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网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版权声明
站内搜索
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研究会

资讯动态昭君文化大事记学会书刊

文学诗歌散文小说脚本

回顾昭君文化人物昭君文化撷英中外名人评论昭君

艺术影视美术书法戏曲摄影园地

北方民族 匈奴 鲜卑 突厥 契丹 蒙古 女真

风物旅游昭君故里遗迹传说特产风物文创产品

导航
古代妇女服饰 古代妇女用品 女性礼仪文化 女性文学 和亲人物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领导成员 组织机构 联系方式 投稿箱 在线留言 青冢今昔 兴山今昔 鄂蒙互动
昭君文化研究原创园地

“昭君请嫁”访谈录

日期:2019-07-04 浏览次数:2817次 字体大小 关闭

蒋  方  吉晶晶

1998年3月,呼和浩特昭君文化研究会成立,标志着中国第一个研究昭君文化的社团组织正式诞生。

一、背景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南郊,有一座被誉为“青冢”的汉代遗迹。自唐·杜佑《通典》:“金河有长城,有金河上长城,紫河及象水……李陵台,王昭君墓。”记载以来,这座“晨如峰,午如钟,酉如枞 ”的遗址,就一直被认为是公元前33年出塞和亲的王昭君的墓葬。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翦伯赞在《内蒙访古》中盛赞:“在大青山脚下,只有一个古迹是永远不会废弃的,那就是被称为青冢的昭君墓。因为在内蒙古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自公元前33年王昭君出塞与呼韩邪单于和亲的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以王昭君为题材的诗、词、曲、戏剧、小说、音乐、绘画、雕塑、电影、电视剧、歌剧、舞剧、交响乐、邮票、工艺美术品等等,被连续不断,推陈出新地创作出来,每个时代的各种文学艺术体裁都有关于昭君的创作和演绎。在我编辑《历代吟咏昭君诗词曲全辑·评注》时的不完全统计,仅诗词就有1300多首。如此众多的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跨越时空、不约而同地倾心、青睐昭君题材创作,这样的文化现象令人深思,正是社会科学应该研究的课题。

到了近代,我国开始出现关于昭君问题的研究论文,国外也开始有学者研究昭君及以昭君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并且发表了一些著作。另外,昭君开始以广告画或商标的形式渗入到社会经济生活中来。如1903年英美烟草公司的王昭君彩色香烟招贴广告画,日本元芳洋行的昭君出塞火柴商标,英国老巴夺公司的昭君出塞月份牌,美国德士古公司的昭君辞汉煤油广告画,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各种文学艺术体裁的昭君题材作品更是层出不穷,研究也逐步走向深入,逐渐进入到文学、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领域。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出现了以昭君命名的商品、企业甚至社区。如昭君烟、昭君驼绒、昭君大酒店、昭君集团、昭君花园、昭君新村等。随着昭君逐步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昭君问题研究也更加拓宽领域,逐渐进入了美学、民族学、经济学、企业文化等领域。人们开始更多地思考昭君题材历久不衰的内在社会因素,以及与人类和谐发展之共性等问题。同时在社会科学领域出现了关于昭君问题、昭君现象的研究者、学者。如翦伯赞、林幹、可永雪、林丽珠、崔明德、王翚、吴郁芳、马冀等等。也出现了关于昭君题材的创作和评论者,如田汉、曹禺、郭沫若等。加之后来的爱好者、传播者的不断出现,一些企业家也开始以昭君文化构建自身的企业文化。

昭君渗入到社会经济活动中来,并成为产品名和企业名,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历代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学者对昭君的青睐,使昭君成为真善美的化身、道德的榜样。如此美好的品质、形象,让昭君成为形象代言人也就顺理成章了。

    据《北京晨报》1999年10月底新华社记者汤计报道,河南省政协的专家和企业家到内蒙古考察,发现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最早的涉外酒店叫“昭君大酒店”,最好的中音马头琴叫“昭君马头琴”,最早的药用黄酒叫“昭君黄酒”,开发区的集团叫“昭君集团”,受欢迎的香烟叫“昭君香烟”,火柴叫“昭君火柴”,还有昭君驼绒被、昭君新村样板住宅小区等等。深入研究后发现“昭君品牌热”背后是“昭君文化潮”,源远流长,根深叶茂,有口皆碑,历两千年而不衰。该考察团的一位从美国学成归来的工商博士提出:要花1亿元买断昭君品牌,因品牌无形资产早已过亿而未果。

