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行国
[摘要]昭君和亲后,前470多年里关于昭君的作品共10件。其中前120多年里产生的3件作品构成了符合史实的“福德昭君”[1];后300多年的7件作品有5件构成了背离史实的“悲怨昭君”形象[2],另外两部史籍继续证实“福德昭君”。隋唐统一后,昭君文学作品呈现出这样的规律:凡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福德昭君”作品就多;反之,“悲怨昭君”作品就多。今天国家强大民族团结,“福德昭君”文学作品成为主流。
[关键词]福德昭君;悲怨昭君;昭君和亲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8)06-0021-08
一、史实“福德昭君”文学形象形成过程
先秦时期,匈奴经历1000多年的发展后逐渐成为中国北方的霸主。秦始皇不得不修缮万里长城来抵御匈奴入侵,但万里长城并没能阻止匈奴南下。西汉王朝在“白登之围”[3]后,被迫向匈奴和亲。汉宣帝即位后,进一步缓和了汉匈矛盾。公元前68年之后,匈奴进入内乱时期,汉匈势力开始逆转。在匈奴内部“五单于争位”[3]的厮杀中,三个单于死亡,剩下呼韩邪单于与他的哥哥郅支单于。公元前54年冬,已经两败两胜的呼韩邪单于再次被郅支单于打败,走投无路,被迫南下。经过犹豫徘徊后,公元前53年他力排众议,采纳了左伊秩訾建议,投靠了汉朝。这时王昭君在今湖北兴山出生。随后,他两次访问汉朝,受到了汉宣帝的热情接纳[3]。郅支被迫西遁,“匈奴遂定”[4]。公元前36年冬,汉朝西域将领陈汤,借托天子指令,调动周边国家兵力,将郅支单于斩首,汉强胡弱的局势显现出来。这一年王昭君作为“郡国献女”[3]走进汉宫,开启了人生新篇章。呼韩邪凭着他一生在内乱中“三败三胜”卓越的军事才能与政治智慧,还有他与汉结盟的杰出外交谋略,在他生命晚期,敏锐地谋划了与汉朝世代友好的安邦大策。汉元帝在临死的前3个月多时间响应并操办这件大事。公元前33年春正月,呼韩邪第三次访问汉朝,发生了震动汉匈朝野的“昭君和亲”重大历史事件。不仅实现了与汉匈60年无战争的安宁局面,而且实现了呼韩邪的儿子们近80年匈奴政权的平稳交替。
昭君出塞和亲后120多年,是汉匈从和睦友好到即将民族融合的时期。这期间三件作品从三个维度记载和传播了史实“福德昭君”的美好事迹。
(一)朝廷政治性文件《诏书》让昭君家喻户晓
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第三次来到长安,主动提出了为汉守边等一系列汉匈长期友好的政治措施,包括“愿婿汉女子为妻”[3]。汉朝隆重欢迎呼韩邪单于,十分慎重地确定了昭君和亲。朝廷因此发布《诏书》广告天下臣民。
诏曰:“匈奴郅支单于背叛礼义,既伏其辜;呼韩邪单于不忘恩德,乡慕礼义,复修朝贺之礼,愿保塞传之无穷,边陲长无兵革之事。其改元为竟宁,赐单于待诏掖庭王樯为阏氏。”[3]
《诏书》被收录进《汉书·元帝纪》中。王昭君成为汉朝7个和亲女子中唯一被颁布《诏书》的。按汉朝礼义,女子出嫁前,呼其名;出嫁后,呼其字。“王墙字昭君”[3],《汉书》正是这样记载王昭君的。
(二)焦延寿《昭君诗二首》:定义“福德昭君”
《汉书·儒林传》记载:焦延寿年轻好学,得到梁王资助,先任郡吏,后任小黄(今河南兰考附近)县令。深受百姓拥戴,梁王拟调动他,但当地“三老官属”皆上书请愿挽留。梁王顺从民意,给焦延寿加薪。焦延寿生活在“宣、元、成、哀”帝年间(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显然他是昭君出塞的历史见证人。
