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网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版权声明
站内搜索
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研究会

资讯动态昭君文化大事记学会书刊

文学诗歌散文小说脚本

回顾昭君文化人物昭君文化撷英中外名人评论昭君

艺术影视美术书法戏曲摄影园地

北方民族 匈奴 鲜卑 突厥 契丹 蒙古 女真

风物旅游昭君故里遗迹传说特产风物文创产品

导航
古代妇女服饰 古代妇女用品 女性礼仪文化 女性文学 和亲人物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领导成员 组织机构 联系方式 投稿箱 在线留言 青冢今昔 兴山今昔 鄂蒙互动
昭君文化研究原创园地

讲好昭君故事 弘扬和美文化 ——兴山县昭君文化研究70年回顾

日期:2019-07-20 浏览次数:5380次 字体大小 关闭


       作者:甘发根(三峡大学昭君文化研中心副主任、兴山县昭君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70年来兴山县昭君文化研究大约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取得了很多成果,这些成果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也为今后昭君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更多思考的空间。

       伴随王昭君出塞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两千多年来,王昭君已经成为中国历史上关注度最高的历史人物之一,几乎达到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地步。可以说无论是帝王将相、达官显贵、文人墨客,还是商旅羁客、平民百姓都因她的经历而感动,都因她的事迹而牵动内心的情愫,从而形成了丰富的文化积淀。尤其是以昭君“和合”为代表的文化精髓已成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内容,形成了独特的昭君文化现象。2019年3月,由中国歌剧舞剧院倾力打造的大型歌舞剧《昭君出塞》赴美演出,连演6场,场场爆满,获得巨大成功。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黄屏在致辞中说“昭君故事彰显的民族大义与和平发展,千百年来在中国广受尊崇,今天,中美两国关系40年来取得的发展,受益于无数像昭君一样主张建立合作有识之士的努力,也希望更多的人能成为传递中美友谊的文化使者”。昭君文化再一次走出国门,成为世界人民共有的精神财富。

70年来,昭君文化的研究从民间走向官方,从高层少数人的书斋研究逐步走向社会,研究队伍越来越庞大,研究的领域越来越全面,受众对象也越来越广泛,研究的成果也越来越丰硕,也更接地气。经过认真梳理,我们认为,以兴山为主的昭君文化研究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一、从建国初期到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是兴山县昭君文化民间传承时期

       王昭君的故里是兴山县,正史典籍有明确记载的始于东汉文颖注《汉书》,以后的正史典籍如范晔的《后汉书·南匈奴传》、宋《太平寰宇记》、《舆地广记》、范成大的《吴船录》、清朝乾隆、同治、光绪版《兴山县志》等都有明确记载。但对于生活在兴山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来说,他根本不管你正史怎么记载,就是坚信王昭君是兴山人,兴山县就是昭君故里。而且很固执的认为,王昭君的故里是兴山县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历史事实,从没有谁怀疑过。所以昭君的故里人们代代相传的讲述着王昭君的故事,也从没有间断过。

       主要特点:这一时期昭君文化以口头传讲传承方式为主。传讲的内容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关于王昭君家乡的历史古迹。主要讲述的与王昭君出生、生活、进宫等生活场景有关的地名、风物、遗迹、遗存等。如:“妃台山”“梳妆台”“昭君台”“大礼溪”“小礼溪”“珍珠潭”“平邑(揖)口”“泗湘(思乡)溪”“香溪口”等。清朝乾隆、光绪、同治版《兴山县志》把“妃台晓日”、“珠潭秋月”誉为兴山八景之一,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是口头传唱昭君故事。在三峡地区,尤其是在兴山、秭归、神农架、房县、保康、巴东等地区,民间艺人靠口口相传讲述王昭君和番、赛昭君破番的故事。他们称之为《双凤奇缘》,又叫《昭君和番》。即使当地普通民众也能大概敷衍陈述故事情节。《昭君和番》的传承靠的是民间抄本。我们发现这个抄本有三、四种不同的版本。一个是蔡长明先生在神农架收集来的。它的流布主要是在兴山县的南阳镇和神农架地区。该抄本共有217小节,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而在传唱的过程中,兴山县与邻近的秭归县又有很多的不同。原兴山县文化局长张代久七十年代下乡的时候在兴山县古夫镇古井坪村收集了一本《双凤奇缘》的民间抄本,这个抄本是一个叫王家佩的秭归人1964年抄录收藏的。当时他45岁,他带着这个抄本到兴山县古井坪村一组铜锣坪做了上门女婿。1995年76岁时病逝。这个抄本的流传在秭归、巴东一带有一定的影响。全书250节,每节10--~20句不等,每句7个字。叙事完整,情节生动,但核心故事与前后两个抄本惊人的一致,没有大的出入。第三个抄本是古夫镇古洞村村民万常朝收集的。经他介绍,古夫、榛子、黄粮、高阳等县内的民间抄本以及保康等地的抄本大多是从这个抄本衍生而来的。他的父亲家有藏书上千册,文化革命的时候被当成“四旧”销毁了,很是可惜。解放初几个爱好说唱的民间艺人在他家抄过此书,黄粮镇百城村丁家湾的彭光固就是其中的一个。这个原始的抄本现在在彭的儿子彭运成手中。这个抄本是用草纸小楷抄写的,字迹工整,被民间艺人们称为“草版”。全书200多节。每节10--~15句不等,每句7个字。叙事完整,情节曲折生动。其流布广泛。兴山县内,邻县的保康、房县等地,神龙架的部分地区都与这个抄本有关,虽然在叙事上比前一个更加完整,情节也更加生动。但主题事件没有大的出入。

