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汉二年李陵兵败投降匈奴,匈奴单于以女妻之,自此匈奴中有李陵一脉。北朝至唐时最重门第,北周李贤家族、唐代李宽家族皆冒认李陵为祖先,并伪造牒谱。唐代时,黠戛斯流传着黑睛黑发者为李陵之后的传说,这应与匈奴郅支单于定都坚昆有关。
[关键词]李陵;后裔;李贤;李宽;黠戛斯;民族认同
[中图分类号]K234;K2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81(2019)05-0069-06
天汉二年(前99)李陵出击匈奴,兵败投降,匈奴且鞮侯单于以女妻之,封为右校王。开平元年(前74)李陵病死,其子于五凤二年(前56)拥立乌藉都尉为单于,后李陵家族不见于史册。北朝以来,北族伪造牒谱、攀附中原高门者较为多见。这一时期的传世文献及出土墓志中,出现不少追认李陵为自己祖先的家族,南西伯利亚的黠戛斯也有李陵后裔传说。本文以北周李贤和唐代李宽家族为中心,来探讨中古时期追宗李陵的现象及其反映的北族对于中华文化的心理认同问题。
一、李陵在匈奴的事迹
天汉二年(前99)李陵兵败投降匈奴,且鞮侯单于以李陵为右校王,并以女妻之。李陵降于匈奴一年多,汉武帝派公孙敖深入匈奴迎李陵,但因匈奴降人误以李绪为李陵,言“李陵教单于为兵备汉军”[1](卷54《李广苏建传》),李陵未能归汉,且母弟妻子皆被族诛,其在中原应无后代。
李陵妻为单于女儿,本人被封为右校王,在匈奴应有一定的政治地位,并领有部众。《汉书》载“陵居外,有大事,乃入议”[1](卷54《李广苏建传》),但其驻牧地及统领部众,文献失载。李陵在匈奴生活了20多年,于开平元年(前74)病死。
五凤二年(前56),李陵子在匈奴内乱之际立乌藉都尉为单于,不久呼韩邪单于捕杀乌藉都尉。自此,李陵后裔不见于文献记载。到南北朝时,李陵后裔又出现于史册中。
《宋书》曰:“索头虏姓托跋氏,其先汉将李陵后也。陵降匈奴,有数百千种,各立名号,索头亦其一也。”[2](卷95《索虏传》)《南齐书》曰:“初,匈奴女名托跋,妻李陵,胡俗以母名为姓,故虏为李陵之后,虏甚讳之,有言其是陵后者,辄见杀,至是乃改姓焉。”[3](卷57《魏虏传》)南朝史书附会拓跋氏为李陵之后,刘知己认为崔浩伪造拓跋为李陵后裔,遭众议抵斥而放弃此说,或有人窃其书到江南,此为南朝史书相关记载的来源。[4](卷17《杂说中》)拓跋鲜卑关于祖先的记忆保留在代歌中,鲜卑旧族无法接受自己为李陵之后的谱系,这或许是“有言其是陵后者,辄见杀”的原因。
二、北周李贤家族与李陵后裔
北周时期自称李陵后裔的有高平镇(今宁夏固原)李贤家族,李贤及其弟李穆事迹见于《周书·李贤传》和《隋书·李穆传》。
李贤字贤和,其先陇西成纪人也。曾祖富,魏太武时以子都督讨两山屠各殁于阵,赠宁西将军、陇西郡守。祖斌,袭领父兵,镇于高平,因家焉。[5](卷25《李贤》)
李穆字显庆,自云陇西成纪人,汉骑都尉陵之后也。陵没匈奴,子孙代居北狄,其后随魏南迁,复归汧、陇。祖斌,以都督镇高平,因家焉。[6](卷37《李穆》)
李贤曾祖李富以子都督讨两山屠各殁于阵,追赠宁西将军、陇西太守。此两山大概是《魏书·封敕文传》中的南北岭[7],即今六盘山。北魏太延、太平真君年间(435—451),上邽(今甘肃天水市清水县)休官吕丰、屠各王飞廉8000余家据险叛乱[8](卷51《吕罗汉》),太平真君七年(446)金城(今兰州西)边冏,天水(甘肃天水市)梁会占据上邽东城,以休官、屠各等占据北岭为声援,略阳王元达因梁会之乱聚众攻城,并招引休官、屠各之众[8](卷51《封敕文》)。李富征讨两山屠各当在此时。李贤祖斌袭领父兵,以都督镇高平,当在平定屠各之乱以后。
立于北周天和四年(569)的李贤墓志曰:“本姓李,汉将陵之后也。十世祖俟地归聪明仁智,有则贤之。监知魏圣帝齐圣广渊,奄有天下,乃率诸国定扶戴之意。凿石开路,南越阴山,竭手爪之功,成股肱之任。建国拓拔,因以为氏。”[9]
