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网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版权声明
站内搜索
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研究会

资讯动态昭君文化大事记学会书刊

文学诗歌散文小说脚本

回顾昭君文化人物昭君文化撷英中外名人评论昭君

艺术影视美术书法戏曲摄影园地

北方民族 匈奴 鲜卑 突厥 契丹 蒙古 女真

风物旅游昭君故里遗迹传说特产风物文创产品

导航
古代妇女服饰 古代妇女用品 女性礼仪文化 女性文学 和亲人物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领导成员 组织机构 联系方式 投稿箱 在线留言 青冢今昔 兴山今昔 鄂蒙互动
昭君文化研究原创园地

历代“昭君村”“昭君墓”诗歌解读

日期:2021-12-24 来源:语文学刊 浏览次数:2393次 字体大小 关闭

赵可新


[摘要]历代“昭君村”“昭君墓”的诗歌,是构成昭君出塞和亲文化核心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家们以特殊的视角写就的诗作,有着特殊的意义和韵味。分析探讨诗歌中的意向、审美、主题,是我们更好地了解昭君出塞和亲的时代风貌与文化道德的一面镜子;亦是我们深入挖掘昭君精神本质风采,感受昭君多元形象的特殊基石。


[关键词]昭君“村与墓”诗歌;意象;审美;主题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7)04-0040-09


公元前33年,昭君出塞与匈奴呼韩邪单于和亲,这在当时,是一件引起轰动的重大事件。《后汉书》有记载:“呼韩邪单于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


这段言简意赅著名的史料,字字珠玑,句句珍贵。“帝见大惊,竦动左右”的震撼场面,引起后世千百年来,人们对昭君的长期热情关注,激发了历代诗词曲家、戏曲家、小说家、书画家等人的灵感,创作出感天动地的无数作品,构成了昭君和亲文化的核心内容,仅诗词曲而言就有1300多首。笔者细读有关王昭君的历代诗作,通过梳理得到:其中以“昭君村”“明妃村”“昭君故里”“香溪”“过昭君故宅”;“昭君墓”“青冢”“汉明妃墓”“过昭君墓”为题的诗就有二百多首,作家有一百多人。


这些作家关注昭君,寄情于“昭君村”“昭君墓”,由于作者所在的时代、人生经历、看问题的视角、审美情感等不同,在诗篇中注入的情感也不同,悲怜赞颂,各摅胸臆,昭君村与昭君墓也因之有了不一样的色彩。创作者以其特殊的视角,以一生一死的看点,连缀昭君的选秀进宫,冷宫对月,应诏出塞,胡汉和亲,夫死再嫁,等人生的多个节点,展现了昭君伟大而不凡的一生。两千年来,昭君的形象,慢慢走进中国的千家万户,渗入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昭君已不是一个简单的人名,而是一个民族团结的形象符号,一个文化的载体。


历代研究昭君和亲文化的学者,对昭君村、昭君墓的诗词,应是不可忽略的两个重要方面,昭君故里、昭君葬地,也是诗人创作的灵感之地。在二百多首诗作里,走进诗境,让人为情所动,诸位诗人细腻刻画了昭君生与死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点点滴滴,这些以特殊视角写就的诗作,有着特殊的韵味,透视了作者多元的心态,蕴含了作者看昭君复杂的情感,致使昭君的形象忽高忽低,或左或右,然而昭君就在这曲折的历史长廊中,走出了自己的高大,有了自己独特的审美功能。不论怎样,历朝历代的文人、百姓都没有停止过对昭君的歌颂弘扬。


此外,这些昭君“村与墓”的诗歌,也给不同时代,不同时期,关心昭君故里、葬地的学者、读者,研究昭君和亲文化带来方便,他们可以透过这些“村与墓”的诗歌,从不同的视角,了解、感受历代诗人写昭君的思想情感、文化道德、风俗习惯种种复杂的因素,以及昭君不同形象的方方面面。笔者从昭君“村与墓”诗歌中的意象、审美、主题进行论述。


一、昭君“村与墓”诗歌中的意象


细读昭君“村与墓”的诗歌,得知有的诗人探访过“昭君故里”;有的诗人拜祭过“昭君墓”;有的诗人阅读过相关的历史资料。无论怎样,所有这些都是当时的生活与作者情感的相融合,而产生的独特理解,形成诗的一种机缘,是诗人感于内而形于外的真实情感的升华,是一种生活的领悟和发现,是作者理解昭君精神的书写。我们品读诗句诗篇时,可以在这些意象中找到历史的痕迹,努力挖掘昭君的精神世界,感受昭君的多元形象,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时代风貌,道德文化,体悟诗境、诗韵、意象的魅力所在。