       《昭君和番》传唱的形式,有以下3种。一是丧歌。加有伴奏,伴奏比较简单,一面小鼓,多为转丧。因演唱多在夜间,为办丧事闹夜而开的歌场,所以又叫丧鼓调。这个小鼓的作用主要是烘托气氛,掌握节奏。场面的烘托,使得唱腔悠扬婉转,如泣如诉,使听者共情,潸然泪下。《昭君和番》唱腔如《劝世文》腔,伴奏有锣、鼓、镲和唢呐,坐丧由一面牛皮大鼓伴奏;鼓的作用主要是烘托气氛,掌握节奏,一段一唱,亦鼓亦歌,其唱腔幽怨婉转,使人动情。山里人生活清苦,情感丰富,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渠道倾诉,只好借用这种曲调,把王昭君的身世和内心的苦闷融合到一起,抒发自己的感情。二是薅草锣鼓。薅草锣鼓中常常打书唱本,《昭君和番》属首选唱本。三是家传小唱。寒冬腊月农活休闲,夜深无事,一家人围着火笼,一人唱,几人和,自娱自乐。

       《昭君和番》的民间抄本的发现让我们感受到文化传承的巨大力量。千百年来,兴山人民用自己独特的形式传承昭君文化,受众广泛,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昭君的人品也是兴山人民口口称赞的典范,正因为她根植于民间,是一个普通的“良家子”,所以深受兴山人民的喜爱。对于她的遭遇深表同情。“乡人怜昭君,筑台而望之”。这个“怜”不是可怜的意思,而是“同情”,“爱怜”的意思,是“心疼”的意思。对昭君的这个思想在三峡地区尤其是在兴山人民的心目中是根深蒂固的,甚至是偏执的。(关于这个问题我在《〈昭君和番〉民间长篇叙事唱本的传承与演变》一文作了详细的论述,这里不再赘述。)

      二、从上个世纪的70年代中期开始是兴山县昭君文化研究的起步时期

       兴山县昭君文化的研究应该说是从上个世纪的70年代中期开始的。1976年—1978年全国开始重视历史文化名人故里的确定和研究,研究成果集中在兴山县是王昭君的故里上。有关王昭君的籍贯,早在东汉时期就存在两种说法:一是蔡邕的齐人说,二是东汉文颖注《汉书》时,指出的“本南郡姊归人也”,“吴景帝永安三年(公元260年)析秭归之北界立兴山县”。根据这一史学记载,1979年月5月13日兴山一中谢源远老师在上海《文汇报》发表《王昭君生籍地望辩析》和《关于王昭君的史实与传说》文章,奠定了兴山县是王昭君故里的学术基础。文章发表以后,引来了内蒙古匈奴史专家林幹教授对昭君故里的考察研究,经过争论辨析和遗迹遗址的实证,经省文化厅的立项,最后确定兴山县是王昭君的故里,并得到官方的最终认可。1979年6月刘少奇的夫人、时任全国政协委员的王光美女士在湖北省革委会主任韩宁夫、付主任林少南的陪同下到兴山调研工作,参观了昭君台旧址。在听汇报的过程中对开展昭君文化研究提了三个方面的建议。一是昭君文化的相关介绍。二是遗迹遗存的发掘和保护,并建议修复昭君台。三是有关的纪念馆、舍。根据这一建议,兴山县开始着手这些方面的工作。当时,县委书信恭请党和国家领导人邓颖超同志为昭君台、楠木井、昭君宅题名,邓老回信说我的字写得不好,我请一个字写得好的给你们写。后来推荐了于立群女士。1979年9月郭沫若夫人于立群受邓颖超委托为昭君遗址“昭君台”、“楠木井”、“昭君宅”题写了匾额。