李贤(502—569)的十世祖俟地归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墓志中记载他拥戴拓跋先人为首领,成为股肱之臣,又一同与拓跋先人南越阴山。俟地归又见于李贤之弟李远六代孙李建墓碑和墓志中。墓碑曰:“公名建,字杓直,陇西人。魏将军申公发,公十五代祖也;周柱国阳平公远,六代祖也。”[10](卷第四十一《碑碣》)墓志曰:“按李发事魏,为横野将军。”[11](卷54《碑铭》)从世系看,李发即李贤十世祖俟地归,在北魏担任横野将军。
按《魏书·官氏制》,横野将军为八品。代魏职官制度的建立始自什翼犍,“昭成之即王位,已命燕凤为右长史,许谦为郎中令矣。余官杂号,多同于晋朝”[8](卷113《官氏志》)。代国政治制度是一种混合体制,中原职官系统与北朝部落制并存,横野将军这种八品职官,很难说这时已经具备。登国元年(386)拓跋珪在牛川(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灰腾梁)重建政权,“天兴元年(398)十一月,诏吏部郎邓渊典官制,立爵品”[8](卷113《官氏志》),此时北魏的职官系统才逐渐完备。
从俟地归为北魏横野将军及其事迹看,他似为拓跋珪时之人。俟地归南越阴山当指拓跋珪从阴山之北牛川南迁盛乐。俟地归为八品横野将军,在北魏早期地位并不高,李贤家族从俟地归一直到李文保并无官势显赫者,其家族并非墓志中所说的“成肱股之任”。“建国拓拔,因以为氏”此为溢美之语。按《周书·李穆传》,李穆在西魏大统十五年(550)因征江陵之功进位大将军,赐姓拓跋氏。
北朝文献中的鲜卑语专名有删减的现象,《宋书》中佛厘伐、宜库勒仁真,在《魏书》中作佛厘、元仁[12],《周书·独孤信传》中独孤信父亲名“库者”,独孤信墓志中名“者”,李贤十世祖本名或为俟 地归发,墓志中称俟地归应与汉语译写鲜卑语时省译有关。
拓跋力微时内入诸姓有叱利氏,后改为利氏 (《古今姓氏辩证》中的河南李氏),姚薇元先生认为叱李、叱列、叱利为同一名字的不同译写,疑李贤家族出自高车叱李氏,入魏后改为李氏。[13]
俟地归又名李发,李姓当为后世追认。北朝时期,以发为最后一个字常见于鲜卑人名中,拓跋焘,字佛厘伐;冯跋,小字乞直伐。从李发名字中的“发”看,俟地归应为鲜卑人,既非墓志中所说匈奴部族中李陵之后,也非高车叱利氏。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之一是厘定鲜卑旧族门第,太和二十年 (496)又下诏改姓,“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14](卷140《高宗明皇帝建武三年》),鲜卑复姓大部分参照中原姓氏改为单姓,其中以鲜卑与中原姓氏音近而取之的较为多见。
李贤祖父李斌镇于高平,对陇西李氏事迹必不陌生,陇西李氏一门在北魏时期官势显赫,属于新兴高门之列。李贤家族在改姓之时,或以俟、李音近改姓李氏。在注重门第、牒谱制度较为完备的北魏时期,即使代北旧族也要具其由来、勾其旧籍,李陵入匈奴后并无牒谱可寻,这应该是李贤家族由鲜卑改为李陵后裔的原因。
李贤生于502年,元和改姓之际当在其父之时。李贤家族自称李陵后裔,在西魏时期已广为人知。李贤之弟李远射箭入石,宇文泰赐书曰:“昔李将军广亲有此事,公今复尔,可谓世载其德”[5](卷25《李远》)。所谓“世载其德”即把李贤家族与李广联系起来。
三、唐代敦煌李贤家族后裔的祖先认同