(一)明月


明月既代表故乡,也代表昭君。“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李白、杜甫对月思乡,引发的是离愁别绪,表现的是人物内心最深最柔的伤痛。“共恨丹青人,坟上哭明月。”[1]昭君对月而哭,也就是望乡而哭。明月寂寥,月光若愁绪,泄照坟头,一个哭字连接生死两地。此时,坟头月光亦如昭君的魂魄,昭君从出嫁之后,再也没有踏上故土,这种对家乡的怀念,对亲人的渴望,是锥心的伤痛,昭君难以抑制的泪水,凄美动人,让人不由地生恨于险恶的丹青人。


“秋檐照汉月,愁帐入胡风。”南北朝萧纲的《明君词》中想象昭君胡地望月思乡,忧愁似胡风装满了大帐,给人以沉甸甸的感觉。读着萧纲的诗句,我们的眼前会幻化出一幅悲凉的昭君思乡图:广袤的草原,北风呼呼,明月的清辉泻在霸气的大账上,风卷毡帘,秋风侵入,昭君倚窗而立,对月思乡,愁绪满怀。意象的悲凉,传递给读者以震撼的审美感觉。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唐代李冶以明月的无声有光暗喻昭君,意象蕴含昭君相思无人可语,周边遍听胡语,难以发声,心里翻动的只能是凄凉、悲壮思念之情。清代的张开东在《明妃墓》描绘到:“微风本无迹,孤月空有影。念我汉宫人,忧心独耿耿。”这里月亮亦代表昭君,昭君远离汉宫君王,身单影只,思乡思土,魂游家乡,不一样的月,不一样的情,“忧心侧伤”,难返故土。昭君虽是高贵的匈奴阏氏,心绪却似孤月,高挂长空,高处不胜寒,清高独处,凄切悲凉。


(二)娥眉


娥眉指代美貌的女子。“婉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唐代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中的娥眉指代的是杨贵妃,歌咏昭君诗词中的娥眉指代的是昭君。“万里驮黄金,娥眉为枯骨。”[1]美丽的昭君还没等到汉朝用重金赎回她,就已化为坟中的枯骨了。“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娥眉?”[2]这两句是以昭君的口气,托汉朝来匈奴的使节,回朝时给皇帝传递个消息,何时用黄金把我赎回呢?表达的是昭君情寄汉宫,传递的是一种渴望无奈和只有等待的心情。“上有饥鹰号,下有枯蓬走。茫茫边雪里,一掬沙培塿。传是昭君墓,埋闭娥眉久。凝脂化为泥,铅黛复何有。唯有阴怨气,时生坟左右。”[3]这是以《青冢》为题的第一首诗,新颖独特,诗中娥眉指代昭君,昭君的怨气,实际上是诗人白居易自己的阴怨气,他不敢公开吐泻怨气,只能借诗句,指责昏庸皇帝和奸佞大臣对他的不公。


宋代曾巩的“娥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这是说,昭君的绝美之容,可使上林娇艳的花朵见之,也羞惭不如。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聪慧美丽,琴棋书画,无所不能,昭君的美能使花羞雁落。娥眉的生死,娥眉的一切,都牵动着汉家胡人的思念。


翦伯赞的诗,以史学家的眼光,给娥眉赋予了不同的气韵,“莫道娥眉无志气,不将颜色媚君王。”《游昭君墓(六首)》我们从诗句中,感受到了娥眉这一意象,给读者的审美感受是不一样的,有弱有强,有悲有喜,从弱到强,从悲到喜,从枯骨到豪气,不同时代,不同诗人,不同视野,不同襟怀,就有不同的审美感受,昭君的形象亦不同。


(三)环佩


环佩表现的是魂魄,象征着昭君。这里,化抽象的魂魄,为具象的环佩。环佩声响,旋律与节奏,有着轻盈灵动的意韵,是昭君生命的自由往来,是汉家女特殊的标志之一,常常指代昭君魂归故里,读者往往被其所感染。“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这一句是杜甫的神化之笔,泠泠作响的环佩声,似昭君轻盈款款的脚步声,月夜魂还,凄恻动人。然而,“归魂”终属是空归。离家去国,遗恨多多。读者也可以从环佩声中,植入自己的想象,读出昭君魂归故里的悲喜之情。


清代吴省钦的诗句“寂后众芳歇,溪声摇环佩。”这里的香溪水声摇环佩,溪水声叠着环佩声,是一种呼唤,表达的是故乡人对昭君的期盼与思念。清代刘玉森的《香溪观月》“人出玉门关,春风想佩环”所表达的也是思念之情,昭君刚出玉门关,就开始思念她了,并且随风追着昭君的脚步。而谢启昆的诗句“雁门关月照罗绮,环佩声寒玉泉水。”[4]这里的“罗绮”和“环佩”都指代昭君,所表达的意境则是孤月照愁人,环佩声寒,化听觉为肤觉,使寒意有了扩张,一个寒字,凝结了许多愁,愁使泉水凝结滞流。让读者在联想中,感受了昭君的愁沉重寒凉。“环佩”这一意象,有形有声,激发读者,从视觉、听觉和肤觉中进行体验,进行再联想,再创作,丰盈读者悲凉的审美感受。