       景点建设:修复了昭君台, 建成了王昭君纪念馆。1981年初县政府决定在宝坪村征地50 亩新建昭君纪念馆,于82年3月动工,83年竣工。1983年3月县人民政府设置了文物管理机构,并在纪念馆内设昭君史料陈列室。1986年11月26日由内蒙古博物馆研究员、著名雕刻家张恒创作的王昭君汉白玉雕像运抵昭君纪念馆并举行了揭幕仪式。

       主要研究成果: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县文化馆收集整理的《王昭君及其故里》(1979年内部发行)、《王昭君传说》(1980年6月出版)、鲁歌等编著的《历代歌咏昭君诗词选注》(1982年长江文艺出版)、周世安编《民间传说故事集》(1983年内部发行)、吴一虹、吴碧云编著《王昭君传说》(1983年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吴道周著《昭君故里》(1984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刘世义编《昭君出塞史料辑览》(1984年内部发行)等。

主要特点:昭君文化的研究主要是少数文人的研究,研究的重点放在昭君故里的确定、昭君故里的主要景点等,论文、专著都不多,是研究的起步阶段。基础打的很好。

       三、大约从1988开始至2009年是兴山县昭君文化研究的第一个高潮时期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中国正在进行一场深层次的变革,从经济基础到意识形态,社会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在改革开放这个大背景下,中国诞生了一大批节庆活动,旅游文化成了市场经济的一种导向、一种包装、一种招牌,并有一种推向极致的趋势,各种节庆无所不及无所不包,旅游文化涵盖社会的方方面面,弥漫生活的角角落落,各地纷纷抢抓名人效应,标新立异,你追我赶,高潮迭起,各种旅游文化节庆活动应运而生。兴山县昭君艺术节、兴山县昭君旅游文化节先后亮相。

      (一)节庆节事活动

       这一时期兴山共举办了六届昭君艺术节和一届昭君文化高层论坛。

       第一届昭君艺术节举办于1988年5月1日。此次艺术节以《昭君杯》群众歌咏大赛、书法、美术、摄影展览为主要内容。

       第二届昭君艺术节暨第四届“昭君杯”歌咏大赛举办于1990年5月1日。“昭君杯”歌咏确定了比赛以促进群众文化普及发展为出发点,以提高全县人民群众自娱自乐的参与意识为原则,以提高群众文化工作质量为目的。

       第三届昭君艺术节举办于1992年5月23日。确立了“团结、奋进、繁荣”为办节主题。艺术节节徽设计为兴山珙桐花。其花洁白,形似飞鸽,五月中旬开花,恰与昭君艺术节巧合。节徽旗长5米,宽3米,鸽子花象征友谊、和平。白鸽在蓝天中飞翔,显示昭君故里敞开山门、走向全国、跻身世界的拼搏奋进精神。旗面桃红色,代表万紫千红的春天,象征兴山经济发展,繁荣昌盛的景象。艺术节有彩旗、礼仪、龙灯、桃花鱼等8个方队,10辆彩车,并有3条龙呼应。有11个省市8家电视台和9家报刊杂志记者到现场拍摄采访,观众逾万人。下午,昭君纪念馆举行隆重的一期工程竣工典礼暨二期工程奠基仪式,当天接待游客6000多人。5月24日在兴山饭店举办了昭君文化研讨会,内蒙古呼市文物处、北京大学、内蒙古大学、燕山人民出版社、昭君坟管理处及省内27名专家学者就弘扬昭君文化、促进两地经济进行了深入研讨。第三届昭君艺术节极大地提高了昭君故里的知名度,社会各界评价说:“旅游台搭得漂亮,经贸戏演得精彩”。

       第四届昭君艺术节暨昭君别乡首游式举办于1995年5月20日。由宜昌市旅游局和兴山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主题为“95中国民俗风情游暨昭君别乡首游式”。“95中国民俗风情游昭君别乡首游式”以弘扬昭君文化为主题,以推介昭君村景区(点)建设为出发点,以宣传昭君故里旅游资源,加快昭君故里旅游建设步伐为突破口,通过节庆活动,调动全社会兴办旅游业的积极性,加速兴山资源优势的转换,大力发展旅游经济,促使兴山旅游业迅速发展成为支柱产业之一。达到“政府搭台,旅游唱戏,以节促旅,以旅带商,上下联动,致富一方”的目的。当天昭君村景区接待游客达到了1万人。

