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网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版权声明
站内搜索
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研究会

资讯动态昭君文化大事记学会书刊

文学诗歌散文小说脚本

回顾昭君文化人物昭君文化撷英中外名人评论昭君

艺术影视美术书法戏曲摄影园地

北方民族 匈奴 鲜卑 突厥 契丹 蒙古 女真

风物旅游昭君故里遗迹传说特产风物文创产品

导航
古代妇女服饰 古代妇女用品 女性礼仪文化 女性文学 和亲人物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领导成员 组织机构 联系方式 投稿箱 在线留言 青冢今昔 兴山今昔 鄂蒙互动

丝绸之路的琵琶声

日期:2020-09-24 来源: 少数民族研究 浏览次数:2356次 字体大小 关闭


马 力



琵琶(古曾写作枇杷)是一种古老的乐器,在古代丝绸之路沿路各国普遍存在。汉代刘熙在《释名·释乐器》中说:“枇杷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枇,引手却曰杷。”这段话既指出枇杷的源生地、“推”与“引”的弹奏方法,又说出了这样命名它的缘由。


古代的“枇杷”并非指一种乐器,而是各种弹拨乐器的总称。后来随着音乐的发展,弹拨乐器的区分越来越精细,它才成为一种乐器的专有名称,并且改写为“琵琶”。史料关于琵琶的记载还有西晋傅玄的《琵琶赋》,将2000多年前就有的秦琵琶称为“秦汉子”,“盖苦长城之役,百姓弦鼗之”。



直琵琶还见于汉代出土的琵琶。据傅玄《琵琶赋》记载:“汉遣乌孙公主嫁昆弥,念其行道思慕,使工人知音者裁琴、筝、筑、箜篌之属,作马上之乐。今观其器,中虚外实,天地之象也。盘圆柄直,阴阳之序也。柱有十二,配律吕也。四弦,法四时也。”


乌孙公主出嫁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105年,地处伊犁河和楚河流域的乌孙国国王昆莫猎骄靡曾派使节来长安求亲,“愿得尚汉公主”,并以天马千匹为聘礼。汉武帝应允,将江都王刘建的女儿细君嫁给了他。为了解除乌孙公主遥远的出嫁路上的寂寞与思乡之情,汉武帝派人制作了许多适合马上弹奏的乐器,以示体恤与慰藉之意。在这些乐器中,人们融入了中国古代文化理念。比如琵琶的音箱形圆中空,体现古人天圆地方、容载万物的自然观;柄直则是古人对刚正耿直人格追求的体现。


自从古代丝绸之路开通以来,以琵琶为媒介的音乐交流就已开始。据史料记载,在南北朝时期,曲项琵琶便由波斯传入中原地区。曲项琵琶的音箱为梨形,“颈部”是向后弯曲的,可以横抱在怀中演奏,也可以绕到颈后反弹琵琶。曲项琵琶传入我国之后,不仅增加了我国琵琶的类型,而且与直项琵琶融合,相互取长补短,成为现代琵琶的雏形。隋唐,琵琶已成为乐工歌舞伴奏最受使用者喜爱的乐器之一。唐代,琵琶的演奏蔚为大观。比如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就有这样的诗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些诗句表明这一时期我国琵琶的弹奏技巧已达高超的程度。又如在敦煌莫高窟第112窟壁画《伎乐图》中,中国的艺术工匠们凭借自己的智慧创造了飞天(印度伎乐天)的形象,为莫高窟以佛教为主题的壁画增添浪漫的一笔。


在古代丝绸之路上,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琵琶声绕耳不绝。这种贴耳妙音还被诗人捕捉到放入自己的诗中。比如岑参的《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唐〕岑 参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紫璇


燕子姐姐,又名紫璇,省级广播电台主持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目前主持家庭教育类节目,曾主持过十年少儿节目、五年新闻节目。


关注紫璇个人微信号“zixuandege”、微信公众平台和喜马拉雅电台《紫璇倾听》栏目,爱家广播,传递喜悦之声。


这首诗作于唐代天宝十三年(754年),表现岑参前往北庭途中经凉州在河西节度府和老友夜聚的情景。凉州,即今天的甘肃武威。这首诗写在月儿弯弯照凉州的夜晚,诗人与老友欢聚、畅饮之间,窗外传来阵阵琵琶声,抒发出弹奏者内心的悲凉之情。拥有“七里十万家”的凉州,就有一半人通晓琵琶的弹法,琵琶曲调传达的大都是断肠人的惆怅之感,成为他们互诉衷肠、发泄心中怨闷的工具。诗人由窗外传来的琵琶声,又联想到自己以及老友的人生际遇——时光荏苒,贫穷依旧。“一生大笑能几回”,只好借酒浇愁,一醉方休。岑参抒发的人生感受是战乱年代渴望建功立业、改变自己命运的一代知识分子的感受,表现了他们壮志难酬的苦闷,也在更广阔的背景上表达了百姓不堪战乱之苦的心声。


(插图 胡子潘潘)





编 者 按:原文发表于《少数民族研究》,如引用请据原文。

文稿审核:包苏那嘎

排版编辑:武  彬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17704884686 / 18686081081

网  址:www.zhaojunwenhua.net

地  址:呼和浩特市亿峰岛物业楼三楼

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研究会 |  中国民族学学会昭君文化研究分会

版权所有: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研究会 | 蒙ICP备18002493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472号 | 网站地图 | 网站建设国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