(四)琵琶


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昭君的化身。琵琶声的幽怨清丽,铿锵轻柔,高低断续,弹拨划捻,旋律中倾泻的是昭君的情思愁绪;抚慰的是昭君的难平之气;展现的是昭君献身“和合”精神的境界;牵引的是读者心绪万种。“千年恨满琵琶曲,万里寒生苜蓿烟”[5]清代周三汲过王嫱故里有感而作的诗句“琵琶拨尽惊沙雁,寄得愁声到汉家”,诗人以琵琶声为昭君鸣不平,传递着恨意愁声。琵琶声中尽显形象,“苜蓿烟”“惊沙雁”,让恨有形,让愁有声,冲击着读者的心扉,感受着切肤之痛。汉家御边不利,只能是明妃远嫁靖边尘。


“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拨尽曲中愁。”[6]曹雪芹的诗句是杜甫“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的延展,诗人用拟人手法,赋予黑水人一样的情感,哽咽不流,为昭君抱不平。这里的冰弦是指琵琶,将无声无形的心愁,化为有形有声有温度的愁,让读者在视觉、听觉、肤觉中,想象感受愁的曲折顿挫,婉转断续,愁的冷热冰寒。


清代刘允升的《香溪观月》“哀情诉自琵琶曲,兵气销为粉黛香。”虽说是琵琶曲有哀情,但终归是香粉气化战争之兵刃之气,哀情中有赞颂之情。清代王循的《青冢》却对昭君有别样的解读,“女子英雄泪,琵琶壮士歌。一心争不朽,莫漫蹙双蛾。”这里,昭君的有泪是因志不得,琵琶弹奏的是壮士歌,争不朽,则扫去了悲怨之愁。一直被想象为哀怨低回的琵琶曲,也变得高亢激奋起来了,带给读者的是化哀怨为激昂的审美感受。


作家老舍写的诗,一反前人书写琵琶的悲苦,而使琵琶有了新意,“诗人新谱《汉宫秋》,马上琵琶泪不流。”还历史的本来面目,昭君不是一个满脸抹泪的柔弱女人,而是一个有思想有胆识的和亲使者。而史学家翦伯赞的诗《游昭君墓(六首)》,从历史的角度出发,给了昭君出塞更客观的评价“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鸣镝无声五十年”没有战争的结果,是“琵琶好”-昭君和亲带来的,琵琶指代昭君,那些汉室将军们难以做到的事情,此时的“琵琶”胜将军。让读者抹掉心愁,眼前豁然一亮。


(五)青草


从古到今,青草这一意象,一直是诗人笔下描写的对象,“草点缀着美丽的大地,也点缀着诗国的天空”,当大地上的青草,经诗人的关注,再经心灵的思索感悟,沉淀交融之后,青草便有了它的深意,寓意着一种生命的延续,象征着一种坚韧不死的精神。如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诠释了春草生命力的顽强,欣欣向荣的特质。


清代张开东《明妃墓》:“青青墓上草,郁郁生游云。草叶虽凋零,根芽常 清芬。”草叶虽枯,根芽清芬,喻示了昭君虽死犹生,精神长在,根芽清芬。“抔土至今魂未返,倾城从古命多穷。伤心尚有青青草,一片荒烟落照中。”[7]昭君伤心的魂魄难以还乡,然而青冢上满眼绿色,青翠欲滴,延绵茂盛的青草,是一片心灵的绿色安慰,是昭君魂魄安息之地,也是生命的另一种展现,是不朽精神的长存。


清代张相文长诗中的诗句,“我来青冢下,草色郁芬芳。再拜为摄影,仿佛 见容光。更与伐贞石,高树黑水旁。大书表贞烈,北斗迸光芒。”诗旨意是对昭君出塞和亲的赞扬。批判了自汉以来的“怜其远嫁”的悲剧说法,肯定了昭君出塞和亲的远见卓识,果敢献身。诗中的青草,青郁芬芳象征着:胡汉两族人民团结的情谊生生不息,连绵不断,郁郁葱葱,芳香漫野,展现的是一种凝聚的力量,青草葳蕤无边,叶搭着叶,根连着根,什么力量也难以分离它们。昭君的芳名如同天上的北斗星,光耀万代,在读者的心中所溢出的是生命长绿,情义长青的美感。