       第五届昭君艺术节暨昭君还乡省亲游园举办于1998年5月29日至31日。艺术节以”团结、友谊、交流、发展“为主题,以弘扬昭君文化,扩大对口支援,加大开放力度,促进经济发展”为宗旨。本届艺术节的活动内容是“昭君还乡省亲”,活动中,旅游局特别邀请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民族歌舞剧团专门来昭君娘家演出歌舞剧《塞上昭君》、《香溪情》等蒙族歌舞。“昭君还乡省亲”游园活动把第六届昭君艺术节推向了巅峰,当“昭君”和“呼韩邪单于”出现在昭君宅门口时,首先响起礼炮21响,昭君、呼韩邪单于在内蒙古侍女的簇拥下,在昭君宅前举行了隆重的拜谒活动,拜谒活动结束后,呼市歌舞剧团与兴山昭君歌舞剧团举行了两地联欢游园,数百名嘉宾和游客争相与“昭君”夫妇合影留念。昭君艺术节期间,接待全国180多个对口支援单位的1200多位客人,签订洽谈经贸合作项目40多项,协议投资1.2亿元,其中接受无偿援助60多万元。

       第六届昭君艺术节暨兴山昭君旅游文化节歌举办于2002年9月28日。时值兴山人民迎来了兴山新县城落成,湖北省副省长贾天增、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方毓堂、大连市政府副秘书长马洪模、宜昌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振有分别讲话。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邹家华、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湖北省委、省政府分别发来贺电。国务院三建委、民政部领导及副省长贾天增、市委书记郑少三为新县城落成剪彩。对口支援兴山的有关部委、省市负责人500多人参加庆祝大会。经贸洽谈会上,来自国内外的企业与兴山签约19项,协议资金达5.8亿元。湖南、大连等50多个单位为兴山捐赠1892万元。9月29日上午,还举行了“千年昭君归故里”主题活动。本届昭君旅游文化节,恰逢兴山新县城落成庆典和“十一”旅游黄金周之际,兴山昭君旅游文化节是第三届中国宜昌三峡国际旅游节的第一分会场。昭君故里流光溢彩,花团锦簇,彩球高悬。到处披上节日盛装,此次昭君旅游文化节,其主题是“千年昭君归故里,昭君故里招君来”。旨在“弘扬昭君文化,发展旅游经济”,提升旅游品位,借机造势,展示“昭君故里,美人之乡”的旅游品牌,打造昭君故里精品名牌。本届昭君旅游文化节历时10天,共接待旅游近10万人次,全县旅游综合收入802万元,创下历史新高。

       “2009中国·兴山昭君文化高层论坛”举办于 2009年 10月28日,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领导、专家200多人参加了会议。10月29日王昭君出生地高阳镇更名为“昭君镇”的盛大仪式(省政府2009年8月17日批准)。原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王群、中国民族学会昭君文化研究分会会长,呼和浩特市委原副书记郝存柱与兴山县县长陈华为昭君镇揭牌。台湾苗栗县昭君文化研究会会长余文秀一行30多人,参加“2009中国.兴山昭君文化高层论坛”,并赠送一尊王昭君金像,以示护送昭君回娘家(青莲寺供奉昭君、观音、妈祖三佛像)。

        昭君节庆节事活动,是兴山人民独特文化内涵的高品位节日,也是昭君故里向全国人民敞开的一个文化窗口。弘扬了昭君文化,加强了蒙汉两个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以“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更好地宣传兴山、扩大影响、弘扬民族文化,振奋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搞活经济,让兴山走向世界、让世界拥抱兴山为目的。其意义不仅是推进了文化艺术交流,更重要的是通过办节,充分展示昭君故里自然资源优势,经济开发优势、文化旅游优势,不断改善经济、文化环境,吸引外来投资,加快兴山经济建设大进步、社会面貌大变化、兴县富民奔小康的步伐,推进兴山两个文明建设。

