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网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版权声明
站内搜索
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研究会

资讯动态昭君文化大事记学会书刊

文学诗歌散文小说脚本

回顾昭君文化人物昭君文化撷英中外名人评论昭君

艺术影视美术书法戏曲摄影园地

北方民族 匈奴 鲜卑 突厥 契丹 蒙古 女真

风物旅游昭君故里遗迹传说特产风物文创产品

导航
古代妇女服饰 古代妇女用品 女性礼仪文化 女性文学 和亲人物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领导成员 组织机构 联系方式 投稿箱 在线留言 青冢今昔 兴山今昔 鄂蒙互动
昭君文化研究原创园地

为什么昭君被爱戴2000年

日期:2022-09-09 来源:资源与物流 浏览次数:1494次 字体大小 关闭


王昭君不是第一个和亲的女子,也不是最后一个和亲的女子,史书上没有记载她在草原上的“先进事迹”,考古也没有发现关于王昭君的碑文字简。仅从现存的史料和考古上看,王昭君的功绩不及远嫁乌孙的解忧公主,也不及入藏的文成公主。然而,耸立在黄河两岸的十几处昭君墓告诉后人,草原上的人是多么爱戴王昭君。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草原百姓为什么会如此爱戴王昭君呢? 长期以来,人们推测草原百姓爱戴王昭君的原因是,她把中原的农耕、纺织、刺绣等技术带到了草原。然而,时至今日,草原上还有数量非常可观的牧民,他们不喜欢耕种,也不愿意耕种。而纺织、刺绣不过是生意人做的事,如果昭君仅仅把这些技术带到草原,草原人就爱戴她,那草原人是不是对每一个来自中原的买卖人都要爱戴呢?显然,这是没有说服力的。


昭君故里


据《汉书》和《后汉书》记载,两汉时期,先后到匈奴和亲的汉家女子共14人,按照先后顺序,王昭君是第12位,难道仅有王昭君把纺织和刺绣带到草原,另外那13人都是空手去的吗?因此,说昭君把纺织和刺绣技术带到草原,也不能令人信服。有人说,昭君出塞,使汉匈和平友好,造福孙子,这不就是人们爱戴王昭君的原因吗?非也!王昭君于公元前33年出塞,公元8年王莽篡汉,公元9年草原与中原战争又起。这就是说,昭君出塞后,草原与中原的和平仅维持了41年。何况匈奴之后,五胡十六国把中原搅得地覆天翻,鲜卑拓跋部在淮河以北建立北魏政权,柔然南下,以及突厥与隋唐、契丹与北宋、女真与两宋、蒙古与南宋、满清统一草原进而入主中原等等,能说草原与中原和平吗?2000年来,草原与中原的战争举不胜举。仅仅因为王昭君给草原带来40多年和平,草原人就铭记王昭君2000年,这不牵强吗?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史料上没有记载王昭君出塞后在草原上做了什么。特别提示,史料上没有确凿事例证明昭君出塞给汉匈带来和平。昭君出塞使汉匈和平友好,是后人的解读! 由此推之,王昭君一定是在草原上做了惊天地、泣鬼神,令草原贵族和百姓刻骨铭心、永世不忘、受益无穷的大事,否则,草原人不可能爱戴昭君2000年。


呼和浩特昭君博物院内昭君和亲塑像


那么,王昭君到底做了什么呢?


有句谚语:功高莫过救驾。对于帝王而言,臣子最大的功劳就是救他的命。对于百姓而言,救命之恩,永生难忘。让一个人终生铭记,只有你救了他的命;让多个民族薪火相传,世代怀念,那必然是有重恩于这些民族。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契丹、女真、蒙古,无论草原上的民族如何更替,他们都忘不了王昭君,那一定是王昭君所做的事,惠及了草原一个又一个民族。


什么事能惠及那么多民族、那么多人呢?


在中原,我们尊崇炎帝神农近5000年,因为他创立了农耕技术。有了粮食,人们就不必为打不到猎物、填不饱肚子而愁苦;还有,炎帝神农尝百草,首创中草药,消除了千千万万人的痛苦,拯救了千千万万人的生命。


几千年来,草原上生活的都是游牧民族,他们养的牲畜可以填饱肚子,那么,游牧民族爱戴王昭君,会不会是因为王昭君带来了医疗技术,留下了医疗技术,消除了千千万万人的痛苦,拯救了千千万万人的生命呢?