(六)青冢


青冢的意象所蕴含的是昭君出塞和亲,团结的精神象征,也是百姓对昭君的热爱与怀念,所凝结的丰碑。“春风不到飞狐口,三月孤坟碧草凝”[8]。顾绍芾的诗句所描绘的边塞三月天,还没有春的迹象,然而青冢上却碧草凝翠,一片春光,绿柔眼目。这是自然给予的垂顾恩赐,彰显的是一种生机勃发、胡汉血肉凝结的活精神。再有“城南耸古冢,颜色独葱青。”[9]“牛羊莫敢践,黄土沾余荣。客有一卮酒,汉水亲酿成。”[9]我们可以从徐兰的诗中了解到青冢的独特,昭君墓地的风水,青青葱葱,生机勃勃,“牛羊莫敢践,黄土沾余荣”,这昭示昭君的仁德,胡地的牛羊也感恩戴德,不去作践坟上的青草。在昭君的故事传说中,有人得了病在她坟头上烧烧纸,祈祷祈祷,则能包治百病,这种说法,有迷信的因素。但从一个侧面说明百姓从心底对昭君的敬仰、缅怀和赞誉,昭君虽死犹生光照人间。


还有清代昇寅《汉明妃冢》长诗的最后诗句“一抔黄土易消沉,青冢传疑胜青史”,一般的坟墓极易被消除,被人遗忘的,而昭君的坟墓,在内蒙古就留存多个,呼和浩特、包头、伊盟等地,人们多处为昭君建坟修坟,说明了昭君在百姓心中占有的分量是重厚的,也表明了青冢的存在,要比青史留名更为有实感,这种丰碑式实物立体的纪念,给人的视觉冲击力是强大的、震撼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青冢更是民族团结的象征,是民族融合凝聚而成的历史丰碑。


二、昭君“村与墓”诗歌中意象的审美


(一)寄情于物,情景交融


意象可使虚实开合之情事,更具可视、可听、可触、可嗅、可动、可静、可感的特色,使诗的意境更能打动读者,引起审美共鸣,拓展诗境的广度与深度。譬如上述所议的明月、香溪、环佩、青冢等,这些意象均有这样的特点。


诗歌中,作者随物寄情,意象是作者倾吐流泻情感的载体。正如《文心雕龙·物色》所说:“物有恒姿,而思无定检”;“物色尽而情有余。”有的景物具有一定的恒姿,但作者的思想情感是没有规定的,可以心游万仞,当作者给景物注入丰盈的情感色彩时,这些景物则会变化无穷了。读者通过诗中的意象,触摸到作者的思想,进而深入解读诗的主旨,感悟诗的意境,感悟昭君形象的多元。同时,读者还可根据自己以往的经历与体验,对诗中的意象,产生不同的想象与联想,进行再创作,加深作品的旨意,获得更深广的审美享受。


(二)形同意不同,所见精神亦不同


写昭君的诗词曲有1300多首,其中,有意象的诗很多,各作者所借助的意象也大同小异,然而所表现的主旨是不同的,给读者的审美感受也不同。


譬如都是写青冢,有的诗人透过青冢,寄寓崇高的情感,看见的是一种精神、象征,一种百姓的思念,一种虽死犹生的崇高美感。而有的诗人寄寓的是秋寒、凄凉、悲切、眼泪、死亡,是一种了无声息寂静荒芜的哀怨情愁。


再如诗人笔下的琵琶,有的倾诉的是明丽的情感,“琵琶声在白云乡”“琵琶一曲靖边尘”“妾弹琵琶非自伤,伤心还是为君王”。(清·袁枚)有的倾诉的是悲悲切切,零零落落,潸然泪下的情怨。“琵琶曲终泪如雨”(清·姚鼐)“琵琶马上起愁云”(清·熊士鹏)“琵琶哀怨不堪听”(民国·张湘任)。究其原因:作者在生活中能看到的物象都大同小异,然而,作者的时代不同,经历不同,所受的荣辱不同,看待事物的视点不同,其见识、心态、感悟就不同,形成诗歌意象的明暗、深浅、哀乐的质感也就不同,给读者的审美情感各见精神。因之,塑造了悲切的、无奈的、果敢的、豪放的不同昭君形象,读者尽可以细细品味,凝聚成自己喜欢的王昭君的形象。


(三)多样的意象表达,形成诗情风格的不同


委曲、豪放、婉约的诗情风格,常用比喻、拟人、拟物、夸张以及通感的修辞手法去体现,从而形成不同的诗情风格,使诗境深刻感人,引发读者深入思考。譬如诗中的流水意象,往往寓意的是一种愁绪,作者用通感的手法,把无形的愁绪,感觉上的“东西”,化为视觉上可视“东西”,流水的绵绵不断,似愁绪的绵绵不断,加重了愁绪的延展度,产生婉约的悲情之美感,打动人心。