李贤、李穆都曾任职于敦煌。周武帝下诏曰: “朕昔冲幼,爰寓此州。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 仪同三司、大都督、瓜州诸军事、瓜州刺史贤……于是令中侍上士尉迟恺往瓜州,降玺书劳贤。赐贤弟申国公穆亦如之。”[5](卷25《李贤》) 敦煌圣历元年(698)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中李穆的职衔是“周敦煌郡司马使持节张掖诸军事、张掖太守兼河右道诸军事”[15]。
隋大业十年(615)李穆之子李金才、李贤之孙李敏宗族32人被族诛,其余族人被流放到岭外(今江西、广东交界处大庾岭以南)。武德元年(618)唐高祖对其予以平反,子孙被流放者放还乡里。李贤家族在隋末遭受打击后移居敦煌,与李贤、李穆在敦煌任职有关。其家族或为隋末族诛时逃难至此,或为平反后来到敦煌。
敦煌唐大历十一年(776)《唐陇西李府君修功德碑》载“曾祖达皇敦煌司马,其后因家焉”[15],《重修莫高窟佛龛碑》李达职衔为“左玉钤卫效谷府旅帅”。《新唐书·地理志》载沙州敦煌郡属于下都督府,下州有司马一人,从六品上,左玉钤卫效谷府旅帅为从八品上。《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中记载品级低的职官而忽略品级高的职官明显不符合常理,故所谓李达任敦煌司马是李穆任敦煌郡司马的移花接木之举,但可以确认的是到李达时李贤家族已移居敦煌。
李贤家族落籍敦煌后,祖先牒谱发生变化。《重修莫高窟佛龛碑》曰:“高阳顼之裔,太尉頠之苗”。碑文中以汉太尉李頠为远祖,然后是显祖李昭(《隋书·李穆传》中李穆之父李文保),此谱系中没有提及李陵。《重修莫高窟佛龛碑》李贤家族谱系为:远祖李頠→空缺→显祖李昭→曾祖李穆→祖父(原碑残缺)①→父李达。
《唐陇西李府君修功德碑》中李大宾曾祖为李达,祖父为李操,李操之名不见于《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从其担任昭武校尉一职看,李操应为《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中李克让之弟李怀操,李大宾之父即此碑中李克让的侄子李奉国。
据《唐陇西李府君修功德碑》,李大宾自称是西凉武昭王李暠十三代孙,“六代祖宝,隋使持节侍中西陲诸军事、镇西大将军、领护西戎校尉、开府仪同三司、沙州牧、敦煌公、玉门西封邑三千户”[15]。碑刻记载的李宝所任职官与《魏书·李宝传》记载相同,其史源当来自《魏书·李宝传》。李宝本为李暠之孙,与李大宾所谓的六代祖李宝差了七代。《唐陇西李府君修功德碑》中的谱系为:李暠→空缺→ 六代祖李宝→曾祖李达→祖李操→父李奉国。
按《隋书·李穆传》,李穆之父为李文保,他才是李大宾真正的六世祖。北魏李宝之世系,见于《魏书·李宝传》和《北史·序传》。李延寿本为李宝后裔,对其家族的记载非常详细,此谱系中并没有李贤家族,因此《唐陇西李府君修功德碑》中李达之前的谱系显然是伪造的。
《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中既未追宗李陵,也未追溯李暠,或因武周代唐之时,对唐宗室大加杀戮有关。李唐皇室自称陇西李氏之后,从政治上来说,此时以李陵后裔自居,具有一定风险,因此远祖李頠之后世系空缺,显祖李昭之后才有详细记载。
在中宗李显复位之后形势发生变化。天宝元年(742)唐玄宗下诏:“自今以后,凉武昭王孙室以下,绛郡、姑臧、敦煌、武阳四公子孙并宜隶入宗正寺,编入属籍。”[16](卷65《宗正寺》)敦煌李暠后裔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唐陇西李府君修功德碑》中所载“谘议即兴盛皇帝十三代孙”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李贤家族落籍敦煌,而敦煌确有李暠之子孙,李贤家族遂冒籍李暠之后,放弃了北周、隋时自称李陵后裔的世系,这都是政治形势使然。