焦延寿收集了一些民间歌谣创作整理成《焦氏易林》。他是一个有造诣的易学专家,《焦氏易林》共4096首诗,所有诗题均按64卦的卦名、卦相排列组合而成,形成独具特色的卦题诗。这样一来,诗的内容与标题几乎没有关联,致使其中的昭君诗二首2000多年来一直不为世人所知,直到1999年陈良运先生发现。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昭君文学作品,内容如下:
《萃之临》:昭君守国,诸夏蒙德。异类既同,崇我王室。
《萃之益》:长城既立,四夷宾服。交和结好,昭君是福。[5]
诗中高度赞扬了昭君和亲,她像耸立的万里长城,实现了民族和睦,归顺了周边民族。昭君的“德”与“福”代表了当时民众的主流看法。
(三)《汉书》:完整记载“福德昭君”
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32-92)子承父业,完成《汉书》。他的外曾祖父金敞[6]是匈奴休屠王的后裔。[6]他的姑姑班婕妤是成帝宠爱的皇妃,著名才女。他的弟弟班超与妹妹班昭,地位显赫。班固不仅熟悉西汉朝廷,也熟悉匈奴。班固时期,汉匈关系处于良好状态:16岁时(公元48年)匈奴第一次大分裂,南单于投奔东汉。[7]58岁(公元89年)时随军出征,大败北单于,撰写了著名的《封燕然山铭》。[8]第二年,班固代表朝廷到居延塞接受北单于投降。[8]
《汉书》完整地记载了昭君本人的基本情况与婚姻情况,还有她子女家庭情况、孙子情况和娘家俩侄子情况。《汉书》记载这些内容是因为他们参与了汉朝、匈奴的国家重要政治活动。昭君史籍记载虽然不及历史上的帝王,但已是很多将相所不能及的,尤其是正史记载的女性中,更是屈指可数,凤毛麟角。除了前文已经提到《汉书·元帝纪》记载了昭君和亲内容外,《汉书·匈奴传》还有以下内容:
1.公元前33年,“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3]。
2.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临死前安排儿子们即位的大事时,记载:“王昭君号宁胡阏氏,生一男伊屠智牙师”[9]。记载了呼韩邪临死前商定并安排颛渠阏氏、大阏氏、宁胡阏氏三个有封号的妻子所生7子“传国于弟”的即位顺序。这种安排是因为:颛渠阏氏与大阏氏是亲姐妹,她们的叔叔左伊秩訾是当年在呼韩邪单于走投无路时提出“今事汉则安存,不事汉则危亡”[3]的建议,改变了匈奴命运的人,而王昭君是在一定程度上关系未来匈奴命运的人。关于其他阏氏及其子,只是“又它阏氏子十余人”[9]一笔带过。
3.呼韩邪死后,复株累单于即位,“复株累单于复妻王昭君,生二女,长女云为须卜居次,小女为当于居次”[9]。匈奴为实现与汉朝长久和平,让复株累单于再娶王昭君,这是汉朝和亲匈奴的女子中唯一的一次崇高的政治待遇。此前西汉6名和亲女子中,汉初3位女子是朝廷被迫于匈奴和亲,没有作为;汉武帝时期派出3位女子和亲乌孙,第一个女子和亲5年,两嫁乌孙王(叔侄关系);第二个女子解忧公主和亲50年(公元前100年-公元前51年),两嫁乌孙王(堂兄弟)。因此昭君和亲时,朝廷会吸取过去和亲中的经验与教训,此前进行相关的系列培训与准备,派出200多名语言、政治、经济、军事、农业技术等方面的人员随行。昭君再嫁是预料中的事,也应该是既定的内容。
4.公元前28年,“河平元年春正月,匈奴复株累单于遣右贤王伊邪莫演奉献,来朝正月”,并试探汉朝对匈奴的态度。公元前25年王昭君丈夫复株累“单于上书愿朝河平四年正月,遂入朝,加赐锦绣缯帛二万匹,絮二万斤,它如竟宁时。[9]
5.公元前元年春正月,匈奴乌珠留单于来朝。9月,王莽为了在太后面前表现其威风,“乃风(通“讽”)单于令遣王昭君女须卜居次云入侍太后”[9],昭君的长女云被封为公主(居次),随丈夫姓须卜,来到汉朝,服侍太后。
6.昭君娘家人首次受朝廷指令,侄儿“长水校尉王歙使匈奴”[9]。随同中郎将等人去处理匈奴接受车师后王等投降一事。
