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网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版权声明
站内搜索
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研究会

资讯动态昭君文化大事记学会书刊

文学诗歌散文小说脚本

回顾昭君文化人物昭君文化撷英中外名人评论昭君

艺术影视美术书法戏曲摄影园地

北方民族 匈奴 鲜卑 突厥 契丹 蒙古 女真

风物旅游昭君故里遗迹传说特产风物文创产品

导航
古代妇女服饰 古代妇女用品 女性礼仪文化 女性文学 和亲人物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领导成员 组织机构 联系方式 投稿箱 在线留言 青冢今昔 兴山今昔 鄂蒙互动
昭君文化研究原创园地

王昭君和亲主题之异化与深化 ——以《全宋诗》为例

日期:2021-06-09 来源:昭君文化 浏览次数:2652次 字体大小 关闭

      王昭君和亲主题之异化与深化


       ——以《全宋诗》为例


      张高评


一、王昭君故事的五个系统与两宋四大和议


昭君和亲的故事,著录于班固(32-92 年)《汉书》者,是为原始滥觞。其二,则《乐府诗集》所载蔡邕(133-192 年)《琴操》,叙述另类,情节独特。其三,东晋石崇(249-300 年)《王明君辞并序》,误读历史,移花接木。其四,号称葛洪(283-363 年)所撰《西京杂记》,踵事增华,秀异可观。其五,则刘宋范晔(398-446 年)《后汉书》所叙,情节完整,将昭君美丽形象具体化、生动化。后代述说昭君故事,状写昭君形象,大抵多就上述五个系统作粉本,进行生发、补充、增订、创作。


由于《汉书》历史文本简约疏略,[1]留存许多意境的空白和场面的不确定处,遂提供读者和作者许多开创的空间与发挥的余地,这是昭君故事的第一个系统。《汉书》所载有两个要点:其一,单于来朝,请求和亲,所以“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其二,昭君奉命和亲匈奴,两次为阏氏(单于皇后),生有一子二女。六朝以后之文学作品,大多就第一点加以联想、类比、增添、缘饰、杜撰、改造;对第二点则多视而不见,扬弃不谈。[2]其中之取舍予夺,与历代之审美情趣大有关系。


昭君故事的第二个系统,是蔡邕(133-192 年)《琴操》所述。[3]若干情节多前无古人,堪称独特,如昭君美丽形象之确立,杀身守节情操之凸显。蔡邕《琴操》所述,出身、入宫、怨旷、思乡、作歌、呑药,多与《西京杂记》不同,历代作品塑造昭君人物形象大多扬弃不取。唯《琴操》叙述昭君人胡远嫁,缘因是“备后宫积五六年,心有怨旷,伪不饰其形容”,于是帝“每历后宫,疏略不过其处”。不过,元帝公开征名和亲女子时,昭君却“喟然越席而前”,自请求去;其联想、杜撰、补充、增饰,则与《后汉书》稍有差异。《琴操》叙昭君出塞和亲,“恨帝始不见遇,心念乡土,乃作《怨旷思惟歌》云云”,忧伤哀怨,借歌表现,颇见声情,乃无中生有,想当然尔之空白填补。其中怨旷、思乡、作歌诸情节,有助于昭君哀怨形象之建立。且《琴操》交代昭君和亲结局,是宁可“吞药死”,不愿再嫁作阏氏;如是而类化推拓,而为马致远《汉宫秋》杂剧“誓死不从”之蓝本。这一点,唐宋诗中少有作品接受传承。


王昭君形象第三个原型系统,是东晋石崇(249-300 年)《王明君辞并序》。[4]刻意联想、类比、误读历史,假借琵琶,张冠李戴,且以之开始打造昭君幽怨之形象。东晋石崇《王明君辞并序》称“匈奴盛,请婚于汉”,是误读西汉史:以安抚羁縻为妥协忍让。盖武帝至元帝时主动积极之和亲政策,不同于西汉初年之匈奴强大,威逼王朝,[5]石崇错置时空,联想类比,后世咏昭君多受其影响。其次,石崇又发挥联想、类比思维,进行移花接木,张冠李戴,将原来乌孙公主和亲的琵琶,移转提供给王昭君和亲弹唱,开启后世叙写昭君出塞,以琵琶传达怨恨之先声。据傅玄《琵琶赋序》,公主刘细君嫁乌孙时,弹琵琶者“乃从行之人,非行者(细君)自弹也”,可见昭君弹奏琵琶,经过二次切换始成。石崇《王明君辞并序》所谓“令琵琶马上作乐,心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尔也”。设身局中,以揣以摩,隅反类推,想当然耳,这也是创意之一法。至于《王明君辞》所谓“其造新曲,多哀怨之声”,“杀身良未易,默默以苟生”二联,其中哀怨之心曲,守节之情操,亦提示许多“遗妍”,留予后人开发。


王昭君故事的第四个系统,是葛洪(283-363年)《西京杂记》[6]对昭君形象的补充描述。《西京杂记》一书采摭丰富,结构完整,鲁迅称扬此书为古小说中“意绪秀异,文笔可观”之作。对于王昭君形象之刻绘,颇致力缘饰、附会、联想、类比,相较于前后《汉书》,人物形象更加丰富生动,情节意境益觉精彩殊胜。由《西京杂记》之叙事看来,昭君出塞和亲的故事,在西元第四世纪时,大体已演化完成,渐趋成型。王昭君的名字,《汉书》作王檣、王墙,质朴有余,野趣十足;而《西京杂记》《后汉书》作王嫱,富阴柔婉约之味。由俗雅之变,衍化之轨迹显然。富阴柔婉约之味。由俗雅之变,衍化之轨迹显然。试考《西京杂记》叙述,与正史相较,凸显出下列六个重点:一、昭君自恃美貌,不肯行贿画师,因此不.召见。(《世说新语·贤媛》本之,亦称昭君“姿容甚丽,志不苟求”。)二、匈奴入朝请婚,“上案图以昭君行”。三、临行召见,元帝才发现昭君“貌为后宫第一,善应对,举止闲雅”。四、结局是:虽然“帝悔之”,然“名籍已定,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五、影响所及,是元帝“穷案其事,画工皆弃市”。六、弃市的画师中,有一位毛延寿,擅长“为人形,丑好老少,必得其真”。《西京杂记》之说既传播流布,于是后世的诗词、变文、小说、戏曲,乃至稗官野史,遂多以此为基本架构,以之渲染,以之加工,以之发挥,以之创造,所谓踵事增华,变本加厉,而又“百家腾跃,终入环内”。


王昭君故事的第五个系统是范哗(398-445 年)《后汉书,南匈奴传》,[7]就前代史传、小说之昭君形象,缘饰、类比、组合而会通之。其中“积悲怨”“自请嫁”,或袭自《琴操》;而昭君美丽形象至此有较具体之勾勒,于是“幽怨美丽”的王昭君形象,从此拍板定案。《后汉书·南匈奴传》记载昭君和亲之事迹,故事情节较《汉书》及其他传记详尽精彩。考其重点,大要有四:一、昭君为其本名,嫱是其字。二、昭君人胡,由于“人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换言之,是“自请”,不是“诏赐”,盖本子《琴操》,而有所增华。三、对昭君的美丽,有精要的素描,所谓“丰容靓饰,光照汉宫;顾景徘徊,竦动左右”,以至于“帝见大惊,意欲 留 之”;“难于失信,遂与匈奴”。四、生二子,再嫁为阏氏。除第四项忠于历史事实,不合士人审美情趣外,其他三者皆为后世雅正或通俗文学所摭拾,作为原型,从事加工,触发创造。[8]


就近代发现之敦煌遗书而言,涉及王昭君之文献有四,即《王昭君变文》[9]《王昭君(安雅词)》[10]《王昭君怨诸词人连句》《昭君怨》。[11]有关王昭君和亲故事及人物形象,较前文所述五个系统之空白与未定,又有所添加、滋长。尤其是《王昭君变文》,九称昭君为明妃,渲染丹青误蛾眉,凸显恩惰与爱情。无论场面、场景、和亲、情节、出塞心态,都有显著之踵事增华。以昭君为轴心。以汉王为线索,情节哀婉凄惨,下开马致远《汉宫秋》之悲剧故事,拓展了文学的新境界。[12]《王昭君变文》对于昭君故事之流变富于转变地位,堪称昭君和亲的第六个系统。变文与安雅词,都是民间文学,当时究竞流传多广远,对于宋元诗歌及戏剧有无启发作用,皆有待考证。上述有关敦煌写本,《安雅词》写于初唐,《王昭君变文》写于盛唐,自五代宋初以后至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 年)间,皆封存于敦煌石窟中,不见于天壤之间。因此,变文与安雅词对于宋元文学之影响,姑且存而不论,本文所谓主题之异化与深化,只就五个系统述说。