明人杨慎指出:“盖唐人十三望之李皆冒称宗室,既不封以禄位,惟虚名夸人曰:天潢仙派而已,唐帝亦乐其族姓之繁,不暇考其真伪也。”[17](卷50《李姓非一》)正因为李穆后代李明振冒称李暠之后,在在朝见唐宣宗时,“宣宗临轩,问其所以。公具家牒,面奏玉阶。上以冲融破颜”[18],获得了较高的政治地位。
四、唐代李宽家族与李陵
唐代李宽家族亦自称李陵后裔。李宽及其父李粲两《唐书》无传,事迹见于李宽之孙李元纮传中,其家族谱系又见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汉骑都尉陵降匈奴,裔孙归魏,见于丙殿,赐氏曰丙。后周有信州总管龙居县公明,明生粲,唐左监门大将军、应国公,高祖与之有旧,以避世祖名, 赐姓李氏。”[19](卷72《宰相世系二上》)
《旧唐书》载:“李元纮,其先滑州人,世居京兆之万年。本姓丙氏。曾祖粲,隋大业中屯卫大将军……及义旗入关,粲率其众归附,拜宗正卿,封应国公,赐姓李氏……祖宽,高宗时为太常卿,别封陇西郡公。”[20](卷98《李元纮》)
李宽墓志曰:“公讳宽,字裕,陇西成纪人也。汉之都尉,初陷居延,既号左贤,奄荒右地,代为酋长,姓曰可频。后魏膺期,广宅中壤。君七代祖率众归朝,承恩丙殿,名为丙氏。皇家以初震等乾,合千龄之景祚;应公以佐旌赐姓,复百代之鸿宗。”[21]
《世系表》《旧唐书》及李宽墓志关于李宽家族谱系的记载基本相同,仅有详略之别,其史料来源当来自家传。
《元和姓纂》中记载李宽家族谱系与墓志不同,其曰:“魏有丞相征士丙原,字根矩,孙后周信州总管丙明。丙明生粲,唐监门大将军。高祖与之有旧,以姓犯讳,赐姓李氏。粲生宽,太长卿。”[22](卷7《丙》)丙明为北周时人,丙原乃汉末之人,中间相差300余年,《元和姓纂》以丙明为丙原之孙,显然有讹误。《元和姓纂》南宋时已无善本,今流传版本是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并非原貌,丙原至丙明之间世系当有脱文。
关于《元和姓纂》一书,清人说:“其论得姓受氏之初,多原本于《世本》、《风俗通》。其他如《世本》、《族姓记》,《三辅决录》以及《百家谱》、《英贤传》、《姓源韵谱》、《姓苑》诸书,不传于今者,赖其征引,亦皆班班可见。”[23](卷135《元和姓纂》)
按《元和姓纂》李宽家族来自丙(邴)原,其世系为:远祖丙原→? (世系有脱文)→祖丙明→父李粲→李宽。李宽墓志中的谱系是:七世祖可频→四世祖丙虬→祖丙明→父李粲→李宽。
可频乃一鲜卑姓氏,西魏大将军王雄在魏恭帝元年(537)赐姓可频,李宽七世祖可频并非人名,似为西魏赐姓。王雄在西魏大统初年(535)为骠骑将军,不久升任开府仪同三司。按李宽墓志,其曾祖丙虬在北周时亦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王雄赐姓可频,与之职官相等的丙虬亦有可能赐姓可频。
北朝及唐代看重门第,丙氏并非高门,无攀附之必要。《旧唐书·李元纮传》有其先滑州(今河南滑县)人的追忆,丙原先任丞相征事,后为五官将长史。邺城(今河北临漳)为曹操的政治中心,丙原亦当定居于此。滑州到邺城今天的距离是130公里,两地相距不远,其后代定居滑州亦不无可能。《元和姓纂》成书于元和年间(806—820),此书为官方编纂,所载谱系当有所本。结合两《唐书》及《元和姓纂》的记载,李宽之父丙粲在归唐之后因避李昺之讳赐姓李氏,李宽应为丙原之后。
丙粲既被赐姓李氏,必然要为自己寻找一个显赫的祖先。李陵乃陇西李氏之后,与唐同宗,其没入匈奴之李陵后裔并无牒谱可寻,丙粲遂伪造出七世祖可频为李陵后裔,南下归附北魏,见于丙殿,赐姓丙氏的谱系。可频本一鲜卑姓氏,即使李陵后裔存在于匈奴余部中亦不能使用鲜卑姓氏,所谓七世祖“厥姓可频”,不过是西魏赐姓后的产物。