再如,上述诗歌中琵琶的意象,指代的是昭君,琵琶声声寓意的是昭君的心语,诗人在这里采用了比喻、拟人、夸张、通感的修辞手法,使琵琶具有人的情感,人的思维,人的喜怒哀乐。无声的心语,化作有声的旋律,“听声类形”,传达的是昭君种种的心绪,有的悲情,有的豪放,有的明丽,有的暗淡等等。让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解读昭君不同的心声。修辞手法的灵活应用,形成不同的诗情风格,使诗意更浓,韵味悠长,增加了诗的形象性、生动性、可读性,使审美情感更加多元丰富。


三、昭君“村与墓”诗歌中的多元主题


昭君“村与墓”的诗歌中,体现了多元复杂的主题。诗人的创作,是以昭君出塞和亲的事件为基础的,这样的事件,走进了诗人的心中,与诗人的内心世界所交融、碰撞所产生的独特感觉,然后用诗句去吐露自己的情怀,产生多彩的诗韵,多元的主题。


(一)独美众所嫉的说法


历代传统的说法,是把昭君的不幸归结为:皇帝的昏庸,毛延寿的作伪。在白居易《过昭君村》的诗里,则归结为遭到“独美众所嫉,终弃出塞垣”,这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提法,与诗人当时的境遇相吻合的。元和十年(公元815年),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心情低落,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揉进了自己不平的情感,“有才被嫉妒”之情。这样写使诗的旨意有了更深的内涵。王大谦的《昭君故里》“环佩入汉宫,芳艳争兰芷。黄金掩玉颜,画师何足齿。”亦承接白居易的观点,芳艳争宠,嫉妒昭君,金钱买画工。昭君则不屑画工的作伪,而是“一去靖兵戎,大义光青史。”“呼嗟天地间,多少须眉子,那肯沙场行,但顾生与死。”[10]在这里,昭君果敢和亲,形象高洁,在昭君的光耀下,那些争宠宾妃的忌妒面孔,索贿画工的丑陋嘴脸,须眉子的猥琐软骨,让人们所不屑。众女也好,须眉子也好,无论怎样嫉妒,昭君的出塞和亲还是在青史上重重留下了一笔,而人民心中的丰碑,则会代代流传。


(二)谴昏君的说法


独留青冢古城隅,愧杀当年汉大夫!


万里长城凭粉黛,千秋国士老樵渔。


香溪流影魂飞动,塞上吹箫凤有无。


延寿写真君莫恨,长门空锁月明孤。[11]


这首诗里,诗人谴责皇帝“万里长城凭粉黛”,恨汉臣“愧杀当年汉大夫”;同时也为昭君解哀怨,认为昭君如果不去塞外,一旦在皇帝面前失宠,只能是“长门空锁月孤明”,诗人用孤月指代昭君,希望昭君忘却对毛延寿的怨恨。“延寿写真君莫恨”。作者因袭了历代文人的观点,对昭君出塞和亲,认为是对匈奴的屈辱,是皇帝的昏庸汉臣的无能所造成的。


“汉家制度诚堪笑,樗栎应惭万古羞。”曹雪芹的诗谴责了汉代制度的荒唐,嘲笑了汉室的将帅,像臭椿树和栓皮栎树一样没用,不能做出像样的家具,暗喻汉室的将帅无力抵御匈奴的无理要求,只能让昭君前去和亲,实在是应该羞愧万古的事。


(三)昭君怨的说法


在昭君“村与墓”的诗里,有很多诗写了昭君的怨恨情愁。怨恨皇帝的有之:“玉貌元期汉帝招,谁知西嫁怨天骄!至今青冢愁云起,疑是佳人恨未销。”(唐·胡曾)“嫔妃无数贮金屋,只遣王嫱犯塞尘。”(宋·张嵲)怨恨画人的有之:“骨竟埋青冢,魂应怨画人。”(唐·崔涂)怨恨将军的有之:“静得胡尘唯妾身,汉家文武合羞死”。(宋·智圆(释))


意境中凝结愁怨。“万里关山冢,明妃旧死心。恨为秋色晚,愁结暮云阴。夜彻胡风起,天高汉月临。已知无玉貌,何事送黄金。”[12]张祜的《赋昭君冢》诗中凝结的是恨与愁,呈现的是秋色晚,暮云阴,胡风起,汉月临的意境。诗中用愁云作比,扩展了愁的广度,悲哀凄怨,望月思乡,无可奈何的心境跃然纸上。杜牧的《青冢》“青冢前头陇水流,燕支山上暮云秋。娥眉一坠穷泉路,夜夜孤魂月下愁。”诗的旨意与张祜相同。诗中展现的是暮云秋景,月下孤魂愁,生机杳杳,愁怨难移。看不见的孤魂与愁绪,读者只能用心去想象,月下的孤魂,寂静凄凉,愁绪无边边际,抽象变具象,诗境幽深,美感动心。