       (二)主要研究成果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发表、交流的论文200篇以上,文学创作除小说、诗歌、散文、戏曲、雕刻、书法、绘画等传统文学样式以外,新增加了很多新的表现形式,如摄影、舞台剧、电影、电视等。(电影、电视超过了10部)尤其是这10年昭君文化的研究专著超过了40部,有代表性的如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宁发新的《一代名媛王昭君》,1994年中国三峡出版社出版、冯骏祥编写的《王昭君传奇故事》,1995年林永仁的《昭君和亲源流考》(鄂宜内图字第59号2002年),1998年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郭自宝编著的《王昭君故事诗歌集》,2003年武汉出版社出版、闵泽平著的《文化视野中的昭君形象与意义生成》, 2005年大众出版社出版的黄德炎的《昭君诗话》,2009年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邹志斌、蔡长明主编的《昭君文化丛书》(五卷本)等。《昭君文化丛书》分为论文卷(收录论文29篇)、民间故事卷(收录民间故事121篇)、传说卷(收录传说54篇)卷、散文卷(收录散文31篇)和图册卷。是2009年以前研究成果的总汇。

        特别应该提到的一是以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林幹教授、马冀教授等为代表的专家教授对匈奴史的研究,王子今教授等对汉史的研究,以及崔明德教授《中国和亲史》的研究等,对湖北特别是兴山研究昭君文化起到了很好的启示作用。这些成果非常系统的对昭君和亲的历史背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有助于还原历史真相。二是以鲁歌《历代歌咏昭君诗词选注》、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可咏雪《历代昭君文学作品选》为代表,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中比较系统的对民国以前的历代昭君文学作品进行的系统梳理整理,收录的诗词近1000首、戏曲50多种,小说20余种。这些作品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歌咏王昭君的文学艺术作品的最高成就和当时人们对昭君认识和评价。这些成果为广大昭君文化研究爱好者特别是兴山的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料。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提供了借鉴,明确了方向。

        随着互联网的应用,使得交流更加方便快捷,手段更先进。在兴山县传播昭君文化的主流媒体达到了10家。如文联主办的文艺期刊《香溪河》、县委机关刊物《兴山通讯》、县人民政府主办的门户网站“中国.湖北.兴山昭君故里网”等都开辟了专门的昭君文化研究的专栏。

       (三)互动与交流

       在昭君的婆家内蒙古,从90年代开始,形成了昭君文化研究的又一个中心,这一时期兴山加强了同内蒙古的互动。内蒙古的所有活动兴山都组团参加,做到了同频共振、信息互通。当时在时任呼和浩特市委副书记郝存柱同志的倡导下,昭君文化被定义为内蒙古首府文化。连续举办了10届“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和10届昭君文化高层论坛,形成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出版了《昭君文化丛书》《昭君文化高层论坛文集》《昭君文化研究与传播大事记》《民族友好使者--王昭君》系列研究成果等。确定了昭君文化的核心内涵是“和合”,是以“和谐、和平、发展”为主题的文化。昭君被誉为“长江的女儿、草原的母亲、和平的使者”。内蒙古的昭君文化研究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肯定,2009年联合国国际科学和和平中国组委会将中国民族学会昭君文化分会评为“特别贡献奖”,郝存柱先生被评为“和平使者”奖,内蒙古昭君文化节被评为“中国十大节庆”。这些肯定为昭君文化的研究起到了鼓舞人心的作用,也为兴山研究昭君文化提供了借鉴,树立了标杆。并2006年,国家民委授予昭君纪念馆首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四、从2009年至2019年是昭君文化研究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

       2005年兴山县成立了昭君文化研究会,2018年宜昌市成立了昭君文化促进会。这两个研究机构的成立标志着昭君文化的研究由民间走向官办,由个人自发研究走向了有组织、有机构、有专职人员、有研究方向、有经费保障的群体性研究。

       (一)节庆节事活动

       这一时期共举办了一次“昭君形象大使选拔赛”、一次“昭君和亲路线专家研讨会”、 2次“昭君文化高层论坛”等4次大的活动。

       昭君形象大使选拔赛于2011年6月24日至7月4日举办。为推进地方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进一步提升最美移民新县城的对外形象,展示昭君故里深刻的文化底蕴和美女之乡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风采,促进区域旅游产业和文化事业大繁荣。由兴发集团以湖北昭君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名义承办了第51届国际小姐中国大赛湖北分赛区总决赛暨灵秀湖北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在举行国际小姐总决赛的同时,在昭君村举行了昭君旅游形象大使的选拨赛。宁也、晏妮、夏园艳、李松蔚、程慧娴、李虹艺等6人被评选为符合中国人审美观的昭君旅游形象大使。