五、黠戛斯的李陵后裔传说
中原王朝与黠戛斯首次发生关系是在唐代。 贞观六年(633)“遣王义宏将命镇抚 ”黠戛斯[16](卷100《结骨》),但这次出使是否成行不得而知②。贞观二十一年(647)黠戛斯君主入朝,唐封为坚昆都督③,自此黠戛斯与唐交往不断,直到回鹘兴起之后,黠戛斯为回鹘阻隔,与中原失去联系。
黠戛斯为李陵后裔的传说不知最早始于何时。景龙年间(707—710)唐中宗对黠戛斯使者说:“尔国与我同宗,非它蕃比。”[16](卷217下《结骨》)初唐时期,唐对很多北族首领都赐姓李氏,但当作宗室看待的北族只有黠戛斯,黠戛斯酋长名字并无李姓,以宗室待之,显然不是赐姓所致。
开元年间(713—741)安西都护府盖嘉运《西域记》云:“坚昆国人皆赤发绿睛,其有黑发黑睛者,则李陵之后。故其人称是都尉苗裔,亦有由然。”[16](卷100《结骨》)《西域记》早已散逸,此段记载保存于《唐会要》,《唐会要》的底本部分来自唐德宗时苏冕编纂的《会要》,可见无论是在西域边陲还是中央政府,都有黠戛斯是李陵苗裔的认同。此种传说也流传于民间,《酉阳杂俎》载:“其髭髯俱黑者,汉将李陵及其兵众之胤也”[24](卷4《境异》)。
唐肃宗时期,回鹘兴起于蒙古高原,中原与黠戛斯的交通断绝。840年黠戛斯灭回鹘,得到太和公主,“黠戛斯自称李陵之后,与国同姓,遂令达干十人送公主至塞上”[20](卷195《回鹘》)。会昌二年(842)黠戛斯使者踏布合祖上表仍云“缘与大唐本是同姓之国”[25](卷8《代刘沔与回鹘宰相白》),黠戛斯与中原隔绝将近一个世纪,仍以李陵后裔自居。会昌三年(843)注吾合素来朝,唐武宗敕书中称“况乎族称宗姓……少卿之裔, 胄裔且异于蕃夷”[16](卷100《结骨》),并诏黠戛斯首领阿热著宗正属籍。
黠戛斯古称鬲昆、坚昆,自古以来与中原并没有建立直接的联系,其名字最早见于《史记·匈奴列传》。冒顿在公元前209年弑父自立,“后北服浑庾、屈射、丁零、鬲昆、薪犂之国”。坚昆所在地域, 三国时期在丁零与乌揭(亦作呼得、呼揭)之间[26](卷30《魏略西戎传》),乌揭在今新疆阿尔泰山及其以北地区,丁零在今贝加尔湖一带,坚昆应在今米努辛斯克盆地。冒顿北服坚昆,但三国时的坚昆并不一定与西汉早期坚昆的地理位置相同,从唐努乌梁海山以南的青铜时代乌兰固木文化看,西汉早期的坚昆似在今俄罗斯图瓦共和国及其以南一带,在冒顿征服过程中向北迁移到米努辛斯克盆地。
1940年苏联考古学家在米努辛斯克盆地阿巴坎市发现一座汉代宫殿,称之为李陵宫殿,出土遗物有汉式瓦当和兽面铜铺首。郭沫若先生认为这些都是从中国传去的,这座宫殿可能是汉朝公主下嫁匈奴之时,汉朝作为陪嫁品而修建的。[27]
阿巴坎宫殿出土瓦当中有“天子千秋万岁常乐未央”的字样,周连宽先生认为这是颂扬汉天子而作,他根据瓦当上“常”字推断建筑年代在新莽以后,并认为宫殿主人是王昭君长女须卜居次云。[28]
“千秋万岁”“常乐未央”字样在汉代瓦当中常见,建筑用瓦量较大,长途运输较为困难。瓦当烧制相对简单,且瓦当出现类似突厥鲁尼文的刻画符号,说明这些瓦当应为当地烧制。瓦当上有“天子千秋万岁常乐未央”这样的吉语并不一定代表宫殿主人对汉天子尊崇,很可能是一种装饰的需要,工匠以其熟悉的字样作为瓦当装饰。
坚昆与鄂尔浑河一带的匈奴龙庭距离遥远,唐代从色楞格河北岸的富贵城正北向东“千五百里至骨利干,又西十三日行至都播部落,又北六七日至坚昆部落”[19](卷44《地理志七下》)。唐代骑马陆行速度是每天70里[29](卷3《尚书户部》),其1里约合现在450米,从富贵城到坚昆约3000里,骑马陆行从色楞格河北岸的富贵城到坚昆需要40余天,富贵城距离单于庭尚有几百里。而且这条路具有季节性,从《阙特勤碑》中可知,在大雪封山之时这条路几乎不能通过。