(四)昭君悲的说法


对于昭君的悲怜之说,起于西晋石崇的《王明君辞并序》中,“哀郁伤五内,泣泪湿朱缨。”“延我于穹庐,加我阏氏名。姝类非所安,虽贵非所荣。父子见凌辱,对之惭且惊。”“昔为匣中玉,今为粪上英。”石崇之作,其主旨为“悲怜”,作品以第一人称讲述,昭君出塞悲切可怜,鲜花插在牛粪上,被匈奴父子两单于蹂躏,节操不保,以汉家的伦理道德淹没了昭君的献身精神。“悲怜说”其对后世影响很大,多数作者沿着悲怜的脉络走下去,对昭君的出塞持否定的态度,渐离了历史的真实。


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昭君村》从对比的角度,道出了昭君出塞的悲情。


峡女王嫱继屈须,入宫曾不愧秦姝。


一朝远嫁呼韩去,遥忆江头捕鲤鱼。


江上大鱼安敢钓,转柁横江筋力小。


深边积雪厚埋牛,两处辛勤何处好?


去家离俗慕容华,富贵终身独可嗟。


不及故乡山上女,夜从东舍嫁西家。


在这里,故里的“江头捕鲤鱼”与胡地的“深边积雪厚埋牛”对比;故乡的山女与胡地的福贵对比,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婚姻大事,诗人从差异中得出结论,“去家离俗慕容华,富贵终身独可嗟。不及故乡山上女,夜从东舍嫁西家。”作者站在当时世俗的角度看昭君,即使是富贵终身,还是不及故乡山女的出嫁。这里有夸张的细节:山女只是从东舍嫁西家,父母不离,故土不离,幸福 就在其中。对昭君抒发的却是可悲可叹的情怀,阏氏加身,终离故土,富贵终身,亦不如山女幸福。


还有不少的诗,诗人自身揣度了昭君的悲情“早知身被丹青误,但嫁巫山百姓家。”(明·黄仲昭)“寄语承恩者,黄金贿画师。”(明·吴应箕)嫁百姓家也好,贿赂画师也好,这样悲怨的诗意都与诗人所在时代的局限性,视野的宽窄,见识的高低,作者的境遇等有关。作者有可能站在常人的角度,以己思维,揣度昭君,感叹昭君,为昭君悲怨。


(五)昭君怜的说法


白黑既可变,丹青何足论?


竟埋岱北骨,不返巴东魂。


惨澹晚云水,依稀旧乡园。


妍姿化已久,但有村名存。


村中有遗老,指点为我言。


不取往者戒,恐贻来者冤。


至今村女面,烧灼成瘢痕。[13]


白居易的五言古诗《过昭君村》,诗中愁云恨水,为昭君鸣不平。“至今村女面,烧灼成瘢痕。”宋代范大成的诗延伸了白居易的诗意。“婵娟钟美空万古,翻使乡山多丑女。炙眉作瘢亦不须,人人有瘿如瓠壶。”[14]惨痛的实情,读来令人心酸心寒,村女宁愿变丑,变憎狞,亦不愿意走昭君出塞的路。作者从一个他人难以看到的角度,美女“烧灼成瘢痕”,折射出昭君命运的可怜悲惨,折射出这种可怕的影响,隐含着对皇朝摧残妇女的不满,“白黑既可变,丹青何足论?”昭君的不幸,是因皇室的黑白可变,而不在于丹青的如何。而美女“烧灼成瘢痕”是怕重蹈不幸的覆辙。凝练的诗句,深刻的主旨,感人至深。同时,也是诗人借昭君的遭遇,曲折地表示了自己被贬的不平心境。


“琵琶远嫁灵均放,词客年年吊秭归。村下儿女不解事,娥眉底事学明妃!”[15]这首诗说,秭归村的女孩子不懂事,不了解昭君是因其美貌,才招致远嫁匈奴,这些女孩子,为什么还要学昭君,把自己打扮成昭君的样子呢?这是诗人的担心,不愿意让山女打扮漂亮,丑女是家中之宝。上述美女“烧灼成瘢痕”与“娥眉底事学明妃!”一变丑,一学美,角度成反,但两诗人希望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不离乡土,不走昭君路,不嫁异类人,不做可怜人。