7.公元9年王莽建立新朝,派遣昭君的另一侄儿王飒随同五威将王骏等人出使匈奴,更换单于印章。[9]此举实质是王莽撕毁当年汉宣帝与匈奴的盟约,引起匈奴不满。
8.公元13年,“匈奴用事大臣右骨都须卜当即王昭君女伊墨居次云之婿也”[9],须卜当已是单于庭主事大臣,他与妻子居次云,为了缓和汉匈关系,说服单于庭,将王莽认同的咸立为单于。单于咸即位后,“云、当遂劝咸和亲”[9],于是制止了汉匈之间一触即发的一场战争。
9.公元14年,“云、当遣人……欲见和亲候。和亲候王歙者,王昭君兄子也。中部都尉以闻。莽遣歙、歙弟骑都尉展德候飒使匈奴”,“单于……遣廚唯姑苏王富等四十人送歙、飒”[9],这次是昭君婆家与娘家亲人分别代表匈、汉去处理汉朝叛逃到匈奴的将领。王歙已是中部都尉、和亲候,王飒已是骑都尉、展德候,都是二千石朝廷高级官员。须卜当是匈奴单于庭的主事大臣。
10.公元15年五月,“莽复遣歙…… 六人”送王莽“所斩侍子登及诸贵人从车丧”回匈奴,“单于遣云、当子男大且渠奢等至塞迎”,王莽此前将单于咸在长安的儿子斩首,又不敢告诉匈奴实情,这次终于得到妥善处理。“莽大喜,赐歙钱二百万”[9]。
11.公元18年新即位的单于舆派云当夫妇的儿子奢、云的妹妹的儿子酼椟王访问长安。他们到长安后,王莽再施分化匈奴诡计,安排王歙、奢到边塞与云、当会面,待云、当等人从单于庭来到汉塞会面时,汉兵将云、当控制并胁迫到长安。云当夫妻的小儿子逃回匈奴。随后 “莽拜须卜单于,欲出兵以辅立之”[9],王莽已无力调动军队。结果,须卜当病死在长安。
12.公元23年九、十月起义军诛杀王莽时,云、奢母子在战乱中王丧生。[9]
13.公元24年冬,更始帝遣中郎将归德候刘飒等,送还还幸存的醯椟王等云、当亲属贵人回匈奴。同时,想借此改善与匈奴关系,但效果不佳。[9]更始帝败,随后东汉建立。
此外《汉书·王莽传》还记载有关昭君的内容,与上述一致。由此可知,公元前53年汉匈结盟友好,20年后昭君和亲再次提升汉匈友好关系。公元前1年王昭君去世后,她娘家、婆家的两代后人共8人,参与汉匈关系的维持与斡旋20多年,其中3位亲人死在长安,实现近60年无战争的和平局面。昭君及其亲人是“团结中华民族大家庭有贡献的人物”(周恩来)。
《汉书》翔实地记载了昭君和亲的相关情况。此后《汉纪》《后汉纪》《资治通鉴》都与《汉书》保持一致。汉献帝(189-220在位)针对《汉书》难读问题,命令学者荀悦用8年时间,将80多万字的《汉书》订正增补改编成18万多字的编年体《汉纪》[10],被学者称为“几乎无差错的上善之本”。100多年后,袁宏(328-376)编纂了《后汉纪》,没有关于昭君的新记载。约800年后,北宋司马光(1019-1086)编纂了史籍《资治通鉴[11],关于 昭君内容记载与《汉书》一致。除了上述四部史籍一致性地记载了“福德昭君”外,还有出土文物进一步证实了“福德昭君”:自1954年以来,文物专家对包头召湾汉墓进行多次发掘,共发掘97座墓葬,出土大量西汉末年的“单于天降”“单于和亲”“四夷尽服”“千秋万岁”文字瓦当[12]只有《后汉书》,与众不同,因此《汉书》是记载昭君的权威史籍。
二、虚构“悲怨昭君”文学形象形成过程
《汉书》以后300多年时间里,文人们面对大量匈奴人南迁融入中原,介入中原政权,导致国家长期四分五裂的混乱局面,人们感受不到当年的和平生活,他们的笔下开始扭曲“福德昭君”史实形象。《后汉书》将这些内容综合整理,定义了一个虚构的“悲怨昭君”。正如张高评《王昭君形象之转化与创新》所说:《琴操》“叙事另类,情节独特”;《王明君辞并序》“误读历史,移花接木”;《西京杂记》首创“按图召幸”“画工弃市”等情节,所谓“踵事增华,秀异可观”。
(一)小说《琴操》:虚构“怨旷昭君”