汉武帝时期丁零在北海盗取苏武之羊,黄龙元年(前49)郅支单于又发乌揭兵破坚昆和丁零,并定都坚昆,这说明匈奴早期对坚昆地区并没有有效的统治。因此,这座宫殿很难说与李陵、汉朝公主或者须卜居次云有关,此宫殿主人应是郅支单于。
呼韩邪单于(前58—前31年在位)之时,匈奴内乱。李陵子立乌藉都尉为单于,乌藉都尉本属右地。后郅支单于平定匈奴右地,李陵之子及部众或在此时隶属郅支单于。郅支单于发乌揭兵击破坚昆和丁零,并定都坚昆。不久康居为应对乌孙威胁派人邀请郅支单于到其国,郅支单于率部西走康居,除在路上冻寒而死的之外,有3000人到达康居。
郅支单于“不为康居王礼,怒杀康居王女及贵人、人民数百,或支解投都赖水中”[1](卷70《陈汤传》)。其带到康居共有3000人,能骄横如此,所凭借的不仅是大国威名,应与在匈奴右地及坚昆的部众有关。
《魏书》载:“悦般国……其先,匈奴北单于之部落也。为汉车骑将军窦宪所逐,北单于度金微山,西走康居,其羸弱不能去者往龟兹北。地方数千里,众可二十余万。”[8](卷120《悦般传》)由悦般推之,作为郅支单于首都的坚昆之地不能不留下部分部众,而李陵部众应多以投降或掳掠的汉人居多,在郅支单于西迁之后,这部分人留在了坚昆所在之地米努辛斯克盆地,后逐渐与坚昆人融合,成为隋唐时期黠戛斯的一部分。虽然,坚昆之地在突厥时代才出现文字,但作为李陵后裔的这部分人还保留有祖先的记忆,这就是黠戛斯人自称李陵之后的原因。从郅支单于(?—前36)到贞观二十一年(647)将近有700年,在这样漫长的时间里,部落经过无数次变迁,很难说李陵的直系后代是否存在,自称李陵之后的黠戛斯人很可能是李陵统领部众之后,正如段成式所说“汉将李陵及其兵众之胤也”。
李陵兵败降于匈奴,自此匈奴中有李陵一脉。西汉时期郅支单于定都坚昆,李陵后裔及其部众随郅支单于迁徙到坚昆之地,并定居于此,此即黠戛斯流传黑发黑睛者为李陵之后传说的由来。北周李贤家族原为鲜卑人,在注重门第的北朝时代冒称李陵后裔。唐代李宽家族原为三国丙原之后,唐高祖赐姓后方以李陵后代自居。李贤、李宽家族墓志中都追宗李陵,这种现象与北朝以来注重门第有关,也反映了中古以来北族对中华文化的心理认同。
注释:
①《隋书·李穆传》李穆子李直为隋车骑将军,《佛龛碑》中李达之父职衔是“隋大黄府大都督、车骑将军”,李达之父当为李直。
②《通典》《古今四夷述》《新唐书》等书黠戛斯条下都没有王义宏出使的记录,因此很可能任命后未出使。
③《通典》载贞观二十一年入朝,今本《唐会要》载二十二年入朝;《玉海》转引《唐会要》为二十一年二月,同书转引《古今四夷述》亦为贞观二十一年,可见黠戛斯入朝时间应为二十一年,今本《唐会要》有误。
参考文献:
[1]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萧子显.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1.
[4]刘知几.史通通释[M].浦起龙,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5]令狐德棻.周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1.
[6]魏征,等.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7]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M].北京:中华书局,2011.
[8]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9]宁夏自治区博物馆,等.宁夏固原北周李贤夫妇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5,(11).