(六)昭君赞的说法


在昭君“村与墓”的诗里,除了抒写昭君的怨恨悲愁之外,还有许多赞扬昭君和亲的诗篇。我们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两千多年前,昭君从花开芳香,莺歌燕舞的中原汉室宫廷,一路跋山涉水,走向胡地,接受带有野性的荒漠山川,沐浴风雪烈日,接纳胡地民族的动荡迁徙,品尝无盐腥膻,亲历吃水贵如油,常年难洗澡的习惯,体验胡地风土人情的种种,她都做到了。昭君在艰难中练就了顽强,她从胡俗,成了两世的单于阏氏,生儿育女,她自然而然成了胡地民族的一分子,同时她把汉室的耕织技术,丝绸文化融进了胡地的生活,她的出塞和亲,使胡汉边境有了五十多年的平静,这在那个时代是罕见的,她不愧为宁胡阏氏。这种血脉凝结的胡汉关系,无疑是靖边团结的基石,是符合胡汉人民利益的。


以色静胡尘,名还异众嫔。


免劳征战力,无愧绮罗身。


骨竟埋青冢,魂应怨画人。


不堪逢旧宅,寥落对江滨![16]


崔涂的《过昭君故宅》,这是以昭君宅为题的第一首诗。作者过昭君旧宅,睹物思人,感怀万千,充分肯定了昭君的和亲壮举,昭君的绝世之美,为国家“净胡尘”“免劳征战力”。同时为昭君抱不平,怨恨画人,感叹昭君宅的冷落,赞叹中有不平。


曾为汉帝眼中人,今作狂胡陌上尘。


身死不知多少载,冢花犹带洛阳春。[17]


这是对昭君的又一种赞扬法,不论昭君身死多少年,但昭君坟上的花朵光耀的还是汉地春光。“冢花犹带洛阳春”写得精彩,给人一种胡汉融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殊感觉,人似无情花有情。


从清代到新中国成立时期,人们一改“怜其远嫁”的观念,对昭君出塞和亲一事,赞颂的多了起来,诗人们谈古论今,挖掘其深意,观念变了,看问题的角度多元了,少了悲悲切切,凄凄惨惨,多了融合高兴,团结和睦。国家前副主席董必武有诗为证:“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摅胸臆懑,舞文浓墨总徒劳。”作者站在时代的高度,对昭君出塞和亲一事,高度评价,高度赞扬,一女子能出塞和亲,靖宁边塞,不畏难,识见高,胸襟大,芳名存,千古留。而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词文,讲述昭君的怜、悲、愁、苦,都难以遮盖昭君的和亲光芒。


历代赞颂昭君的诗,一般而言,往往采用对比的手法:


其一,昭君与将军对比。金代王元节《青冢》诗云:“汉家多少征西将,泉下相逢也合羞!”“若以功名论,几与霍魏同”[18]“麟阁云盖世勋,论功一例逊昭君。”“和亲自是中朝策,难得佳人慷慨行。”[19]汉家征西将与昭君的对比,将军无力保边域与弱女子“净胡尘”的对比,让征西将泉下相逢含羞愧,昭君的功高声名与霍魏相差无几。而历代麒麟阁、云台上所绘的名将名相,如果要与昭君相比,都要大为逊色。清代三多《再提青冢》的诗句,也强调了柔弱胜刚强,“一曲琵琶致太平,绥边自此用倾城。”清代顾景行的诗则道出了千百万百 姓的心声,“长安百万户,共道娥眉强。”,有对比才觉昭君的特殊伟大,诸诗中尽含了诗人对昭君的敬重赞美。


其二,昭君与众红颜对比。“琵琶弹出汉宫秋,青冢千年姓字留。多少红颜承主幸,名随身世尽东流。娥眉出塞万家春,不数将军作虎臣。但使此身能报国,何妨恩宠属他人。”[20]“闺阁堪垂世,明妃冠汉宫”“人皆悲远嫁,我独羡遭 逢。纵使承恩宠,焉能保始终。”[21]诗中坦言,红颜嫔妃只是受到当时皇帝的宠爱,而不能保护始终。“名随身世尽东流。”随着时间的推移,众多嫔妃,都已了无踪影了,而昭君得到的则是千年留芳,“青冢千年姓字留。”“娥眉出塞万家春”,这里的“万家春”,彰显的是百姓的心情,似春光明媚,身披暖阳,百姓切身感受到了和亲带来的种种好处,和平团结,安居乐业。诗人如此评价昭君出塞和亲,这在前代人的诗歌中不多有的。诗的最后两句,“但使此身能报国,何妨恩宠属他人。”又让我们看到了,昭君的大胸襟,大气度。她志在报国,而不在乎哪些红颜受到了皇帝的恩宠。