笔者尝考论昭君诗之主题,大抵有五:或借琵琶以写怨,或评画图之妍媸,或说红颜之祸福,或论和亲之是非,或述远嫁之哀乐,不一而足。就“和亲之是非”主题而言,唐以前昭君诗著墨不多。从北宋澶渊之盟,[13]到南宋绍兴和议、[14]隆兴和议、[15]嘉定和议,[16]嘲廷种种纳币割地、丧权辱国之政策,对照汉元帝时汉匈之和亲,昭君之和戎,两宋诗人对于纳币岂能无感慨?以《全宋诗》考之,两宋诗人对于敌我议和之是非得失,往往借题咏昭君和亲以表现之。宋辽盟约,岁贡绢银,称兄道弟,故和亲议题,北宋诗人题咏昭君只有9首。南宋绍兴以来,宋金和议不断,纳币丧权,降尊辱国,堪称前所未有,于是南宋诗人题咏昭君和亲之诗篇因时乘势,兴寄类比,影射讽谕,亦高达三十余首。


二、宋代昭君诗和亲主題之异化


两宋诗人题咏昭君和亲诸诗,大抵故事之基型相近,因此题材相似者多。就唱和诗及同题诗而言,其中自有竞争超胜之意识。对于相近相似的题材,如何表现不相同的主题、形象和风格?程千帆先生曾提出“异化和深化”的追求,其言谓:


主题的异化和深化,乃是古典作家以自己的方式处理传统题材的两个出发点,也是他们使自己的作品具备独特性的手段。[17]


五代以前,古人题咏王昭君故事,已写作近九十首诗,宋人承前人之后,再题咏昭君,若不愿蹈故因袭,死前人句下,追求主题之异化与深化,自是不二法门。清金德瑛称:“大抵后人须精刻过前人,然后可以争胜”,“苟无新意,不必重作”,[18]斯言有理。本文将以“异化与深化”为研究视角,以论述宋代昭君诗之和亲主题。明曹学佺《石仓历代诗选》之《宋诗序》称宋诗:“取材广,而命意新”;清吴之振《宋诗钞·序》谓:“宋人之诗,变化于唐,而出其所自得。”[19]持以品评宋代昭君诗之异化、深化,堪称具体而微。


所谓异化,指立意之变常、改异,具有生鲜、新奇之效应,而以形象清新、风格创新为极致。《全宋诗》征存“和亲”主题之昭君诗大约65首,笔者选择其中五十余首,以对照考察昭君故事之五大系统,比较六朝、唐代昭君和亲主题之诗篇,论述和亲主题之变异生新,大抵有二,今摘句为标题,论述如下:


(一)解携尤物柔强国,画工元是汉忠臣


首先,和亲主题最显而易见的“异化”范例,为宋人翻案之作。王安石《明妃曲二首》其一:“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邢居实《明妃引》:“天上仙人骨法别,人间画工画不得。”可以为代表。别从美女昭君之“意态”“骨法”生发,以传神不易作创意造语,言人所未尝。大抵善用翻案,往往能翻转变异,别出心裁;妙脱蹊径,独具只眼。要之,能赋古典以新貌,化臭腐为神奇。[20]如下列翻案之作:


晓钟传箭金门开,翠裘玉几高崔嵬。


蕃官膜拜领天语,玉颜忍泪青娥摧。


尘香金翠风鬟乱,琵琶难写重重怨。


回望秦关烟雾深,心魂暗逐么弦断。


大阉当国国势卑,坐致匈奴辄轻汉。


请婚荐女不自惭,画师微罪翻深按。


虽然责贿变真质,却为宫中去尤物。


正似渠成秦利厚,反问之辜宜特宥。


汉皇倘有帝王资,尽戮奸谀赏廷寿。


(刘才邵《昭君出塞行》,《全宋诗》卷一六八一,页18839)


王昭君图画失真,由于画师受贿,致为丹青所误,沦为出塞和亲之命运。自《西京杂记》以下,经误,沦为出塞和亲之命运。自《西京杂记》以下,经唐代沈佺期、梁献、杜甫、皎然、李商隐作诗,宋梅尧臣、曾巩、刘敞、韩维、文同、姚宽、周紫芝、赵蕃、裘万顷诸人题咏,要皆异口同声,了无异议.[21]但刘才邵《昭君出塞行》却独排众议,肯定画师此举,可以“为宫中去尤物”,汉皇理当“赏延寿”,立意反常而出奇,意外而创新。无独有偶者,袁燮《昭君词》亦善用翻案,如:


昭君天赋倾城色,何事君王未曾识。徘徊顾影无计留,一朝远嫁匈奴国。匈奴风日暗飞尘,昭君绝艳惊国人。单于骇叹昔未睹,甘心保塞为藩臣。从来败德由女美,褒姒骊姬及西子.玉环飞燕更绝佳,遗臭千载堪咨嗟。毛生善画古无有,强把丹青倒妍丑。却教尤物摈绝域,能为君王罄忠益。闻说昭君出塞初,朔风萧飒吹衣裾。聊将琵琶寄离恨。,痛绝玉颜嫔老胡。老胡死矣义 当返,慷慨怀归曾上书。君王有诏从胡俗,恸哭薄命终穹庐。自古佳人多命薄,亦如才士多流落。人才有益尚疏外,佳人无补何可怼。君不见萧生堪猛岂不忠,君王疑信相伴终不容。(袁燮《昭君词》,四库本《洁斋集》卷二十三,册1157,页315-6;《全宋诗》卷二六四六,页 31000)


妙用翻案,往往开启崭新世界,另辟另类乾坤:诗中特提“从来败德由 女美”,举褒姒、骊姬、西施、赵飞燕、杨玉环等女娃遗臭千载为例,类推昭君绝艳,女美必然败德、遗臭。因此毛延寿为了防患未然,于是“强把丹青倒妍丑”,结果“却教尤物摈绝域”,确实“能为君王罄忠益”。毛延寿之功过,竞因画工颠倒妍媸,而变为“罄忠益”,持之有故,不为无理。下列诸诗,运用翻案,多富于异曲同工之妙,如:


汉家无计饵单于,掖庭为出千金妹。秀色妍姿玉不如,天子一见先嗟吁。三千粉黛尔殊绝,谋身独拙何蠢愚。梨:花带雨辞殿隅,遗恨画工犹可诛。世人重色多唏嘘,不思婉娈同戈殳。君王蚤识应耽娱。皇天为遗投穹庐。乃知汉计自不疏,画工忧国非奸谀。君不见后世佳人号太真,坐令九鼎汙胡尘。当时早解挥妖丽,长作开元一圣君。(陈宓《和徐绍奕昭君图》,《全宋诗》卷二八五二,页 34006)


美女,是妖丽,是祸水,秀色妍姿祸同戈殳,此世俗之祸水观,缘于《春秋》书法为尊者讳之“讳言讳书”。[22]陈宓所作《和徐绍奕昭君图》,诗中表述上列观点,因而元帝特遣昭君塞外和亲。由此而认定“汉计不疏”,推崇“画工忧国非奸谀”。如果唐玄宗悟得此理,“早解挥妖丽”,那就可以“长作开元一圣君”了。陈宓所作,诗意虽就《西京杂记》翻案,然较诸同类作品,命意雷同,造语拖沓,创意较不足。郑樵《昭君怨》、裘万顷《题昭君图》、萧澥《写乐府昭君怨后》亦应用翻案,促成和亲主题之异化,诗云:


巫山能雨亦能云,宫丽三千杳不闻。延寿若为公道笔,后人谁识一昭君。(郑樵《昭君怨》,四库本《夹漈遗稿》卷一,册1141,页507;《全宋诗》卷一九四九,页 21781)