《琴操》载于《乐府诗集》,署名为东汉蔡邕(133-192)。蔡邕处在东汉走向衰落的时期,也是汉匈融合冲突剧烈的时期。《后汉书·南匈奴传》记载:蔡邕7岁时,南匈奴左部句龙吾斯等人反叛,攻陷东汉城邑,单于及左贤王因东汉责备而自杀。随后吾斯等人入侵4个州,同时3个郡府被迫迁移。蔡邕22岁时,匈奴两将领反叛,入侵汉地,后被打败。三年后,南单于各部反叛,入侵九个郡,北中郎将张奂将叛军降服。公元177年七月蔡邕44岁,他在给皇帝的密奏中认为朝廷出兵抵抗不力。两年后,中郎将张修与呼征单于不和,杀掉呼征单于,被朝廷押回治罪。蔡邕54岁时,东汉中山太守张纯投降鲜卑,与鲜卑人入侵东汉,汉灵帝不得以调南匈奴军队攻打,但又害怕匈奴军队失控,危及东汉。第二年汉朝叛军杀了于扶罗单于的父亲,并拥立他人为单于,于扶罗亲自来汉朝上诉。恰遇灵帝死,天下大乱,于是于扶罗率几千人掳掠汉境。公元196年,献帝依靠匈奴右贤王的军队护卫才东归。
《后汉书·蔡邕列传》记载,蔡邕博学,堪称旷世逸才,是东汉文学家、书法家、历史学家,擅长音乐。为人正直,遵从礼义。蔡邕敢于直言,蔡邕因此遭遇奸臣报复陷害,被流放包头九个月。流放期间,奸臣先后两次 出 钱让刺客追杀他,刺客知道蔡邕人品后,不仅没杀他,反而提醒他要小心。后受董卓尊重和重用。董卓被诛后,他因为董卓叹息,被逮捕,死于狱中。
《后汉书·烈女传》记载,蔡邕女儿蔡文姬“博学有才辩”[3],但命运坎坷,一生三嫁。初嫁“亡夫无子,归宁于家”。约公元195年天下大乱,文姬被匈奴掳去,再嫁给一个匈奴人,生下两个儿子,在匈奴生活十二年。公元207年赤壁大战前夕,曹操思念已故好友蔡邕,同情他后嗣无人,于是派人重金赎回文姬,她三嫁屯田都尉董祀。蔡文姬留下了《悲愤》诗二首,叙述了匈奴等军队“长驱西入关”“所向悉破亡”;她被掳去匈奴后吃不好,睡不好,泪眼不干,“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令人十分痛心;当曹操派人解救她时,“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母子诀别时令人撕心裂肺。后世文人对蔡邕及其女儿的身世关注,尤其是蔡文姬在塞外艰难、悲伤等内容,被移花接木,用到了昭君身上。
蔡邕擅长音乐,收集整理了琴曲《琴操》:
王昭君者,齐国王穰女也。昭君年十七时,颜色皎洁,闻于国中。穰见昭君端正闲丽,未尝窥看门户。以其有异于人,求之皆不与。献与孝元帝,以地远既不幸纳。叨备后宫。积五六年,昭君心有怨旷。伪不饰其形容。元帝每历后宫,疏略不过其处。后单于遣使者朝贺,元帝陈设倡乐,乃令后宫妆出。昭君怨恚日久,不得侍列。乃更修饰,善妆盛服,形容光辉而出,俱列坐。元帝谓使者曰:“单于何所愿乐?”对曰:“珍奇怪物,皆悉自备。惟妇人丑陋,不如中国。”帝乃问后宫:“欲一女赐单于。谁能行者起。”于是昭君喟然越席而前曰:“妾幸得备在后宫,粗丑卑陋,不合陛下之心,诚愿得行。”时单于使者在旁,帝大惊悔之,不得复止。良久太息曰:“朕已误矣。”遂以与之。昭君至匈奴,单于大悦,以为汉与我厚。……昭君恨帝始不见遇,心思不乐,心念乡土,乃作《怨旷思惟歌》:
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苞桑。养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升云,上游曲房。离宫绝旷,身体摧藏。志念抑沈,不得颉颃。
虽得委食,心有徊徨。我独伊何,改往变常。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父兮母兮,道里悠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昭君有子曰世违,单于死,子世违继立。凡为胡者,父死妻母。昭君问世违曰:“汝为汉也?为胡也?”世违曰:“欲为胡耳。”昭君乃吞药自杀。单于举葬之。胡中多白草,而此冢独青。[13]