这些现象的发生和发展,需要社会科学界进行系统研究,需要经济理论界分析探索,加之企业界建设企业文化的需求,可为研究探索提供财力物力支持,因而昭君文化研究会成立的学术基础、人才储备、经费支持就已经完备。

虽然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呼和浩特,已经以草原第一歌《敕勒歌》闻名,以草原第一城“云中城”定位,以草原第一都“盛乐古都”荣耀,但从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特色文化的角度看,她是以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构成了最有说服力的人文环境和投资亮点。但是其中两千年前胡汉和亲、昭君出塞的代表人物王昭君、呼韩邪单于等,是令我们引以为豪的有贡献的人物。

虽然文艺作品和戏剧舞台上的王昭君,多为悲剧性格,与悲苦、哀怨连在一起,但史料《后汉书·南匈奴传》及包头、呼和浩特等地的文物考古成果都雄辩地证明,王昭君是自愿出塞、深明大义,与呼韩邪单于情投意合,是促进汉族与匈奴玉帛交欢、经济繁荣、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她不但至今活在湖北故乡人心里,而且至今活在北方少数民族广大群众的心中。据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1961年实地调查,仅在大青山下的呼和浩特、包头一带就有多座昭君墓,这些地区的各族群众都说王昭君长眠在他们身边,与他们同宗、同根、同乡、同亲。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所以,董必武副主席1963年谒昭君墓时作了这样的评价:“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摅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

昭君出塞,以天下为一家;自愿和亲,使天下为一家。昭君文化是“两个人”的文化、两个民族的文化、民族大家庭的文化、民族凝聚力的文化。它所提示的“华夏一统,胡汉一家,合则一家,分则两伤”,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深层原因。这种“和睦相处,和谐共进”就是跨地域、跨民族的文明对话的成功范例,代表了人心向背的历史选择,是中华文化的先进内容,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借鉴,代表了世界大同的前进方向。

昭君是呼和浩特最著名的历史名人之一,是呼和浩特文艺创作最活跃的流行题材,是呼和浩特最有价值的经典品牌。昭君作为特殊的形象大使,已成为呼和浩特各族人民“以和为贵,以亲为荣”的历史见证和城市名片,是投资软环境良好的天然广告。昭君文化是呼和浩特历史文化名城、沿边开放城市的标志性文化载体,是呼和浩特的特色文化,也是呼和浩特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精神支撑,是呼和浩特民族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催化剂。

因此呼和浩特市委敏锐地抓住了这个社会科学动态,把昭君文化作为首府的特色文化,批准了“呼和浩特昭君文化研究会”的申请。

二、成立经过

      1997年下半年,我先后代表呼和浩特市文物处、呼和浩特市文化局开始走访在呼和浩特市工作生活的各界专家学者,如林幹、可永雪、余国钦、马冀、陆思贤、邵清隆、王大方、印洗尘、郝诚之、范轶然等。他们都是文化、文物、博物、艺术、经济、电影电视制作等领域的专家学者,都参与过昭君题材的创作和制作。通过这些专家学者联络相关领域学者,共同探讨成立昭君文化研究会的可行性、必要性。后在呼和浩特市文物处、呼和浩特市文化局的支持下,赴湖北省武汉市、湖北省兴山县(昭君家乡)联络当地文化部门商讨成立昭君文化研究会事宜。