纷纷争赂毛延寿,今日丹青竟不传。万事无过真实处,后人赢得写婵娟。(裘万顷《题昭君图》,四库本《竹斋诗集》卷三,册1169,页453;《全宋诗》卷二七四三,页 32308)


古今题品几词人,莫怨边风西鬓尘。不是丹青曾汝误,琵琶到老一宫嫔。(萧澥《写乐府昭君怨后》,四库本《宋诗纪事补遗》卷七十五,册1538;《全宋诗》卷三二五四,页38822)


郑樵《昭君怨》,论点建立在“宫丽三千杏不闻”的历史事实上。据此结论进行假设性翻案,所谓“延寿若为公道笔,后人谁识一昭君”?言之成理,颇富理趣。裘万顷《题昭君图》,当年刻意存心争赂者,其名姓后世竞不传。自恃不争之昭君,为丹青所误之婵娟,弄拙成巧,反而流芳百世。“真实”与否,成为品题万事得失之准则。萧澥《写乐府昭君怨后》,运用假设性翻案,称“不是丹青曾汝误,琵琶到老一宫嫔”。由于“丹青误”,导致有昭君的“出塞怨”,如果不曾有此误,昭君不过为老死后宫之“白头宫女”而已。得失毁誉之际,发人深思。郑清之《偶记赋王昭君漫录之》、陈涧《读明妃引》,亦用翻案:


伐国曾闻用女戎,忍留妖丽汉宫中?如知褒姒贻周患,须信巫臣为楚忠。青冢不遗芳草恨,白沟那得战尘空?解携尤物柔强虏,延寿当 年合议功。(郑清乏《偶记赋王昭君漫录之》,因览诗话中赋昭君者,命意多溺于情,遂出此作。四库本《安晚堂集》卷六,册1176,页851;《全宋诗》卷二八九八,页 34621)


骊山举燧因褒姒,蜀道蒙尘为太真。能遣明妃嫁夷狄,画工元是汉忠臣。(陈涧《读明妃引》,四库本《宋诗纪事补 遗》卷六十九,册1422,页 1423;《全宋诗》卷三三四五,页39966)


郑清之以七律咏昭君,堪称工于形容、工于用事、工于组织、工于翻案:命意主轴“妖丽贻患”观点虽传自《左传》及前人,然亦肯定“伐国用女戎”、和亲遣昭君。由边境无事,胡汉和平看来,可见是“尤物柔强虏”之政策奏效。于是一手主导昭君和亲命运的毛延寿,反而合该论功奖赏了。陈涧《读明妃引》,以七言绝句概括诸家翻案,因果认证,逻辑推衍,亦宣称“画工元是汉忠臣”,虽则精简有余,然而创意不足。


除翻案诗之写作,可以促成主题之异化、新化外,匪夷所思的论述,不可思议的视点,特别是别出心裁,另辟蹊径之叙写,也都有助于昭君和亲主题之变化出奇,予人耳目一新。要之,跳脱惯性思维,全方位进行观照,较容易有新异之诗思,如:


汉家经武意如何,也信狼心欲偃戈。岂是虏庭佳丽少,自缘婚礼货财多。女从宗室方抡择,赋出齐民更刮摩。若向大臣求侄媵,当时谁肯议通和。(李觏《匈奴传》,《全宋诗》卷三五o,页 4348)


绝代方能入汉宫,画图何必更求工。纵令得幸因图画,已落君王疑信中。(赵蕃《王昭君》,四库本《淳熙稿》卷十八,册1155,页293;《全宋诗》卷二六三五,页 30799)


李觏作《匈奴传》,实际在讨论和亲。其诗另辟蹊径,先从“婚礼货财多”解读汉匈通和;又从“赋出齐民更刮摩”,质疑和亲出卖民膏民脂。再提出一个假设议题:如果和亲对象从宗室抡择,“向大臣求侄媵”,当时还有谁肯议和?设身处地将心比心,而是非进退昭然若揭。就赋税与亲情构思,主题新异可取。赵蕃《王昭君》,因果连锁,循环论证,以“绝代”为前提,“画图”为中介,“疑信”为判准,画图求工反而弄巧成拙,以议论为诗,而其理可信。又如:


楚山有关倾人国,家傍江城逐臣宅。逐臣赋并日月明,琵琶遣入 穹庐呜。哀弹不作胡儿语,写汉遗香吊亡楚。渡如铅水湿春风,苦心只与春风诉。曲中愁绪乱风丝,因风寄雁云南飞。汉家弹作昭君怨,试问昭君别怨谁。天生尤物天还如,仰天自笑蛾眉误。不如强醉枕琵琶,暂时栩栩梦还家。昭阳未有承恩地。阏氏孰与宁胡贵。不须频下思家渡,汉女雄猜如阿雉。(释居简《昭君行》,《全宋诗》卷二七九二,页33103)


释居简《昭君行》,则为“昭君怨”翻案,宽慰昭君。天生尤物自笑为蛾眉所误,但若知“昭阳未有承恩地”,又知“汉女雄猜如阿雉”,交相比较,当悟“阏氏孰与宁胡贵”,则昭君不须因思家而落泪,不应为出塞和亲而有怨。由此观之,翻案诗多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以议论为诗,成为宋人昭君诗基调之一。


唐宋诗人咏昭君故事,其基型大部分根据《西京杂记》,琵琶写怨则借取石崇《王明君辞》而缘饰点缀之。这些叙事情节,多近小说家言,不合历史事实。换言之,都属文本的误读接受。然题咏既多,流传广远,习焉不察,沿用不知,信手拈来,遂成咏写王昭君之窠套定见。南宋诗话诗歌或实事求是,有回归《汉书》《后汉书》原典,还原历史事实素材,重新创作昭君诗之题咏者,扬弃陈说俗调,戛戛独造,于熟习惯见之外,反有生新变异之美。[23]如陈普所作:


昭阳柘馆贮歌儿,恨杀陈汤斩郅支。胡草似人空好色,春光不到二阏氏。(陈 普《王昭君》五首之一,《全宋诗》卷三六五o,页43808-9)


宁胡名号正当时,且有安栖得哺儿。胡草似人空好色,青青合为故阏氏。(陈 普《王昭君》五首之二,《全宋诗》卷三六五o,页43808-9)


出嫁毡裘得几时,昭阳柘馆贮歇儿。蛾眉莫怨毛延寿,好怨陈 汤斩郅支。(陈 普《王昭君》五首之三,《全宋诗》卷三六五o,页43808-9)


呼韩骨冷复雕陶,夜夜穹庐朔月高。为问琵 琶弦底话,得无一语诉腥臊。(陈 普《王昭君》五首之四,《全宋诗》卷三六五O,页43808-9)


甫出车延玉座倾.黄金无复赎娉婷。骚人更望胡人返,不识松揪拱渭陵。(陈 普《王昭君》五首之五,《全宋诗》卷三六五o,页43808-9)


陈普《王昭君》五首,为其《咏史》组诗362首之十,资书以为诗,翻案以生新,为其主体特色。[24]《王昭君》五首其五,自注云:“王昭君诗人模写多矣,大率述其嫁胡之悲哀,而未详当时之事也。暇日看史,足其本末,犹有可言。”由于陈普回归《汉书》《后汉书》史书原典,发现历代诗人所咏,“犹有可言”;相较之下,发现了昭君故事之“遗妍”,故考察而“见其本末”,以“聊备其未备”。详人之所略,异人之所同,已自有新创之意识在。《王昭君》五首,每首前两句,隐括史实在,后两句发挥议论。所据历史故事情节不同,所抒发之感慨或论断,自然和乞灵于小说、诗歌等文学者殊异,其生新变异可以想见。


南宋韩驹《题李伯时画昭君图·序》,曾比较《汉书》《后汉书》《西京杂记》,以及《琴操》有关昭君和亲故事之始末,而称:“盖其事杂出,无所考正。自信史尚不同,况传记乎?要之,《琴操》最抵牾矣!”[25]由于叙事情节,《琴操》所记与诸家大相径庭,故宋人关于昭君故事,多不取《琴操》“不愿妻其子,吞药而卒”之情节。唯南宋末赵文《昭君词》却人弃我取,诗序全引《琴操》,且解读王安石“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名句,以为“盏用《琴操》本意”,其诗则隐括《琴操》诗趣:


蜀江洗妍姿,万里献君王。君王不我幸,弃置何怨伤。君王要宁胡,借问谁能行。女伴各惧怯,畏此道路长。慨然欲自往,讵忍别恩光。倘于国有益,尚胜死空房。行行涉沙漠,风霜落红妆。得为胡阏氏,揣分已过当。单子感汉恩,边境得安康。一朝所天死,掩泣涕沾裳。胡俗或妻母,何异豹与狼。仰天自引决,爱此夫妇纲。大忠与大义,二者俱堂堂。可怜千古无人说,只道琵琶能断肠。(赵文《昭君词》,《全宋诗》卷三六一一,页43236-7)


赵文所作《昭君词》,诗中主要叙事情节,大抵据《琴操》不嫁二夫,服药而死之记载。部分符合《汉书》《后汉书》所载历史,形象来源确实是文学人物。不是历史人物。尤其是夫死再嫁之史实,一般诗人多避开不述,赵文诗则隐括《琴操》旨趣,代言心态与感受。篇末曲终奏雅,作出论断,谓“大忠与大义,二者俱堂堂”,成全忠义,割舍私情,褒美一说。一般题咏昭君和亲,多“只道琵琶能断肠”;赵文则据《琴操》以褒美,大抵“千古无人说”,故此作与他诗相较,自有新异之美感。


由此观之,翻案诗之佳者可以摆脱蹈袭,可以疗治熟腐,可以远隔俗态凡响,可以避免拘泥执著,最能有推陈出新,死蛇活弄之功。[26]


(二)静得胡尘唯妾身,汉家文武合羞死


王昭君一汉宫女子,肩负和亲任务,出使蛮荒塞外,对于汉匈和平,贡献良多。考诸史实,从此,胡汉边境“不见烟火之警,人民炽盛,牛马布野;边人获安,中外为一,生人休息六十余年”。这六十余年的两国和平,是王昭君忍苦负重,出塞胡天换取来的。后人歌之咏之,堪称实至而名归。


两相比较,当时汉朝文武官员、守边将军,对于两国和平,边境安宁,似乎置身事外,不闻不问,只是因人成事,坐享和平的成果而已。宋初开国以来,重文轻武,守内虚外,影响所及,于是“将帅愚懦,郡国空虚”;“出戌则亡,遇敌则溃”,将帅根本无法御边。[27]北宋使辽诗、南宋使金诗,对于立功边塞之期待,封疆豪杰之表彰,已体现宋人诗歌“重文轻武,守内虚外”政策之反思。[28]两宋诗人咏昭君和亲,再次触及边将无能问题。同时,连类推衍到朝中文武。要之,昭君和亲主题,往往借古喻今,触及“边将懦”和“汉计拙”两个议题,如:

昭君停车泪暂止,为把功名奏天子。静得胡尘唯妾身,汉家文武合羞死。(释智圆《昭君辞》,《全宋诗》卷一三七,页 1538)


敛袂出明光,琵琶道路长。初闻胡骑语,未解汉宫妆。薄命随尘土,元功属庙堂。蛾眉如有用,惭愧羽林郎。(刘次庄《王昭君》,《全宋诗》卷九七八,页 11325)


释智圆《昭君辞》,称扬昭君和亲“静得胡尘”,建立功名;相形之下,“汉家文武”尸位素餐,确实是“合羞死”。除歌颂昭君和亲之功勋外,又批判满朝文武之庸懦。在一系列题咏


昭君和亲是非之诗歌中,此诗具有典型意义。其后题咏二分,一则讽刺武将无能,一则批评汉计疏拙,皆能异化、新化主题,丰富昭君故事内涵。刘次庄《王昭君》称:“蛾眉如有用,惭愧羽林郎”,是讽刺武将之代表作。其他诸家,开发此中遗妍者,如:


一万边兵不立功,却令娄敬自和戎。犬羊不伏称臣妾,甘拜君王作妇翁。汉家金帛作山堆,无奈酋奴眼不开。今日单于恭子婿,方知娄敬是良媒。(华岳《阅明妃传》二首,《全宋诗》卷二八八七,页 34432)


塞上将军且罢休,一身万里自经营。将军歌舞升平日,却调琵琶寄怨声。(叶茵《昭君怨》,四库本《江湖小集》卷四十二,《宋百家诗存》卷二十三,册1357,页 337;《全宋诗》卷三一八八。页38244)


华岳《阅明妃传》,谓“一万边兵不立功,却令娄敬自和戎”,移以评宋辽之盟约、宋金之和议,岂非比兴寄托,意在言外?叶茵《昭君怨》,述歌舞升平日,将军却弹奏琵琶寄怨,盖从欧阳修《明妃曲和王介甫作》异化而来:抽换弹琵琶之“纤纤女手”为“塞上将军”,前者“不识黄云出塞路”,后者坐享升平安逸日。对于和亲之苦辛,琵琶之断肠,皆无缘会心与身经,讽喻自在言外。又如:


安边良将不收功,公主如何嫁犬戎。若使外孙知大父,单于不自杀其翁。(赵希逢《和阅明妃传》其一,《全宋诗》卷三二六 六,页38945)


毡城万里风雪寒,妾行虽危汉室安。汉室己安妾终老,妾颜穹庐岂长好。汉家将相多良策,更选婵娟满宫掖。单于世世求和亲,汉塞自此无风尘。(宋无《昭君曲》,《全宋诗》卷三七二三,页 44767)


观点不同,视角不一,表述内容遂有变异。赵希逢《和阅明妃传》其一,快人快语,将公主所以和亲之缘由,直截说成“安边良将不收功”,不无时代信息之反应。宋无《昭君曲》,戏言近庄,反言显正,其所谓“将相良策”,竟然是“更选婵娟”,以满足匈奴世世“和亲”之求,可谓劝百讽一,短歌也不妨当哭。又如:


环珮魂归春冢月,琵琶声断黑山秋。汉家多少征西将,泉下相逢也含羞。(王元节《青冢》,《归潜志》此诗题作“明妃”,《全金诗》卷三七,页 482)


玉貌辞金阙,貂裘拥绣鞍。将军休出战,塞上雪偏寒。(杨奂《酬昭君怨》,《全金诗》卷一OO,页400)


金人王元节《青冢》,设想他界巧遇王昭君,谓“汉家多少征西将,泉下相逢也合羞”,堂堂征将,居然不如一个婵娟弱女子。令人不胜晞嘘。金人杨奂《酬昭君怨》,一二句素描昭君和亲形象,简括有神。三四句揶揄塞上将军,弱懦不禁雪寒。阴柔胜阳刚,两相对照,贬刺边将之意现于言外。


王昭君出塞和亲,独力“静得胡尘”,乃汉家文武所不可及处。因此,批评汉计疏拙,是宋代昭君诗和亲主题之另一视点。这个批评视角,触及北宋的时代脉动,尤其是南宋绍兴和议、隆兴和议、嘉定和议,所以诗人感同身受,往往比兴寄托,议论亦多,如:


明妃命薄汉计拙,凭仗丹青死误人。一别汉宫空掩泪,便随胡马向胡尘。马上山川难记忆,明明夜月如相识。月下琵琶旋制声,手弹心苦谁知得。辞家只欲奉君王,岂意蛾眉入虎狼。男儿返覆尚不保,女子轻微何可望。青冢犹存塞路远,长安不见旧陵荒。(梅尧臣《和介甫明妃曲》,《全宋诗》卷三六一,页 3338)


梅尧臣《和介甫明妃曲》,开门见山 即言:“明妃命薄汉计拙,凭仗丹青死误人”,认为造成昭君出塞和亲,缘起丹青误人:明妃命薄,是连带的结局;“汉计拙”束手无良策,才是主因。杜甫《咏怀古迹》:以“画图省识春风面”,为明妃不幸之原因;“独留青冢向黄昏”,为不幸之结局,有异曲同工之妙。由于触犯政治忌讳,诗人因而吞吐其辞,点到为止,在全诗中之分量,不成比例。又如:


良家有子惠而秀,昔在汉宫谁更有。……权兼天下失所制,女子未免匈奴行。……大抵言意非吾类,眷眷向前愁益并。宁落家乡作孀妇,焉用阏氏尊予名。人唯适性乃有乐,未必膏粱胜藜藿。当时将相若为策,岂意安边用颜色。君虽不幸功可称,莫道佳人只倾国。思归曲在人已非,青冢空悲塞南客。(黄裳《昭君行》,《全宋诗》卷九三九,页11042)


昭君自恃颜如花,肯赂画史丹青加。十年望幸不得见,一日远嫁来天涯。辞宫脉脉洒红泪,出塞漠漠惊黄沙。宁辞玉质配夷虏,但恨拙谋羞汉家。穹庐腥膻厌酥酪,曲调幽怨传琵琶。汉宫美女不知数,骨委黄土纷如麻。当时失意虽可恨,犹得千古诗人夸。(李纲《明妃曲》,《全宋诗》卷一五五o,页17609)


黄裳《昭君行》,以赋为诗,于篇末曲中奏雅,谓“当时将相若为策,岂意安边用颜色”?义正词严,质疑自有可取,可惜临去秋波,未曾畅言。以李纲之骨鲠,所作《明妃曲》,亦只于诗中略言:“宁辞玉质配夷虏,但恨拙谋羞汉家”,轻点王昭君和亲之憾恨,只在汉家之“拙谋”。原来昭君和亲,不惜“玉质配夷虏”,主要在掩饰汉家的“拙谋”,何等识大体,顾汉家!


时至南宋,由于三大和议之激荡,诗人咏昭君和亲,更多提及汉朝和亲政策之拙与疏。由于触忌犯讳,故诗人每多借古讽今,指桑以骂槐,主文而谲谏,但期待“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而已。如:


汉宫深锁千蛾眉,妒宠争妍君不知。昭君自恃 色殊众,画师忍为黄金欺。当时望幸君不顾,泪湿花枝怨无主。一朝按图聘绝域,慷慨尊前为君去。萧萧车骑如流水,惨淡风沙千万里。昔年公主嫁乌孙,妾身况是良家子。自嗟薄命无归路,弱质安能事强主。可怜宫锦换毡裘,忍变故音作新语。马上琵琶送将远,行路闻之亦凄断。寄书 空忆雁南飞,只有怨歌传入汉。汉家失计何所获,羽林射士空 头白。白璧骏马无时无,倾国倾城难再得。(姚宽《昭君曲》,四库本《江湖后集》卷九,册1357,页825;《全宋诗》卷一九六九,页 22061)


七言古诗,较诸五古与近体,更便于铺陈叙述,舒卷抑扬,故宋人题咏昭君故事多用七古,多达47首以上。长篇铺排拓展,往往以辞赋手法为诗,作穷形尽相之描述。姚宽《昭君曲》,即其典型。篇末用点醒之笔云:“汉家失计何所获,羽林射士空 头白”,曲终奏雅,凸出诗趣,亦辞赋经营之成法。又如:


掖庭国色世所稀,不意君王初未知。欲行未行始惊惋,画史乃以妍为媸。约言已定不可悔,毡车万里随单于。玉鞍红颊空回首(一作天生胡汉族类异),乌 孙公主王明妃(一作古无汉女为胡姬)。高皇兵败白登下,归遣帝子称阏氏。欲平两国恃一女,鸟乎此计何其疏。至今和亲踵故事,延寿欺君何罪为。此生失意甘远去,此心恋旧终怀归。塞云惨淡气候别,沙四面吹穹庐。琵琶曲尽望汉月,塞雁年年南向飞。(王炎《明妃曲》,四库本《双溪类稿》卷一,册1155,页 423;《全宋诗》卷二五五九,页29688)


王炎《明妃曲》,痛言批判“欲平两国恃一女,乌乎此计何其疏。至今和亲踵故事,延寿欺君何罪为”?元马致远《汉宫秋》中《哭皇天》所云:“我道您文臣安社稷,武将定戈矛;您只会文武班头,山呼万岁,舞蹈扬尘,道那声诚惶顿首!”[29]活绘庸臣无策,文武尸 位之场景,可与宋人所提“汉计疏拙”相发明。又如:


黄沙漫空天一色,漠北阴 山断行迹。明妃辞汉适单于,委骨胡沙无来日。心事欲向琵琶传,天荒地老何人识。胡雁经年去会还,汉月几夜圆复缺。雁飞那解寄音尘,月明不管人愁绝。冢上千年不改青,怨入边风与羌笛。谁为君王设此谋,纵杀画工果何益。至今犹使昭君村,有女炙面殊不惜。汉已无策唐效之,公主沦弃豹狼域。何不设备御狂胡,人言仲舒计已疏。不以女色媚穹庐,圣宋之德千古无。(沈继祖《昭君村》,《全宋诗》卷二五七二,页29860-1)


汉家无计饵单于,掖庭为出千金妹。秀色妍姿玉不如,天子一见先嗟吁。三千粉黛尔殊绝,谋身独拙何蠢愚。梨花带雨辞殿隅,遗恨画工犹可诛。世人重色多唏嘘,不思婉娈同戈殳。君王蚤识应耽娱,皇天为遣投穹庐。乃知汉计自不疏,画工忧国非奸谀。君不见后世佳人号太真,坐令九鼎汙胡尘。当时早解挥妖丽,长作开元一圣君。(陈宓《和徐绍奕昭君图》,《全宋诗》卷二八五二,页 34006)


沈继祖《昭君村》,亦以赋为诗,曲终奏雅,于篇末凸出正意:谓“汉已无策唐效之,公主沦弃豹狼域。何不设备御狂胡,人言仲舒计已疏”。此盖借汉唐故事暗讽南宋和议政策。亦借古讽今之法。论者指出:从汉匈和亲(公元前 33 年)到唐懿宗次女安化公主下嫁南诏王舜(883 年),1 003 年间,和亲多达112次。和亲公主多哀伤落泪,自悲身世,未有含笑出塞者。明乎此,或可稍稍体会昭君出塞之哀怨与惨淡。陈宓《和徐绍奕昭君图》,则独排众议,权作翻案,就妖丽足以亡国推论,“乃知汉计自不疏,画工忧国非奸谀”,翻案生新,开脱汉计之疏与拙,此又一说,创意造语,堪称别开生面。


三、宋代华夷之辨与昭君诗和亲主题之深化


所谓主题之深化,指主题经营之深淘、深邃、深折,达到层深、精湛、独到之境界,所谓鞭辟人里,刻抉透辟者是。清叶燮《原诗》以为宋人之纵横钩致,非故好为穿凿也;“譬之石中有宝,不穿之凿之,则宝不出。”翁方纲《石洲诗话》称:“说理至宋人而精,说部至宋人而富,诗则至宋而益加细密,盖刻抉人里,实非唐人所能囿也。”又谓:“宋人精诣,全在刻抉人里,而皆从各自读书学古中来,所以不蹈袭唐人也。”,[30]叶燮所指,翁方纲所云,即是宋诗宋调特色之一,于宋人题咏昭君诗,评论和亲之是非处,多有具体而微之体现。体现之层面有二,其一为华夷之辨,其二为公私之判。为篇幅所限,本文只谈华夷之辨;公私之判,将别撰一文。


时代思潮在文学作品之反应,往往造成风格之形塑,主题之深化。《春秋》学在宋代,由于外患频仍,世变日亟,经学之发展,号称显学。《四库全书总目》称:“说《春秋》者,莫夥于两宋![31]堤以证明。宋代之《春秋》学,大体着重以义例求书法,较注重微言大义之阐发,北宋倡“尊王”,南宋重“攘夷”,其要归于经世资鉴。[32]影响所及,宋人咏写昭君和亲故事,其反思与批判,多涉及尊王攘夷,南宋昭君诗更多融人华夷之辨,可见《春秋》学影响之层面。