       王昭君和亲路线专家研讨会于2014年2月9日--12日,在湖北省武汉市洪广酒店举行。会议的主要议题是:王昭君进宫、出塞历史路线及其相关问题;今日寻访昭君和亲路的行程建议等(路线、地点、寻访对象等)。参与会议的专家有:王子今、孙家洲、艾  冲、王绍东、李素清、蒋  方、蔡靖泉、张全明、尚永亮。专家对兴山旅游开发、特别是对昭君文化旅游开发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对昭君和亲路线引史据实的进行了严谨阐述,对昭君和亲过程中有疑点的问题进行辩论,对昭君和亲路线关键论点和线路接点进行的探讨。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历史交通学界泰斗、汉唐史研究中心主任、人大国学院博导王子今教授认为在中国文化遗存中的王昭君事迹不仅对民族关系史的认识和理解有重要意义,也是交通地理学研究课题,兴山未来的昭君文化旅游发展大有可为。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人大历史学院院长、博导孙家洲教授,中国边疆史、历史地理学研究权威、陕西师大历史文化学院博导艾冲教授从历史、地理的角度复原了和亲路线,并且认为我们的昭君和亲事件考证要和兴山的旅游开发有机结合,要争取把将来的昭君村景区开发融入游牧文化、草原文化,做出自己的特色。

       “中国•兴山昭君文化国际论坛”于2014年10月31日--11月3日在兴山县昭君山庄举行。活动由中共呼和浩特市委宣传部、中共宜昌市委宣传部、中国民族学学会昭君文化研究分会、兴山县昭君文化研究会主办,由宜昌兴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昭君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活动主题为:研究与传播昭君文化,推动昭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活动内容包括:昭君文化国际论坛、昭君旅游文化产品展销会、《昭君还乡》歌曲首发暨昭君文化历史文献研究中心开馆仪式、昭君故里旅游推介会。共有300人参加活动,包括:呼和浩特市、宜昌市、兴山县党政领导41人,白金祥、赵前宽 、陈向东、王继平、苏亚拉、陶明杰、高瑞军、范民强、李峰、李莎丽、康利霞、郝丽丽、贾小飞、陈水文、廖达凤、柳兵、王永平、李兆华、谭业明、汪小波等;来自日本、法国、加拿大、波多黎的国际友人6人,香川纯子、Ann、Julie、Jeremy、Janelle、Ken;学术专家52人,张高评、余文秀、陈俊光、林丽华、张大可、丁波、闫于京、黄兴、王晶、李东蔚、郝存柱、马冀、武高明、刘利民、王占荣、李世馨、刘永春、莫久愚、向光华、云成义、武春香、冯湘、齐宏亮、刘志尧、王德功、曾宏根、唐  新、尚永亮、蒋方、胡冰、邓爱民、刘成春、张昌旭、陈旭东、蔡华东、黄薇、刘作忠等。兴山昭君文化爱好者200余人。专家针对“‘寻访昭君和亲路’的现实意义与实施构想”、“‘昭君和亲’的历史情境之再现”、“‘昭君出塞’作为文学主题的传播与接受”、“昭君和亲的文化开发问题”等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达到弘扬昭君文化、宣传昭君故里、发展昭君旅游的目的。

       “2015昭君文化国际论坛”于11月9日在兴山县古夫镇昭君山庄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传承昭君文化,加快产业发展”。来自北京、内蒙古等地的200余位专家、学者、企业家及昭君文化爱好者,围绕传承昭君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和经济发展等内容进行了探讨。与会专家、学者认为,由于昭君出塞跨越了长江、黄河两大流域,融合了农耕文化、宫廷文化与草原文化,围绕昭君出塞形成了独特的“和亲、和谐、和平”昭君文化。专家学者对昭君文化产业发展、昭君文化的传播与推广等议题专题研讨,提出了合理可行的建议。在本次论坛上,湖北昭君旅游、湖北卓越集团、呼和浩特市昭君博物院等来自昭君文化经济带沿线的相关代表,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成立昭君文化经济带企业联盟,共同推进昭君文化和产业融合,做大做强旅游经贸文化产业。