文章的内容已经完全背离史籍。误述昭君为齐国人。第一次描写昭君貌美,“颜色皎洁”比喻昭君像月光一样美丽。《汉书·元后传》:“初,李亲任政君在身,梦月如怀。”[3]王政君是汉元帝的皇后,她母亲当年怀她时,梦月如怀,王政君经历四代帝王影响朝政60年,王莽是她的侄儿。蔡邕将月亮借用到昭君身上,从此昭君与月亮联系起来,并传说王昭君是农历八月十五出生。作者戏说历史,说元帝与匈奴使者喝酒闲聊时随意决定了昭君出塞。昭君不愿再嫁给世违,“吞药自杀”。作者还冒充昭君写了诗《怨旷思惟歌》。
《琴操》是继焦延寿《昭君诗二首》的第二篇文学作品,是流传最早也是流传最广的作品。对虚构昭君形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王明君辞·并序》:虚构“陵辱昭君”
石崇(249-300)处在三国与西晋时期。他16岁时,司马炎建立西晋;42岁时,西晋爆发了长达16年的“八王之乱”,这场触目惊心的王室内部大屠杀为匈奴人介入中原提供了机会,导致社会经济遭受严重破坏,人民大量伤亡。《晋书·石苞》记载,石崇自小聪慧、有勇有谋。曾参军作战;当过官,因放荡不羁,官职受限;后来成为文学家。他财产极多,身边美女如云,“后房百数”,他与王恺争豪斗富的故事流传千古。石崇51岁被斩首时内乱仍没结束,内乱直接导致了西晋被匈奴灭亡。在他的笔下,一个背离史籍的昭君文学形象诞生了。《王明君辞·并序》:
王明君者,本是王昭君,以触文帝讳,故改之。匈奴盛,请婚于汉,元帝以后宫良家子明君配焉。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尔也。其选新曲,多哀怨之声。故叙之于纸云尔。
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辞决未及终,前驱已抗旌。仆御涕流离,辕马悲 且鸣。哀郁伤五内,泣泪沾朱缨。行行日已远,乃造匈奴城。延我于穹庐,加我阏氏名。殊类非所安,虽贵非所荣。父子见凌辱,对之惭且惊。杀身良未易,默默以苟生。苟生亦何聊,积思常愤盈。愿假飞鸿翼,弃之以遐征。飞鸿不我顾,伫立以屏营。昔为匣中玉,今为粪上英。朝华不足欢,甘与秋草并。传语后世人,远嫁难为情。[1]
作者颠倒历史,说昭君出塞时“匈奴盛”。诗的开头是昭君不愿嫁的凄离场景。她千里迢迢来到匈奴后,内心伤痛无以复加。她进了匈奴的政治中心单于庭,贵为“阏氏”,但昭君并不觉得荣耀。她先后嫁给父子单于是一种“凌辱”。在苦闷、寂寥的生活中,她忍耐着种种精神上的煎熬,内心积满了愤恨,甚至想到了死。作者把细君公主当年用琵琶消愁借用到昭君身上,昭君第一次与大雁相连,后来有了昭君“落雁”之美。
(三)小说《西京杂记》:虚构画工毛延寿
《西京杂记》作者葛洪(284-364),晋朝人。他生活在中原内乱,匈奴等北方民族强盛阶段。他在7岁-23岁,亲身感受了“八王之乱”的灾难;大约20岁时,他参军立功,但不想争功,“洪见天下已乱,欲避地南土”[14]。28岁时匈奴人攻占洛阳,33岁时匈奴人攻占长安,消灭了西晋,建立前赵政权。46岁时前赵被灭亡,东晋在南方建立,北方广大区域形成“五胡十六国”。他在山河破碎、国家分裂状态中度完余生。《西京杂记》把王昭君“哀怨”首次归罪于画师:
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后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 氏。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对,举止娴雅。帝悔之,而名藉已定。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皆弃市,籍其家资皆巨万。画工有杜陵毛延寿,为人形,丑好老少,必得其真;安陵陈敞,新丰刘白,龚宽,并工为牛马飞鸟众势,人形好丑,不逮延寿;下杜阳望亦善画,尤善布色,樊育亦善布色;同日弃市。京师画工,于是差稀。