《我者与他者——中国历史上的内外分际》一书,为台湾中央研究院许倬云院士所著,讨论“中心——边陲”的互动,“我者——他者”的相对地位。许院士认为:所谓“中——外”关系,指一个国家或一个文化系统,在面临“他者”时,“我者——他者”之间的互动。进一步指出:商周以后,“中原”自认为中心,视周边各处为外地边陲。“中心”不断移换,“中国”就成为一个复杂观念,因此,“我者——他者”的关系,也有许多不同的形态。[33]宋诗之叙述性,诚如日本吉川幸次郎所云:往往交代事件之始末,避免只抓住对象之顶点。[34]清翁方纲。《石洲诗话》所谓“故老名臣之言行,学术师承之绪论、渊源”,史传所不及载者,“莫不借诗以资考证”。[35]夷夏观在宋代之反应,宋人咏昭君和亲诗多所体现。


华夏与夷狄,中心与边陲,我人与他者之间,在文化认知上,从《春秋》书法以来,历经汉、唐,至宋、元、明、清,一直存在优劣乃至是非之惯性判准。前者往往为优、为是;后者则为劣、为非。宋人咏昭君和亲故事,批判的标准就在“华夏与夷狄”、“我者与他者”,价值判断颇近《春秋》书法。如下列诸诗,多体现内诸夏而外夷狄之意识:


……权兼天下失所制,女子未免匈奴行。此身既系国休戚,君王虽悔难复更。雪怨云愁竞何语,自小谁知北征苦。既知中华栖上清,乃托胡人为死生。平居怅望一咸梦,用愫遐荒寻去程。胸前但殒默默泪,门外已抗悠悠旌。辕马悲鸣日云远,行经几处单于城。平沙莽莽春不青,顽阴漫漫天不明。随无鸳鸯欢悦情,送有琵琶哀怨声。大抵言意非吾类,眷眷向前愁益并。宁落家乡作孀妇,焉用阏氏尊予名。人惟适性乃有乐,未必膏粱胜藜藿。当时将相若为策,岂意安边用颜色。君虽不幸功可称,莫道佳人只倾国。思归曲在人已非,青冢空悲塞南客。(黄裳《昭君行》,《全宋诗》卷九三九,页11042)


就汉代而言,如果把“我者——他者”、“中心——边陲”关系,抽换成“华——夷”、“内——外”关系,于是匈奴夷狄,为边陲,为他者;汉朝为华夏,为中心,为我者,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孟子所谓“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可以概知进退取舍之大凡。今参考许倬云、翁方纲之说,“借诗以资考证”,以讨论昭君和亲诗主题之深化。黄裳《昭君行》中云“既知中华栖上清,乃托胡人为死生”;甚至称“宁落家乡作孀妇,焉用阏氏尊予名”,此《公羊传》成公十五年所谓“内诸夏而外夷狄”说之表现。鸡父之战(昭公二十三年)、黄池之会(哀公十三年),《公羊传》皆明言“不与夷狄之主中国”。戎执天王使凡伯,《春秋》书“伐”(隐公七年);荆败蔡师以归,《春秋》书“献舞”不言“获”(庄公十年);霍之会,楚之执宋公以伐宋,《春秋》不言“执”(僖公二十一年),皆所谓“不与夷狄之执中国”,“不与夷狄之获中国”也。[36]中华为内、匈奴为外;以中华为中心,匈奴为边陲,是“我者”“他者”意识之表现。尊卑、褒贬、好恶、取舍,亦由是而触类滋生。又如:


汉家和亲成故事,万里风尘妾何罪?掖庭终有一人行,敢道君王弃憔悴。双驼驾车羌笛悲,公卿谁悟和戎非。蒲桃宫中颜色惨,鸡鹿塞外行人稀。沙碛茫茫天四围,一片云生雪即飞。太古从来无寸草,借问春从何处归。(陆游《明妃曲》,四库本《剑 南诗稿》卷三十,册1162, 页 481;《全宋诗》卷二一八三,页24867)


陆游《明妃曲》云:“汉家和亲成故事,万里风尘妾何罪?”将和亲匈奴,万里风尘,视同罪犯贬谪。南宋胡安国《春秋传》曾云:“中国之有戎狄,犹君子之有小人。内君子外小人为泰,内小人外君子为否。……故以诸夏而亲戎狄,致金缯之奉,首顾居下,其策不可施也。”[37]胡安国《春秋传》以兴寄解经,不言可喻,南宋士人多受其影响。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史德》言:“必通《六艺》比兴之旨,而后可以讲《春王正月》之书。”[38]此之谓也。胡安国所持以进退褒贬之准则,实即华夷、内外、“我者,他者”之论证而已。又如:


奉春前日策和亲.夷夏雌雄恰始分。今日呼韩朝渭上,如何万里嫁昭君。(舒邦佐《咏昭君》,《全宋诗》卷二五五二.页 29586)


掖庭国色世所稀,不意君王初未知。欲行未行始惊惋,画史乃以妍为媸。约言已定不可悔,毡车万里随单于。玉鞍红颊空回首(一作天生胡汉族类异),乌 孙公主王明妃(一作古无汉女为胡姬)。高皇兵败白登下,归遣帝子称阏氏。欲平两国恃一女,乌乎此计何其疏。至今和亲踵故事,延寿欺君何罪为。此生失意甘远去,此心恋旧终怀归。塞云惨淡气候别,风沙四面吹穹庐。琵琶曲尽望汉月,塞雁年年南向飞。(王炎《明妃,曲》,四库本《双溪类稿》卷一,册1155,页 423;《全宋诗》卷二五五九,页29688)


舒邦佐《咏昭君》诗质疑:既然“华夏雌雄恰始分”,势均力敌,既然是为汉匈当前之形势,“如何万里嫁昭君”?为何还要降尊纡贵,推行“和亲”之策?言外犹然有“内诸夏而外夷狄”之意识形态在焉。王炎《明妃曲》,诗中直言“天生胡汉族类异,古无汉女为胡姬”;盖《春秋》大义:夷狄主中国,则不与;执、获、捷、灭中国,亦皆不与,何况“汉女为胡姬”!尊崇自我,贬抑他者,此《公羊传》所主张。[39]南宋其他诗人叙写昭君和亲,亦多暗用《春秋》书法,作为一篇之警策,如:


御戎岂别无经纶,娄敬作俑言和亲。或结或绝患不已,至呼韩邪朝竞宁。稽首愿得婿汉氏,秭归有女王昭君。临时失捐画工赂,蛾眉远嫁单于庭。玉容惨淡落紫塞,粉泪阑干挥黄云。下马 穹庐移步涩,弹丝谁要胡儿听。年年两军苦争战,杀人如麻盈边城。若借此行赎万骨,甘忍吾耻縻一身。闻笳 常使梦魂惊,倚楼唯恐烽火明。狼子野心何可凭,呜呼狼子野心何可凭。C赵汝链《昭君曲》,四库本《野谷诗稿》卷一,册1175,页 92;《全宋诗》卷二八六四,页34201-2)


古圣先贤对待夷狄,或“化之”,或“攘之”。《春秋》主书,以“攘之”为主;书写之法,则以“外之”作为策略。孟子所谓“吾闻用夏变夷,未闻变于夷者也”,此之谓也。[40]赵汝链《昭君曲》,称“御戎岂别无经纶?娄敬作俑言和亲”,叙写昭君和亲远嫁,“玉容惨淡落紫塞”,初或出于不得已。此“内诸夏而外夷狄”,“不与夷狄之获中国”、“不与夷狄之主中国”诸观念之发用使然。其后,昭君渐识大体,为谋求两国和平,深悟“若借此行赎万骨,甘忍吾耻縻一身”。考察《史记》《平准书》《匈奴列传》等史料,自汉武帝讨伐匈奴,前期战争经费支出在汉钱1 000亿以上,斩降匈奴 22万,汉军伤亡亦十余万,丧马数十万匹。后期15 年,斩获匈奴首虏仅万数千级,而汉军丧师二十余万,竟是前期战争之两倍。[41]由此观之,诗人为昭君拟言代言,和亲单于,确实可以避免两军征战,可以救赎万骨、绥靖边城。据此言之,欲求苟安,舍弃和亲恐无其他良策。篇终提“狼子野心”,则以中原看边陲,以华夏视夷狄,将他者视为“非我族类”,故有如此“外之”之论。又如:


一万边兵不立功,却令娄敬自和戎。犬羊不伏称臣妾,甘拜君王作妇翁。汉家金帛作山堆,无奈酋奴眼不开。今日单于恭子婿,方知娄敬是良媒。(华岳《阅明妃传》二首,《全宋诗》卷二八八七.页 34432)