       (二)主要研究成果

       全国各地发表、交流的论文超过了300篇,文学创作除小说、诗歌、散文、戏曲、雕刻、书法、绘画、摄影、舞台剧、电影、电视等创作成果丰硕,歌曲、短视频等新样式不断涌现。这10年昭君文化的理论研究专著在10部以上,最具代表性的有,2010年由王世昌主编、大众出版社出版的《民族团结使者王昭君》;2011年由谢源远编著、台湾秀威资讯科技公司出版的《从王昭君到李来亨》;2012年由徐永才主编、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昭君故里.典藏兴山》;2012年由甘发根编著、长江出版社三峡图书中心、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世纪回眸.昭君文化研究与传播大事记》;(该书收录了有关的志书12部、2005—2011年交流论文64篇、专著40部、汉—民国诗词1000余首、散曲26首、汉以后说唱38部、戏曲68部、小说16部92篇、书画、摄影集7部,以上均为存目;1754—2011大事记以及名人题词。)2015年甘发根、蔡长明、饶小敏收集整理的民间唱本《昭君和番》(又名双凤奇缘)由兴山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出版。全书内容在内蒙古《昭君文化》杂志连载,内蒙古师范大学《语文学刊》2017年第6期全文刊发。华中师范大学刘守华教授评价为“昭君和番民间唱本的发现,填补了昭君文化研究的空白”。同年湖北大学蒋方教授编著的昭君与昭君文化《汉月边关万古情》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分为“史实篇”“传说篇”“影响篇”对昭君出塞及其文学现象进行了梳理和论证。2016年甘发根、李学平、王进主编的《昭君文化研究论文集》(上、下册)由长江出版社三峡图书中心、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全书收录理论探讨文章25篇,文艺探析16篇、传说研究9篇、区域艺术5篇、开发利用13篇,共计收录文章70余篇,汇聚了全国昭君文化研究学者、专家、教授10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香溪河》、《兴山通讯》发表的论文主要以县域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助推全域旅游和推动工作为主。

       2007年“王昭君传说”、“薅草锣鼓”、“兴山围鼓”被列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兴山县被省文化厅命名为“湖北省文化艺术之乡”。2008年“王昭君传说”进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由白庚胜主编的《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湖北.兴山卷》被评为“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学作品奖”。同年由蔡长明收集整理的《昭君故里五句子歌谣选》被评为“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学作品入围作品奖”。

       (三)互动与交流

        这期间同内蒙古的互动与交流非常频繁。共组团参加了内蒙古9届昭君艺术节和高层论坛,兴山所有的活动内蒙古都有团队参与,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同时加强了同陕西、山西的交流互动。2018年10月13日至10月15日,宜昌市昭君文化促进会会长吴开保、兴山县政协正县级调研员甘发根、兴发集团总经理易行国等应邀参加“山西省第三届昭君文化旅游研讨既产业促进会”。会上内蒙古、山西、兴山三地推介了各地的旅游,围绕昭君和亲路,打造国家级精品旅游线路“一路两地多家”联盟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签订了“一路两地多家旅游战略联盟”协议。

        这里要特别提到的是,2018年在昭君文化的研究与发展历程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年份。2018年是昭君文化发展非常重要的一年。昭君文化在学术研究、文艺创作、交流传播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有六个方面的主要成绩:一是宜昌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昭君文化工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周霁同志对昭君文化有“把品牌擦亮,力促产业转型升级”、“把品牌打响,把合作加深”的两次专门批示,昭君文化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二是宜昌市确定了“屈原昭君故里、世界水电名城”的城市文化定位,昭君文化被定位为宜昌市的城市文化名片;三是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王国斌就昭君文化品牌建设向市委提出了“六个共同推进”的建议,市委宣传部出台了《昭君文化品牌建设实施方案》的正式文件,昭君文化在市级层面有了政策支持;使昭君文化真正上升为市级发展战略。四是县委高度重视,两次召开县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昭君文化工作,调整充实了兴山县昭君文化研究会。会长由政协主席许开龙担任,袁松松、张琴、甘发根、张学元、徐永才、易行国为副会长;推动成立了宜昌市昭君文化促进会,宜昌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吴开宝同志当选为会长;石亚非、许开龙、甘良新 、徐永才、易行国等当选为副会长。会议聘请汪小波为名誉会长,王作栋、李志飞、范长敏、武高明、谭光荣为专家。促进会下设秘书处和4个专门委员会。即学术研究工作委员会、文艺创作工作委员会、交流传播工作委员会、产业发展工作委员会。完善了昭君文化研究的组织构架。五是加强了与内蒙、山西等地的联谊互动,促使了“一路两家多地”昭君旅游战略联盟的实施;举办了“八月十五忆昭君”9大系列文化活动,开展了重走昭君和亲路、专列、自驾游、包机、研学旅等活动。六是三峡大学批准成立了“昭君文化研究中心”,使昭君文化在湖北有了专门的高层次研究机构和专家团队。

      (四)景区景点建设

       2009年昭君出生地高阳镇更名为“昭君镇“,10月29日举行了盛大的更名仪式。

       2015年以来,投资2亿多元对昭君村进行改造,扩大规模,建成了游客接待中心、民俗风情街和光影秀场。提升了景区档次和服务水平,并开展景区5A创建。投资近2000万元对昭君出生地陈家湾进行了改造,开辟了“昭君别院”新景区。