作者不顾汉元帝情感挫折以及后期长期生病。乃至“不亲政事”[3]的事实,虚构“案图召幸”。写昭君“貌为后宫第一”。画工毛延寿在文学作品中第一次出现,毛延寿并没有给昭君画像。毛延寿这一虚拟人物被后人不断丰富,演绎成为影响昭君文化最为重要的人物。作者首次描写王昭君情操高洁。文章首次把一件普通、正常的政治和亲历史事件转向了人间善恶斗争的社会生活,人物之间的对立、矛盾与冲突雏形显现出来。正是由于这些冲突的存在,吸引了读者的想象,使得《西京杂记》对后世的影响比《琴操》更大。
刘宋王朝的临川王刘义庆(403-444)编著的小说《世说新语·贤媛》中的王昭君内容与《西京杂记》前半部分一致,没有皇帝追责,斩画工的部分。
(四)《后汉书》:定义“悲怨昭君”
范晔(398-445)是南朝初期著名历史学家。他处在汉匈民族融合的中后期:年幼时,融入月氏的匈奴人在今甘肃地区建立了北凉政权(397-460),他生前并没有看到北凉政权消亡。在他20岁时,匈奴与鲜卑的混血后裔铁弗人赫连勃勃攻占长安称帝,建立夏国。范晔一生依然生活在国家四分五裂的时期,看不到国家统一强大的迹象。公元445年,范晔因谋反罪,全家被斩首,这时《后汉书》还未完成。
《后汉书》记载东汉的事,与西汉时王昭君及其亲人无关。但作者所处时代的汉匈关系变化驱使他去改写昭君;这期间小说的盛行为他选材猎奇奠定了基础;《琴操》《王明君辞并序》《西京杂记》《世说新语·贤媛》等文章成为他的选材来源,于是综合整理定义了虚构的“悲怨昭君”。“悲怨昭君”折射出这期间人们对匈奴融入汉族以及国家四分五裂的痛苦反映。内容如下:
单于欲传其子,遂杀知牙师。知牙师者,王昭君之子也。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生二子。及呼韩邪死,其前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焉。[2]
这段文字历来备受争议。唐代史学家刘知几(661-72)《史通·采撰》对《后汉书》选材猎奇而有失真实提出批评。南宋学者王观国《学林·卷四》明确指出,“后汉匈奴传所言王昭君一节,首尾乖谬之甚”“盖小说多出于传闻不可全信”。清朝也有学者提出这些文字来自小说及移花接木。当代学者宋云彬在《汉书·校点说明》中指出:“南匈奴传的注,复沓纰谬……而是后人补撰。”当代昭君历史研究专家林幹、马冀也对这段文字提出疑问[1],侯广峰指出这段文字是唐太子李贤等人写的注。[15]笔者研究得出结论,昭君之子伊屠智牙师没有被杀。[16]这段文字只有“南郡人也”“及呼韩邪死,其前阏氏子代立”两处与史实大体一致,其余都是虚构。
作者把王昭君的名和字颠倒,误写成两个儿子。还凭空想象了一个“临辞大会”,其实元帝晚期因身体生病长期卧床。作者将汉元帝做太子时,他母亲要元 帝“见政君等五人”[17]宫女的记载,变成元帝赐给单于“宫女五人”;将和亲乌孙公主刘细君的史籍“上书求归”“从国俗”,变成王昭君“上书求归”“从胡俗”。作者还采用小说手法对昭君进行心理描写“积悲怨”,用十六个字描写王昭君的美貌,“就像是一篇当时的小说,颇具吸引读者的魅力”(蒋方)。因为这段文字出现在史籍,虽然备受争议,但情节很有吸引力,所以对后世产生极其广泛的影响,背离史实的“悲怨昭君”从此留传下来。
尽管这300多年时间里产生了5件“悲怨昭君”作品,但是这个时期史实“福德昭君”并没有停止传播,《汉纪》《后汉纪》进一步印证了史实“福德昭君”的内容。由此开启了史实“福德昭君”与虚构“悲怨昭君”两个对立的昭君文学形象同时传播的时代,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天。