民国诗人陈逸云《昭君怨》(吊归绥昭君墓)中,也有同感,“休道画工鬼蜮,倾国翻成报国。抔土护聘婷,草青青。”是对昭君的肯定,与前人观点相同。


其三,昭君自己与自己比。出塞和亲是昭君的自觉行为,明代杜濬诗《王嫱故里》我们粗看诗句,写“和戎”“丹青责”“空论祸水波”不言和亲好,但细细品味,才能看出,他对昭君行为的赞叹,诗意深刻,是另一种赞法。“掖庭入后众人同,下嫁休嗟妾命穷。正恐伤心无一事,娥眉空老汉宫中。”昭君进入掖庭几年没见皇帝,昭君不畏惧出塞和亲,昭君真正恐惧的是“伤心无一事”,“空老汉宫中”。在深宫后院里,埋没掉自己的一生。所以昭君提醒众美人休要感叹命运穷。“莫愁工人丑画身,莫嫌明主遣和亲。当时若不嫁胡虏,祇是宫中一舞人。”[22]王睿的《解昭君怨》,诗人深解昭君心意,宫中一舞人的命运,怎能和“宁胡阏氏”的命运相比?还有清代谢启昆诗也明此理“当日愿和亲,报国已身许”一个愿字,表明了昭君的内心,心甘情愿,而心甘情愿,就没有做不好的事情。在此,我们由衷地庆幸昭君当时的英明决断,出塞和亲谱写了民族团结的颂歌。


综之,昭君的悲怨怜赞的说法,使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昭君形象,诗歌作为文学作品,应有它自己的特殊性,应该是“这一个”,而不是雷同的一种说法,是百花齐放,而不是一花独放。昭君主题的多元,使我们看到了一个立体的昭君,一个生动形象的昭君,而不是一个平面死板的昭君。在昭君“村与墓”的诗歌中,所体现的意向、审美、主题,在不同诗人的引领下,逐渐看到了昭君的内心世界,领略了昭君的本真风采。不同诗人的挖掘评估,或赞或毁,真情所在。


在历史的长河中,在漫长的民族融合中,昭君作为和亲使者,虽然有褒贬不一的评价,但其光辉日渐彰显。现在的昭君形象,已成为民族团结的象征,和亲文化的符号,不朽精神的丰碑了。


[参考文献]


[1](唐)常建.昭君墓.全唐诗[C]//1460页.


[2](唐)白居易.王昭君二首.全唐诗[C]//4858页.


[3](唐)白居易.青冢.全唐诗[C]//4688页.


[4](清)谢启昆.昭君墓.青冢志(卷十二)[C]//51页.


[5](明)朱梦炎.过昭君墓.青冢志(卷十二)[C]//50页.


[6](清)曹雪芹.五十一回 薛小妹新编怀古诗.红楼梦八十回校本[C].


[7](清)百龄.[C]//青冢志(卷十二)51页.


[8](明)顾少芾.青冢词.天启崇祯两朝遗诗八卷[C].


[9](清)徐兰.清明日酹青冢·出塞诗.康熙戊寅精刻本[C].


[10](清)徐兰.清明日酹青冢 出塞诗 康熙戊寅精刻本.


[11](清)王大谦.昭君故里.兴山县志[C].


[12](清)张鹏翮.昭君青冢.奉使俄罗斯纪程录[C]//44页.


[13](唐)张祜.青冢志(卷十二)[C]//47页.


[14](唐)白居易.过昭君村.青冢志(卷十一)[C]//42页.


[15](宋)范大成.明君台 范石湖集(卷十六)[M].21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6](清)姚莹.秭归.青冢志(卷十一)[C]//45页.


[17](唐)崔涂.过昭君故宅.青冢志(卷十一)[C]//42页.


[18](唐)蒋吉.昭君冢.全唐诗[C]//8755页.


[19](清)彦德.青冢.绥远通志(稿卷五十六诗辑)[C].


[20]傅增湘.昭君墓.绥远通志(稿卷五十六 诗辑)[C].


[21](明)霍瑛.青冢吊明妃.绥远通志(稿卷五十六诗辑)[C].


[22](清)彦德.青冢.绥远通志稿卷五十六诗辑.


[23](唐)王睿.解昭君怨.青冢志卷九[C]//21页.





编 者 按:原文引自《语文学刊》2017年8月,第37卷第4期,如需引用请核对原文!

文稿审核:包·苏那嘎

排版编辑:武  彬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17704884686 / 18686081081

网  址:www.zhaojunwenhua.net

地  址:呼和浩特市亿峰岛物业楼三楼

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研究会 |  中国民族学学会昭君文化研究分会

版权所有: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研究会 | 蒙ICP备18002493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472号 | 网站地图 | 网站建设国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