       回顾70年的发展历程,昭君文化的研究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也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思考:

       一是对昭君文化内涵的研究形成了“和合”、“和谐、和平、发展”的统一认识,这一主题的研究不断得到深化和发展。和是“和睦、和平、和谐”、也是“包容”。习总书记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中指出: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是一个灵魂的创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铸魂”。我们的研究一定要把握好时代脉搏,拓展研究领域。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开展研究,为这个时代鼓与呼,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智力支持。

       二是研究的层次得到了提高。过去昭君文化研究是兴山以一个县的力量在做这项工作,显得规模小、投入不足、研究档次低、分散、不成体系。现在昭君文化上升为市级战略,成为宜昌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张品牌。昭君文化必将会在省级、市级层面得到更多的支持,汇聚更多的力量形成合力把昭君文化的研究提升一个档次,也会有更多的高层次的研究力量、学术团队参与进来,这必将使昭君文化研究水平得到更大的提升。关注度会更高,影响力会更强。

       三是研究的群体越来越大,人越来越多,研究的问题会越来越具体。从少数个人的书斋研究到既有专家教授、学者,也有各级领导、社会名流、企业家、甚至自由职业者,关注这一现象的人也越来越多,随着研究水平的提高,研究的课题会更加系统化,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发展。会更加注重文旅结合研究,以文化为魂,助推经济转型发展,不断丰富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今后研究的成果也会更加丰硕。

       四是研究的重点会更加突出。纵观当今世界大局,和平、发展仍然会是世界发展的主流。人类需要和平,世界需要发展。从这个意义说和平、发展仍然是世界发展的主题。所以从微观层面讲会更加注重文化的传承,更加注重个人修养的培养,注重用昭君文化融入教育,培养自尊自重、自爱自珍、有高远志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讲品行、重责任的社会主义新人,增强文化自信心;从中观层面讲会更加注重以和为贵,正确处理好个人、家庭、邻里、单位关系,做到和睦相处、和谐共事、和谐发展;从宏观层面讲会更加注重正确处理好民族矛盾、处理好国际关系。“求同存异,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美美与共”。为世界提供更好的中国经验和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我们有理由相信昭君文化一定会是解决台湾问题的一把钥匙,也是解决中美等国家争端的钥匙。西藏“3.14”新疆“7.5”事件之后,党中央、国务院特别重视“民族团结观”。国家民委主任杨晶说:“昭君文化研究会的成果不仅为国内外朋友了解王昭君架起了一座桥梁,而且也为大力弘扬民族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材”。2019年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70年来,我们把握两岸关系发展时代变化,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主张和‘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确立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进而形成了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基本方略,回答了新时代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团结台湾同胞共同致力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和祖国和平统一的时代命题”。习总书记向世界郑重宣告“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

      五是昭君文化的研究与创作会更加空前繁荣,保障会更有力。学术理论的研究的面会更广泛,必然会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旅游、社交、心理学等各个领域;我们会充分利用好三峡大学昭君文化研究中心这个平台,设立专题,对昭君文化进行系统研究。文艺创作除诗歌、小说、散文、传说故事、书法、绘画、说唱艺术等传统的文学样式外,电影、电视、歌舞剧、摄影艺术、根雕、奇石等新的文学样式会更加活跃,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大量的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自媒体的空前繁荣会带来的传播手段的更现代化,使传播会更加迅速、方便、快捷,也会加快推动创作成果的转化和利用。今年我们将进一步修改完善《县人民政府关于昭君文学艺术奖励暂行办法》(兴政发【2009】14号)为《县人民政府关于昭君文化与文学艺术奖励暂行办法》,扩大评奖类别,增加财政保障力度。

       六是注重成果转化和再利用。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宜昌市委、市人民政府确立的“屈原昭君故里 世界水电名称”发展战略;更好的服务于兴山县委、县人民政府提出的建设“两地”、“两县”的发展战略。为这个时代贡献更多更好的智力支撑。讲好昭君故事,弘扬好和美文化。

       编者按,本文原载于《2019年昭君文化高层论坛论文集》,(论坛内部发布),编辑时尽可能的保持了原文风貌,若引用请与昭君文化网联系。

出品单位: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研究会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17704884686 / 18686081081

网  址:www.zhaojunwenhua.net

地  址:呼和浩特市亿峰岛物业楼三楼

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研究会 |  中国民族学学会昭君文化研究分会

版权所有: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研究会 | 蒙ICP备18002493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472号 | 网站地图 | 网站建设国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