从《后汉书》后到隋朝统一前,这段时间产生了14首昭君的诗,都属于“悲怨昭君”的内容。隋唐统一后,昭君文化呈现出以下规律:即当国家统一,民族和睦,符合史实“福德昭君”文学作品就多;反之,虚构“悲怨昭君”文学作品就多。唐朝统一强大,出现了一些“福德昭君”的创新文学作品,比如储光羲(706-763)《明妃曲四首》中描写单于体贴恩爱昭君,为昭君演奏汉乐府的歌曲;单于站在雪地中,轻轻地为昭君披上外衣;昭君与大家一起观看歌舞,“共待单于夜猎归”。还有张仲素(769-819)《王昭君》:“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和平安宁的美好画面展现在眼前。唐诗中至少有杜甫、白居易等六人提到昭君村、昭君寺庙等遗址遗迹,昭君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北宋时期再次和平安详,“福德昭君”作品有不少,司马光严肃修史,《资治通鉴》摒弃《后汉书》中关于王昭君的那段文字;王安石发出“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的赞美;还有方夔的“妾身生死何须道,汉人嫁我结和好”等。元朝是蒙古族统一中国,元朝对汉人实施的歧视政策,于是马致远的《汉宫秋》将“悲怨昭君”推向顶峰。明清时代依然呈现出这样的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强大,民族团结,符合史实的“福德昭君”的作品成为当今昭君文化的主流。
[参考文献]
[1]焦延寿.昭君诗二首.[C]//林幹.历代昭君文学作品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
[2](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简字版)[M].中华书局,1999.
[3](东汉)班固.汉书(简字版)[M].中华书局,1999.
[4](东汉)班固.汉书·宣帝纪(简字版)[M].中华书局,1999.
[5]陈良运.云林集会,征讨西戎-《焦氏易林》中的西汉边塞诗[J].文史知识,1999(12).
[6](东汉)班固.汉书·元帝纪(简字版)[M].中华书局,1999.
[7](东汉)班固.汉书·南匈奴传(简字版)[M].中华书局,1999.
[8](东汉)班固.汉书·金日殚传(简字版)[M].中华书局,1999.
[9](东汉)班固.汉书·匈奴传(简字版)[M].中华书局,1999.
[10](东汉)荀悦.汉纪[M].中华书局,2017.
[11](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中华书局,2006.
[12]马利清.原匈奴·匈奴[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
[13]先秦韩魏晋南北朝诗[M].中华书局,1983.
[14](唐)房玄龄.晋书[M].中华书局,2000.
[15]侯广峰.昭君文化[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
[16]昭君之子死因史实初探[J].语文学刊,2017(6).
[17](东汉)班固.汉书·元后纪(简字版)[M].中华书局,1999.
编 者 按:原文引自《语文学刊》2018年12月,第38卷第6期,如需引用请核对原文!
文稿审核:包·苏那嘎
排版编辑:武 彬
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研究会 | 中国民族学学会昭君文化研究分会
版权所有: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研究会 | 蒙ICP备18002493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472号 | 网站地图 | 网站建设 : 国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