万里来朝拜宠归,琵琶下马册阏氏。虚传千古和戎话,不道 当 年虏自衰。(车若水《明妃》,《全宋诗》卷三三九七,页 40427)


周求莘女终亡纣,越献西施竟灭吴。马上琵琶徒自恨,不思强汉弱匈奴。(于石《读明妃引》,四库本《紫岩诗选》卷三,册1 189,页685;《全宋诗》卷三六七七,页 44154)


华岳《阅明妃传》,称匈奴为“犬羊”,单于为“酋奴”,卑之贱之,视之为牲畜,等之为皂隶,是所谓“非我族类”之称谓,是《春秋》书法中以称谓定褒贬之义例。车若水《明妃》,考证史实,知呼韩邪万里来朝时,汉正强盛,虏正衰弱,因此流布千古之“和戎”佳话,无异于误读原典,断定为杜撰“虚传”。称匈奴为“虏”,犹呼荆楚为子,亦尊王攘夷之书法。于石《读明妃引》,所云“不思强汉弱匈奴”,以我者、华夏为内,视他者、夷狄为外。《春秋》书法,尊内卑外,褒内贬外,所谓内外异辞也。[42]


许倬云《我者与他者——中国历史上的内外分际》一书强调:“我者”与“他者”之间的界限.春秋以来不断改变,“华夏与夷狄,不是对立,而是逐渐转变”。譬如北宋对辽、夏,南宋对金国,大宋不能忘情于“天朝上国”,以为“我者”“华夏”,仍是“中心”,尊、贵、高、上,不在话下;而辽、夏、金全看作夷狄,“边陲”“他者”,卑贱低下,亦不容置疑。[43]明内外之辨,严夷夏之防,既为《春秋》大义,两宋昭君诗中,亦有依违两端,混同华夷,不别内外者,则是大一统思维之表现,如: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含情欲说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黄金捍拔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可邻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王安石《明妃曲二首》之二,《全宋诗》卷五四一,页6503)


秦人疆盛时,百战无逡巡。汉氏失中策,清边烽燧频。丈夫不任事,女子去和亲。君王为置酒,单子来奉珍。朝辞汉宫月,暮随边地尘。鞍马白沙暮,旃裘黄草春。人生在相合,不论越与秦。但取眼前好,莫言长苦辛。君看轻薄儿,何殊胡地人。(吕本中《明妃》,四库本《东莱诗集》卷二,册1336,页 693;《全宋诗》卷一六o六,页18047-8)


……君王神武重边功,不爱裱华胜桃李。……赏功未了说和亲,又堕蛾眉芳梦里。……朔风吹雪胡马嘶,猎归月淡龙城西。重旃穹窿压斗帐,泛盎快搅金留犂。细调弦索为郎鼓,手未推却眉先低。林深人静孤啄木,春尽树暗双黄鹂。大居次吹梅花老,小居次舞杨花迷。屠牙勃嘒起为寿,一粲相对酣如泥。子卿海上亦良苦,牧羝未乳儿先乳。信道天涯共此情,谁谓姬姜必齐鲁。妾身不为汉婕好,下嫁犹获当单于。从来蕃汉等昆弟,得婿渠不如家奴。君不见冢象庐山谁比数,青冢名传千万古。(洪咨夔《昭君行》,《全宋诗》卷二八九O,页 34473)


王安石《明妃曲二首》之二,宣称“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吕本中《明妃》诗亦云:“人生在相合,不论越与秦”;洪咨夔《昭君行》则谓:“从来蕃汉等昆弟”,“谁谓姬姜必齐鲁”;从天朝上国,华夏中心的视角出发,张皇《春秋》“大—统”之微言,富于宋代政治伦理思想之烙印,以及《公羊传》“大居正”之王道思维。[44]题咏王昭君和亲之诗篇,或许体现若干《春秋》学“华夷之辨”之思想,姑作如上诠释。


四、结论


昭君和亲之故事,先后载存于《汉书》《琴操》《王明君辞并序》《西京杂记》《后汉书》中,后代述说昭君故事,状写昭君形象,大抵多就以上五个系统作粉本,进行生发、补充、增订、创作。因此,后世流传之王昭君形象,其基型或本历史,或本传说,说各不同,要之《琴操》最为抵牾。


五代以前,古人题咏王昭君故事,已写作近九十首诗。宋人承前人之后,若思再题咏昭君,追求主题之异化与深化,自是不二法门。“苟无新意,不必重作”,是宋人创作的追求目标。明曹学佺《宋诗序》称宋诗:“取材广,而命意新”;清吴之振《宋诗钞,序》谓:“宋人之诗,变化于唐,而出其所自得。”翁方纲《石洲诗话》亦以为:“宋人精诣,全在刻抉人里”,持以品评宋代昭君诗之异化、深化堪称具体而微。


所谓异化,指立意之变常、改异、生鲜、新奇,而以形象清新、风格创新为极致。试考察昭君故事之五大系统,比较六朝、唐代诗昭君和亲之主题,宋代变异生新之和亲主题有二:其一,“解携尤物柔强国,画工元是汉忠臣”;最显而易见的“异化”和亲主题,为宋人翻案之作。善用翻案,往往能翻转变异,别出心裁;妙说蹊径,独具只眼。要之,能赋古典以新貌。如刘才邵《昭君出塞行》、袁燮《昭君词》、陈宓《和徐绍奕昭君图》、郑樵《昭君怨》、裘万顷《题昭君图》、萧澥《写乐府昭君怨后》皆应用翻案,促成和亲主题之异化。郑清之《偶记赋王昭君漫录之》、陈涧《读明妃引》,亦用翻案,指称受贿作假之毛延寿为忠臣.议论堪称蹊径另辟。


翻案诗之写作,可以促成主题之异化、新化。除此之外,北宋澶渊之盟,南宋绍兴和议、隆兴和议、嘉定和议,纳币割地、丧权辱国;诗人叙汉匈之和亲,昭君之和戎,往往借古讽今,影射比附之。匪夷所思的论述,不可思议的视点,或是别出心裁另辟蹊径之叙写,也都有助于昭君和亲主题之变化出奇,耳目一新。要之,跳脱惯性思维,全方位进行观照,较容易有新异之诗思。李觏作《匈奴传》、赵蕃《王昭君》、释居简《昭君行》,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以议论为诗成为宋人昭君诗基调之一。对于和亲主题见仁见智,体见“取材广,而命意新”之宋诗特色。


唐宋诗人咏昭君故事,其基型大部分根据《西京杂记》及石崇《王明君辞》而缘饰点缀之。叙事情节,多近小说家言,不合历史事实。南宋诗话诗歌或实事求是,有回归《汉书》《后汉书》原典,还原历史事实素材,重新创作昭君诗之题咏者,扬弃陈说俗调,反有生新变异之美。陈普《王昭君五首》,回归史书原典,发现历代诗人所咏,“犹有可言”;相较之下,发现了昭君故事之“遗妍”,详人之所略,异人之所同,已自有新创之意识在。


和亲主题求异追新的第二个层面,为“静得胡尘唯妾身。汉家文武合羞死”。王昭君不过一汉宫女子,却肩负和亲任务,出使蛮荒塞外,对于汉匈和平,贡献良多。两相比较,当时汉朝文武百官、边境将军,对于两国和平、边境安宁,似乎置身事外,不闻不问。北宋使辽诗、南宋使金诗,对立功边塞之期待,封疆豪杰之表彰,已体现宋人诗歌对重文轻武、“守内虚外”政策之反思。两宋诗人咏昭君和亲,亦往往借古讽今,触及边将无能症结,连类触及“边将懦”和“汉计拙”两个议题,而讽喻自在言外。


所谓主题之深化,指主题经营之深淘、深邃、深折,达到层深、精湛、独到之境界,所谓鞭辟人里,刻抉透辟者是。《四库全书总目》称:“说《春秋》者,莫夥于两宋!”北宋倡“尊王”,南宋重“攘夷”,影响所及,宋人咏写昭君和亲故事,其反思与批判,多涉及尊王攘夷,南宋昭君诗更多融人华夷之辨,可见《春秋》学影响之层面。《公羊传》所谓“《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春秋》书法所谓“不与夷狄之主中国”、“不与夷狄之执中国”、“不与夷狄之获中国”云云,《孟子·滕文公上》所谓“吾闻用夏变夷,未闻变于夷”,两宋诗人题咏昭君和亲,多有具体而微之凸显。