[10]白居易集[M].顾学颉,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79.
[11]元稹集[M].冀动,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
[12]亦邻真蒙古学文集[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
[13]姚薇元.北朝胡姓考[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4]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15]李永宁.敦煌莫高窟碑文录及有关问题[J].敦煌研究(试刊),1982,(1).
[16]王溥.唐会要[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7]杨慎.升庵全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18]郑炳林.敦煌碑铭赞集释[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
[19]欧阳修,等.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0]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1]胡也先,徐焕.新出土唐代李宽墓志考论[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
[22]林宝.元和姓纂[Z].岑仲勉,校.北京:中华书局,2008.
[23]纪昀.四库全书总目[Z].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24]段成式.酉阳杂俎[Z].曹中孚,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25]李德裕.会昌一品集[Z].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
[26]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7]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十四卷·苏联纪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28]周连宽.苏联南西伯利亚发现的中国式宫殿遗址[J].考古学报,1956,(4).
[29]李林甫.唐六典[Z].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
编 者 按:原文载于《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9年9月第40卷第5期,如引用请据原文。
文稿审核:包·苏那嘎
排版编辑:武 彬
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研究会 | 中国民族学学会昭君文化研究分会
版权所有: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研究会 | 蒙ICP备18002493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472号 | 网站地图 | 网站建设 : 国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