流经珍珠潭,小礼溪,转过大礼溪,消失了。众人把目光收回来,一颗心还系在那远去的河灯上:漂出香溪口,漂进长江,漂过黄河,一直漂到塞外,漂到遥远的天堂。北斗七星永远是那么明亮,在幽深的夜空里闪烁,与地上的灯火相映,仿佛照亮了昭君的香魂,在冥冥中受用父老乡亲送给她的祝福。出嫁的姑娘都回到娘家,唯有远嫁塞外的昭君没有回来。乡亲们怀念她,牵挂她,接她回家过月半!


昭君娘娘你太嫁远啦,隔着千山万水,你回不到娘家里来,我们也走不到你婆家里去,好难过。漫天的风沙过后,你站在空旷沉 寂的草原一端,望断南行的大雁,直到红日西坠,夜幕降临;跟着都是胡人胡语,没有一个亲人,听不到一句乡音,孤身只影……


想到这里,鼻子发酸,面颊上滚过晶莹的泪珠。


每逢佳节倍思亲,大年三十吃团圆饭,兴山有“请酒叫饭”的习俗。即摆好年饭,斟上烧酒,到门外烧几张纸,禀告祖宗,接老辈子回家吃团年饭。这时人们会照例想到塞外的昭君,祭祀祖宗的同时,一并给昭君留个席位,添碗饭,斟杯酒,接昭君娘娘回家过年。


昭君身为民间女,十六岁沿着香溪,走向汉宫,走向大漠塞外,成为“发展中华民族大家族团结有贡献的人物”;体现在她身上的内在与外在高度统一的美,以及她勤劳、勇敢、坚强、善良的品行,在中国民族史上有其独特的地位。有故乡的人回到故乡,没有故乡的人回到天堂。人们思念这位自出嫁之后就一直没有回过娘家的兴山儿女,为其立祠建馆,朝拜纪念,筑起高台守望,用心灵呼唤昭君回乡,呼唤昭君的精神品格归来。


千万宫女无觅处,史上留名王昭君。王昭君是美的化身,和平使者,民族团结的象征。史学著作、理论研究、文学艺术,共同构建起辉煌灿烂的昭君文化大厦。昭君文化在民间乡土社会的解构中,出现了异彩纷呈的景象:忠君爱国的,礼教崇拜的,回归人性的,都从不同侧面,叙述着昭君曲折传奇的人生和丰功伟绩,体现出昭君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使“昭君和番”这一主题更加突出,使昭君形象更加生动、丰满、深入人心。





编 者 按:原文载于《语文学刊》2017年4月第37卷第2期,如引用请据原文。

文稿审核:包·苏那嘎

排版编辑:武 彬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17704884686 / 18686081081

网  址:www.zhaojunwenhua.net

地  址:呼和浩特市亿峰岛物业楼三楼

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研究会 |  中国民族学学会昭君文化研究分会

版权所有: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研究会 | 蒙ICP备18002493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472号 | 网站地图 | 网站建设国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