华夏与夷狄,中心与边陲,我者与他者之间,在文化认知上,从《春秋》书法以来,一直存在优劣,乃至是非之惯性判准。前者往往为优、为尊、为贵、为是;后者则为劣、为卑、为贱、为非。宋人咏昭君和亲故事,批判的标准就在“华夏与夷狄”,“我者与他者”。明内外之辨,严夷夏之防,为《春秋》大义,两宋昭君诗中,多所体现。其中亦有依违两端,混同华夷,不别内外者,则为大一统之意识。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史德》言:“必通《六艺》比兴之旨,而后可以讲《春王正月》之书。”此之谓也。


[注释和参考文献]


[1]班固:《汉书》卷九《元帝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97 年,页 297;卷九十四下《匈奴传》,页3803-8。


[2]张高评:《王昭君形象之流变与唐宋诗之异同——北宋诗之传承与开拓》,载《世变与创化——汉唐、唐宋转换期之文艺现象》,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2000 年,页488-526。本节诠释昭君故事基形,多本此。


[3]传东汉·蔡邕撰《琴操》,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十一《琴曲歌辞·怨旷思惟歌》序,北京:中华书  局,1983 年,页 315。


[4]丁福保编:《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全晋诗》卷四《王明君辞并序》,台北:世界书局,1978 年,页401-2。


[5]考张长明:《试论西汉的汉匈关系及和亲政策》,《江汉论坛》1983 年第6期。


[6]明·陶宗仪等编:《说郛》宛委别藏本卷六六《西京杂记》卷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年,页 3090-91。


[7]哗:《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传》,台北:世界书局,986 年,页2941。


[8]王昭君故事的五个系统,见张高评《(明妃曲)之同题竞作与宋诗之创意研发——以王昭君之“悲怨不幸与琵琶传恨”为例》,原载台湾师大《中国学术年刊》第廿九期(春季号,2007 年 3月),页85 -114。后辑人张高评:《创意造语与宋诗特色》,台北:新文体出版公司,2008年,页389-97。


[9]伯2553《王昭君变文》,项楚《敦煌变文选注》,成都:巴蜀书社,1990 年,页191-226。


[10]伯2553、伯2673、伯4944三个写本,同是《王昭君(安准词)》,见柴剑虹《敦煌唐人诗人选集残卷(伯2555)补录》,《文学遗产》1983 年第4期。


[11]伯2748《王昭君怨诸词人连句》,陈尚君辑校《全唐诗补编》上册,北京:中华 书局,1992 年,页 76-7。斯0555《昭君怨》,潘重规《补全唐诗新校》,《华冈文科学报》第13期(1981 年 6月)。


[12]高国藩:《敦煌本王昭君故事研究》,原刊《敦煌学辑刊》1989 年第2期;后辑入巴特尔编选《昭君论文选》,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 年,页182-98。


[13],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十八.真宗景德元年‘辛丑,录契丹誓书”条,附载《两朝誓书册·景德元年誓书本》,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页 1299。


[14]·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五,参考陈振编:《中国通史》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年,页328-35。


[15]元·脱脱:《宋史》卷三十三《孝宗纪一》,北京:中华书局,1997 年,页 630。参考刘伯骥:《宋代政教史》上篇第四章第十九节《隆兴和议》,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71 年,页391-41l。


[16]陈振主编:《中国通史》《开禧北伐与嘉定和议》,页351-4。


[17]程千帆:《相同的题材与不相同的主题、形象、风格——四篇桃源诗的比较研究》,载莫砺锋(编):《程千帆全集》第八卷《古诗考索》,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页 134。


[18]同上注,引金德瑛说,页144。


[19]吴之振、吕留良(同选):《宋诗钞》《序》,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页 1。


[20]张高评:《宋诗之传承与开拓》上篇《宋代翻案诗之传承与开拓》,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页113-5:


[21]张高评:《<明妃曲>之同题竞作与宋诗之创意研发——以王昭君之“悲怨不幸与琵琶传恨”为例》,页96-8。


[22]《公羊传,闵公元年》:“《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避讳,为《春秋》书法之一,其条例参考段熙仲:《春秋公羊学讲疏》第五章第三《避讳》,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页364-9。


[23]张高评:《南宋昭君诗之接受与误读》,载彰化师范大学国文系《第五届中国诗学会议论文集》“回归原典,推陈出新”,2000 年10-月,页 431-2。


[24]张高评:《印刷传媒与宋诗特色》第十一章《印刷传媒与宋代咏史诗之新变——以宋末元初陈普咏史组诗为例》,台北:里仁书局,2009 年,页516-33。


[25]《全宋诗》,卷一四三九,页16585-6。


[26]张高评:《宋诗之传承与开拓》上篇《宋代翻案诗之传承与开拓》,页 114。


[27]张高评:《自成一家与宋诗宗风》第六章《使辽诗之传承与边塞诗之开拓》,第七章《使金诗之主题与边塞诗之转折》,页275-80,326-30。


[28]宋·吕祖谦:《历代制度详说》卷十《屯田》,参考王瑞:《宋代政治史概要》第六章《宋代军权集中及其后果》,南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 年,页 287。


[29]元·马致远《破幽梦姑雁汉宫秋》,载顾肇仓:《元人杂剧选》第二折《哭皇天》,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年,页130。


[30]清,叶燮:《原诗》卷一《内篇上》,丁福保c编,:《清诗话》,台北:木铎出版社,1971 年,页 570。清·翁方纲:《石洲诗话》卷四,郭绍虞(编):《清诗话续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年,页1426-7。


[31]纪昀等主纂:《四库全书总目》卷二十九《日讲春秋解义》提要,台北:艺文印书馆,1974年,页 592。


[32]沈玉成:《春秋左传学史稿》第八章《v春秋>经传学的进一步政治化——宋元明》,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76 年,页402-15。赵伯雄:《春秋学史》第六、第七章《宋元明春秋学》(上下),济 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年,页421- 35,508-12.


[33]许倬云:《我者与他者——中国历史上的内外分际》’《引言》,页 2。


[34]日本吉川幸次郎:《宋诗概说》序章第三节《宋诗的叙述》,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3 年,页15-6。


[35]翁方纲:《石洲诗话》卷四,页1428-9。


[36]]陈柱:《公羊家哲学》《攘夷说》,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80 年,页44-5。


[37]宋,胡安国《春秋传》卷之一,隐公二年《经》:“春,公会戎于潜。”胡《传》云云,成都:巴蜀书社,1987年,页9。


[38]]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内篇五《史德》,台北:华世出版社,1980 年,页149-50。


[39]]参考杨树达:《春秋大义述》《攘夷第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页 8,16-8。


[40]《孟子,滕文公上》,清·焦循:《孟子正义》卷十一,赵岐《注》:“当以诸夏之礼义化变夷蛮之人耳,未闻变化于夷蛮之人。”北京:中华书局,1987 年,页 393。


[41]程金造:《史记管窥》(司马迁写汉武帝征伐匈奴),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 年,页314-23;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二编,页 73。


[42]段熙瑞:《春秋公羊学讲疏》第五章《远近,内外异辞>,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页199-201。


[43]许倬云:《我者与他者——中国历史上的内外分际》之《宋代:列国体制下的中国》,页73-6。


[44]王水照:《北宋的文学结盟与尚“统”的社会思潮》,《王水 照自选集》,上海:上海 教育出版社,2000 年,页112-8。


[作者张高评,男,汉族,香港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系特聘教授。]




编 者 按:原文载于《昭君文化》,如引用请据原文。

文稿审核:包·苏那嘎

排版编辑:武  彬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17704884686 / 18686081081

网  址:www.zhaojunwenhua.net

地  址:呼和浩特市亿峰岛物业楼三楼

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研究会 |  中国民族学学会昭君文化研究分会

版权所有: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研究会 | 蒙ICP备18002493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472号 | 网站地图 | 网站建设国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