与此同时,内蒙古民族集团、内蒙古烟草专卖局(公司)等与昭君相关的企业,也在商讨成立昭君文化研究会事宜。他们找到了呼和浩特市委宣传部外宣处郭兰柱同志,请求帮助协调。于是,1997年12月组建“呼和浩特昭君文化研究会筹备处”成员有郭兰柱、董文琇(呼和浩特市文物处处长)、李世馨。并向呼和浩特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申请成立“呼和浩特昭君文化研究会”。1998年3有3 日,呼和浩特社科联批复同意成立。1998年3有26日召开“呼和浩特昭君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选举中共呼和浩特市委郝存柱副书记为会长、呼和浩特市委宣传部巴特尔部长、宋彩云副部长、王绥林副部长、内蒙古大学林幹教授、内蒙古政协经济委员会专职副主任郝诚之、内蒙古民族集团云文广总裁、内蒙古自治区烟草专卖局(公司)董晓民局长(总经理)为副会长,郭兰柱为秘书长、董文琇为副秘书长。经呼和浩特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登记管理办公室注册,登记证号为社证字F059号。至此呼和浩特昭君文化研究会正式成立。

三、呼和浩特昭君文化研究会

          的积极贡献

      呼和浩特昭君文化研究会首倡“昭君文化”,组织专家深入研究,搞了多次有影响的活动,包括在湖北兴山、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分别召开昭君文化研究会,组织专家先后编辑出版了《昭君文化丛书》(一套5本)、《东方和平天使———王昭君》(小说)、《昭君文化高层论坛文集》、《历代吟咏昭君诗词曲全辑·评注》、《昭君文化研究和传播大事记》等,并围绕“提炼昭君文化,擦亮历史名城”主题,推出一批成果,引起社会关注。

1. 倡议举办“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在原来文化部门每年举办的“昭君庙会”的基础上,提升到由市委、政府主办的大型节庆活动。2005年5月,《光明日报》称昭君文化节是“呼和浩特的城市名片”,是国内外知名的城市文化品牌。2005年又被国际权威机构“国际节庆协会”评为中国十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节庆活动之一。成为提升呼和浩特市形象,改善呼和浩特社会环境的有效举措。

2. 研究会以成果影响决策,深化了对“三个代表”思想的学习和呼和浩特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下发[2000]22号文件,把“以草原文化为底蕴,以昭君文化为特色,以先进文化为方向”确定为首府文化。从而用形象的特色文化、先进的历史文化和优秀的民族文化,擦亮了历史文化名城,用名人文化和团结文化提升了呼和浩特的地位。

3. 中央、各省市自治区众多领导高度肯定呼和浩特昭君文化研究会弘扬昭君文化的现实意义,希望将昭君文化发扬光大。

4. 昭君文化旅游作为新的跨省、跨国黄金线路,引起业内人士关注。2001年,在呼和浩特昭君文化研究会和自治区作家协会、中国旅行社内蒙古分社负责同志的推荐下,俄罗斯国家旅游总局对外联络部部长库克汀先生和乌兰乌德市游局局长来华拜见呼和浩特市柳秀市长,共商联合开辟“茶叶之路”跨国旅游、重走王昭君从古长安到贝加尔湖的出塞和亲的草原丝路,寻找历史上明清两代称雄欧业市场的旅蒙晋商的闪光足迹。“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进入全国性民族艺术重大节庆的行列,被国家旅游局正式列为全国100个民间艺术节活动之一。

5. 国内外新闻媒体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省市自治区新闻媒体,香港《大公报》、《文汇报》等都以整版、专访加按语推荐等方式扩大宣传。全国性媒体已刊发昭君文化的重要论文、图片、相关信息数千篇,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提高了呼和浩特市的文化品味。

6.呼和浩特市正在成为昭君文化的信息中心、研究中心及文化产业开发中心。七届“昭君文化理论研讨会”和五届“昭君文化高层论坛”共收到全国各地专家学者论文数百篇,都分别结集出版。呼和浩特昭君文化研究会组织编纂的国内第一套对昭君文化进行理论性、系统化研究的学术著作《昭君文化丛书》,由林幹教授主编,2004年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包括马冀教授的《昭君文化研究》、郝诚之编审主编的《昭君文化与民族经济》、可永雪教授和余国钦教授主编的《历代昭君文学作品集》、作家巴特尔主编的《昭君论文选》和李世馨文博馆员主编的《昭君图册》。《昭君文化丛书》集昭君文化理论研究、昭君经济现象探析、昭君文化研究动态、昭君文学艺术作品创作,以及形象化的昭君文化载体,包括遗迹、著作、活动等,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把昭君文化以全景方式介绍给读者,是昭君文化研究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昭君文化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在呼和浩特社会科学界是一件大事,也是全国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件大事。它的出版标志着昭君文化信息中心、研究中心在呼和浩特正式形成。