从远古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草原一直缺医少药,人们生病,通常是硬挺,有一定地位的人才能请萨满祈福禳灾。萨满是什么?萨满也是原始宗教。萨满教认为,人得了病是恶鬼附体,于是,萨满请天神,把恶鬼从人体内部赶走。人们朴素地认为,只有把恶鬼从人体内赶走,人的病才能痊愈。


几千年来,草原人最尊敬的就是萨满,因为萨满给人治病。可是,萨满在多大程度上能治愈疾病,信仰科学的当代人都清楚。


还有一种人,最受草原人的尊敬,这就是医生。


有位蒙古族朋友,他的祖父是清朝皇宫里的太医。清朝灭亡,其祖父回到草原,给牧民行医看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爆发了一场浩劫,朋友的祖父已经是八十岁的老人,但因他曾是清宫里的太医,被打为牛鬼蛇神,不但被抄家,还要被揪去批斗。可是,就在那个生活物资和食物十分匮乏的年代,牧民们白天不敢去看望朋友的祖父,他们就在夜里把奶食品和煮熟的牛羊肉放在他家的窗外。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啊!可见,牧民对医生是何等爱戴!


王昭君是汉朝南郡秭归县人,也就是今天的湖北省兴山县。草原上的萨满都是从草原人之中产生,王昭君成为萨满几乎没有可能。那么,王昭君会不会是医生呢?


《汉书·元帝纪》载:“竟宁元年春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赐单于待诏掖庭王樯为阏氏。”王樯即王嫱。《后汉书·南匈奴传》载:“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


这两段史料是说,王昭君入宫好几年,也没见到皇帝,匈奴呼韩邪单于来长安朝贡,汉元帝把“待诏掖庭”的王昭君嫁给呼韩邪为阏氏。阏氏是单于“皇后”和“嫔妃”的统称。


汉元帝时期,不包括皇后,皇帝的嫔妃分十五个等级:依次是昭仪、婕妤(jié yú)、娙(xíng)娥、容华、美人、八子、充依、七子、良人、长使、少使、五官、顺常、无涓、家人子。十五个等级中没有待诏掖庭。如果把十五个等级的嫔妃比为公务员,待诏掖庭只是临时工,打杂的。


那么,待诏掖庭是干什么工作的呢?百度的回答是:“掌宫人户籍及女……医、棋、术等各种专门伎艺人员”。这就是说,昭君是管档案的,包括医书。


管档案是个闲差,这为昭君学习医术、把医术带到匈奴、在匈奴治病救人提供了可能。


不能否定,王昭君在无聊的时候,打开医书看看,或是她对医学很感兴趣,刻苦钻研,掌握了中医看病之法。


有人要问,古代的医生都是男性,有女性从医的吗?


这是一种错觉。汉朝的皇宫之中是有女太医的,《史记》《汉书》有名有姓地记载了两位女太医:一位是义姁(xū)。义姁,姓义,名姁。汉武帝的母亲王太后年老多病,汉武帝听人说义妁医术高超,便诏她入宫。义姁治好了王太后的病,为此,王太后请汉武帝封义妁的弟弟义纵为官。


另一位是淳于衍,淳于衍,复姓淳于,名衍。淳于衍就是帮助霍光老婆害死汉宣帝许皇后的那个女太医。霍光是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去病死后,汉武帝刘彻对霍光十分关照,刘彻临终之前,把八岁的幼主刘弗陵,也就是汉昭帝,托付于霍光、金日磾(mì dī)和上官桀三位大臣。金日磾是匈奴人。金日磾病故,上官桀造反被灭门。霍光先后辅佐了昭宣二帝,扭转了汉武帝晚年汉朝的衰落,史称“昭宣中兴”。可霍光的老婆为了让自己的女儿霍成君当皇后,她指使淳于衍,把即将分娩的皇后许平君毒杀。霍光死后,霍光的老婆又唆使霍家子孙和女婿谋反,结果,霍氏家族被满门抄斩,皇后霍成君被打入冷宫,后来自杀。


由此可见,王昭君掌握医术,把汉朝的医术传到草原是可能的。


 呼和浩特昭君墓


在草原,人们得了恶疮就可能烂死,得了眼疾就可能失明,一次小小的发烧就可能失去生命……王昭君来了,她把汉朝的中医技术带到草原,医治人们的病痛,挽救了无数鲜活的生命,草原人又把王昭君的医术一代代传下去。或许这才是草原人爱戴王昭君2000多年的原因。当然,这是根据现有史料的分析和推理,还有待于未来考古的佐证。




 

编 者 按:原文引自《资源与物流》,如需引用请核对原文!

文稿审核:包·苏那嘎

排版编辑:武  彬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17704884686 / 18686081081

网  址:www.zhaojunwenhua.net

地  址:呼和浩特市亿峰岛物业楼三楼

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研究会 |  中国民族学学会昭君文化研究分会

版权所有: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研究会 | 蒙ICP备18002493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472号 | 网站地图 | 网站建设国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