7. 为企业服务,与企业联手,初步建起了经济与文化的互动机制。《北京晨报》报道,内蒙古企业争打“昭君牌”,昭君商标1亿不卖。伊利乳业集团大作智力广告,市政府将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结合,组织“昭君归故里,伊利送真情”学习考察团,赴湖北等地宣传昭君文化,开拓奶业市场,显示了政府驾驭市场、培育品牌、文化搭桥、经贸唱戏的创新能力,社会反响很好。

“昭君品牌热”风靡内蒙古和湖北,“昭君”黄酒、“昭君”香烟、“昭君”茶、“昭君”杯、“昭君”牌马头琴、“昭君”牌防蛀储香驼绒被、昭君大酒店、《和亲宴》套餐、昭君美食城、昭君花园和昭君新村住宅小区等如雨后春笋出现。

8. “昭君文化热”蔚然成风。已从内蒙古自治区波及到外省,从万里蓝天到宝岛台湾,一直影响到大洋彼岸。河北省的知名企业兆君(昭君的谐音)羊绒衫厂已把昭君当做东方女性美、心灵美的形象大使,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园区落户,建立“昭君园区”;2001年8月,他们在国际大都市上海举行“‘民族经典兆君情’全国汇展”,以“国宝”羊绒的奢华、高贵、舒展,演绎现代民族服饰的精致、典雅与韵味,以自然、纯情、和谐的魅力打动人心。让消费者领略“大漠风情”宽厚豁达与“和平使者”的冰清玉洁,品味“夜来香的清爽典雅”与“梦幻”的咖啡色彩。新闻界朋友评论说:“我们有一千个一万个理由相信,兆君羊绒服饰,把民族的精华与时代的风韵深深地融入了现代服饰中,在金秋色彩飞扬的季节,她将成为我们消费的主题。”该厂还与铁路部门联合,将呼和浩特到湖北武汉的火车冠名“兆君号”专列。内蒙古国际航空公司和宾悦大酒店、呼和浩特卷烟厂联合举办“昭君杯晚会”、“昭君杯空姐优质服务大赛”等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开放意识,歌颂朋友遍天下。尤其令人欣喜的是,“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先后以“伊利情”、“乾坤缘”命名大型晚会,揭示源远流长的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和“化对立为和谐”的崇高追求,在国内外造成良好的影响。美国拉斯维加斯市长在卫星电视交流节目中谈志向,说愿意当中国王昭君式的“和平友好使者”。日本友人宇野玄二先生主动参加2002年8月和2004年8月在呼和浩特召开的昭君文化理论研讨会,畅谈了自己对中国王昭君形象认识的10年心路历程。2004年9月,联合国在我国湖北召开“国际人口与发展论坛”,大会组委会确定《和亲使者王昭君》作为大会标志性雕塑。

9. 在呼和浩特昭君文化研究会建议下,一批品味很高,艺术性、历史性相融的反映昭君文化的建筑、雕塑、道路和艺术作品应运而生。如高14.8m跨越29.8m,1997年7月12日竣工的、由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布赫题名的“和亲门”,长江三峡的大理石“昭君雕像”,和林格尔县的“昭君大道”等等,都以深刻的内涵和文化的品位,成了观光旅游的新景点。

10. 发起组织“中国民族学学会昭君文化研究分会”。2006年下半年开始,赴北京、湖北、陕西等地走访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建立全国性昭君文化研究机构。

四、昭君文化与世界同行

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呼和浩特昭君文化研究会已经成为中国民族学学会昭君文化研究分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和谐社会建设、促进中华民族团结作出了贡献。

王昭君是中国四大佳丽之一,美名飞越八万里,横跨两千年。作为世界公认的“民族友好使者”,她是历史赐予内蒙古的一位最高尚、最受欢迎而又最靓丽的“形象大使”。

昭君品牌从上个世纪50年代延续至今,是一种比较罕见的值得国内重视和研究的新文化现象。从上个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端“昭君黄酒”庆功,60年代“昭君”牌中音马头琴在千里草原歌唱,70年代“昭君”香烟悄然问世,到80年代内蒙古第一家合资涉外企业平地崛起(乌兰夫副主席亲题“昭君大酒店”),昭君商标一亿元不卖。企业家的感悟是深刻的:“看到了我的商品就看到了昭君;与其说企业在经营商品,不如说我们在经营品牌。”

昭君文化内涵丰富,有口皆碑,是一笔不可代替的中华财富。内蒙古和湖北都以昭君为荣,古往今来已有一千多首词来反映她。海峡两岸寻根找昭君,全球变“文明冲突”为“文明对话”议昭君。法兰西的专著、日本的国宝画、美国拉斯维加斯市长的心愿、香港的国际评论,都说明“化干戈为玉帛”是人类理想。从三峡岸边的“昭君石雕”到长城脚下的“昭君大道”,从航空小姐的“昭君杯”比赛,到高速列车的“兆君号”冠名,都验证了南方北方爱国一心、黄河长江文化一脉。

以先进文化为前进方向是我们新世纪的任务。昭君文化经济领域的众多演绎、众多挖掘、众多创新,让人大开眼界。从呼和浩特市市委、市政府用内涵丰富、定位独特、高雅文明的现代民族节日“昭君文化节”取代“把人变成神”的“昭君庙会”,从把昭君故事由“舞台形象”变为“历史真实”,从“被迫出塞”还原为“自愿和亲”,被扭曲的历史终于恢复了本来的面貌。有平等才有真正的团结,有互信互利才有“真诚到永远”的交易。昭君文化是两个民族的平等文化、团结文化、谁也离不开谁的互补文化。

现在,昭君文化作为诚信永远的见证,“美”文化、“和”文化的典范,引来了世界五大洲的目光。“像昭君一样看同胞、看天下”,“像昭君一样看草原、看历史、看呼和浩特”,已成了中外朋友的共识。从留学生回国建“昭君牧场”,到建筑师精心盖“昭君新村”;从舞剧《塞上昭君》获奖,到邮票《昭君出塞》争购,开放的昭君文化和开放的呼和浩特一起,像春风一样吹遍了中华,吹响了五洲,撒着春雨,播着绿色。

现在,一个叫响全国的民族友好节日和一座城市连在了一起,一位千古流芳、光彩照人的民族友好使者和一座城市连在了一起,一套全国首推的《昭君文化丛书》研究成果和一座城市连在一起,一批现代“革命昭君”组成的群体和一座城市连在了一起,一种以草原经济崛起为标志的绿色文明和一座城市连在了一起,一个特殊的中华“和”文化的展示平台和一座城市连在了一起,这座城市就是中国·呼和浩特。一个以和谐求发展,以发展促和谐,以和平求发展,以发展促和平的意识日渐深入人心。

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文化是撬动地球的杠杆。它是无形的,更是无价的。一次“昭君归故里,伊利献真情”的南北对话,创造了中国智力广告的新案例,为伊利雪糕打进“火炉城”武汉铺平了道路。“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的招商引资、艺术交流、科技合作,吸引世界各国朋友客商,相聚青城,互通有无,促进理解,共谋发展。展示了中国西部大开发带来的变化,也显示着中国和平崛起、以邻为友、共创美好的诚意。从而雄辩地说明,历史名城呼和浩特在世人眼中成为一个具有深厚历史积淀、正充满活力、蓬勃发展的现代化草原大都市,有着昭君般美丽、诚信、勇于创新的魅力城市,不但自古与伟大的中华同根,而且今日与发展的世界同行!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17704884686 / 18686081081

网  址:www.zhaojunwenhua.net

地  址:呼和浩特市亿峰岛物业楼三楼

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研究会 |  中国民族学学会昭君文化研究分会

版权所有: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研究会 | 蒙ICP备18002493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472号 | 网站地图 | 网站建设国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