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郝诚之,中国民族学学会昭君文化研究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一、以史为镜,多元一体是国情
昭君出塞,胡汉和亲,在中国家喻户晓,有口皆碑。史料也记载,王昭君,姓王名嫱,是两千多年前生长于长江支流香溪河畔的平民女子。选人汉朝王宫,当过“待诏掖庭”;自愿出塞平等和亲,被匈奴部落首领呼韩邪单于尊为匈奴王后“宁胡阏氏”,受到草原人民的崇敬和爱戴。至今,在黄河两岸的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还屹立着以她命名、四季享祭的“青冢”多座。1959年在庆祝包头钢铁公司一号高炉出铁剪彩的晚宴上,周恩来总理端起了“昭君牌”黄酒,高兴地说:“昭君出塞,为蒙汉民族的团结做出了贡献。希望今后有更多的革命的昭君到内蒙古来,加强蒙汉民族团结,建设好祖国的北部边疆。”1961年,国家副主席董必武视察呼和浩特,细细读过关于昭君的碑文石刻后,写下了有别前贤、气壮山河的名诗《谒昭君墓》:“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摅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台湾学者说得好,我们不是说汉族奇女子昭君有扭转乾坤的能力,而是说她小小年纪就胆识过人,能挺身出塞和亲,化干戈为玉吊,从而巩固和加强了汉、匈两个民族的团结友好,故高风亮节流传至今。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1961年秋深入内蒙古考察后,在《内蒙访古》一文中发出如下感叹:“在大青山脚下,只有一个古迹是永远不会忘掉的。那就是被称作青冢的昭君王昭君墓。因为在内蒙古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翦伯赞《内蒙访古》,《人民日报》1961年12月13日)
昭君出塞及其影响的文化现象正在被重视、被研究,归类为“昭君文化”。中国民族学学会昭君文化研究分会会长郝存柱先生对笔者说:“昭君文化已不是一个美女的文化、单个民族的文化,而是‘天下一家、玉帛交欢’的文化,汉族和少数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文化。因为昭君出塞是平等和亲,不是清朝的‘公主下嫁’,因此是两千年前‘北有强胡、南有大汉’双方自愿的正确选择。马背民族唱着‘队队毡车细马,簇拥阏氏如画’的牧歌,汉代诗人吟着‘交和结好,昭君是福’的新诗,友好相处于长城脚下,雄辩地说明中国的国情是”多元一体,华夏一统;合则双利,分则两伤。
四大文明古国为何只有我中华民族硕果仅存、历史从未中断?就是因为历史是根,文化是魂,讲信修睦,海纳百川。内蒙古大学林幹教授深刻指出,胡汉和亲,结束了汉匈两族一百五十年(公元前201-前51年)来的战争状态;打破“自三代(夏、商、周)之盛,胡、越不与受正朔”、“虽败不称臣”的对峙局面,结束了匈奴二十余年来的分裂状态,迎来了“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汉书·匈奴传》赞)的太平盛世,北方人民获得休养生息达60余年。“单于天降”、“单于和亲”的汉代瓦当如今成了国宝;昭君出塞、胡汉和亲的千古佳话代代相传,久唱不衰,就是因为它记载了国史,记录了民意。
二、以民为本,人心向背看兴衰
人心向背是中国力量的风向标、中国信心的奠基石。人民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依靠。
“昭君出塞热”两千年不衰,靠什么?为什么?据内蒙古大学马冀教授不完全统计,“历代正史、方志、地理、游记和文集、笔记、诗话等著作中涉及王昭君史料和评价的近一百种;历代歌咏王昭君的诗词近一千首;戏曲约五十种;小说约二十种;已搜集的民间故事约十五种”。还不包括古韵新声的昭君电影、电视剧、交响乐、蒙古语说书和知名品牌的昭君茶、昭君脐橙、昭君黄酒、昭君山庄、昭君大酒店、昭君旅行社等等。据遵照周恩来总理遗愿写出话剧《王昭君》的曹禺先生回忆,为了采风,他“两次深入内蒙古草原,听了著名歌手马头琴大师琶杰唱的关于王昭君的故事”。曹老说,他“喜欢活在草原人民心里的王昭君,也相信王昭君正是这样一位可爱欢悦的姑娘”,“我希望我们的人民能因有王昭君这样一位有胆有识的汉家女儿感到骄傲”。笔者在包头、鄂尔多斯等地听过王昭君与饮品奶茶、与食品酿皮、与化妆品白粉的民间故事,深受感动。在兴安岭下的科尔沁草原上,笔者得知哲里木盟的广播电台蒙文部连续十多年每周定时播出蒙古语说唱艺术家道尔吉先生的《王昭君》长篇故事,文化大革命中期也来中断,这是何等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啊!
让我们喜出望外的是,从长江、香江边,到恒山、阴山下,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小提琴协奏曲、青铜雕塑和仿“汉画像石”墨玉艺术连环画壁画共三大类艺术家的昭君作品。一是因创作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蜚声海内外的大师陈纲先生,在1986年献出一部抒情、写意相结合的大型作品——小提琴协奏曲《王昭君》。二是广东著名雕塑家潘鹤教授,完成了呼韩邪单子和王昭君夫妇双马并辔徜徉草原、艺术性和思想性融为一体的大型青铜雕塑《和亲》。三是山西大国画家周鼎先生和内蒙古散文家贾勋先生合作的一套30幅的墨玉艺术壁画《昭君出塞》。小提琴协奏曲《王昭君》于1986年11月,在香港、上海,由作曲家陈钢、演奏家西岐崇子联袂首演,大获成功,被誉为“《梁祝》的姊妹篇”。雕塑《和亲》至今高高矗立于黄河边的昭君墓前,被内蒙古人民称作“民族团结的象征”。墨玉连环画艺术壁画《昭君出塞》展出于呼和浩特“九边第一泉”景区,游客评价“艺术精神是直追古风,皆有汉魏六朝艺术韵味和匈奴时代阴而山岩画的原始情趣”。(贾勋《青城风物过眼录》,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4页)
三、以和为贵,共 筑中华强国梦
2007年3月,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提出了“研究中华史,提倡大国学”的观点,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而中国文化的精髓是和谐。这是中华民族送给世界的伟大礼物。”(《光明日报》2009年4月8日第12版)
和谐社会是千百年来中国人的梦。从古代《易经》的“太和”观念,周太史史伯的“和实生物”论断,到孔子“礼之用,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光辉命题;从老子的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小康设想,到费孝通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的文化自觉,我们中华民族从来没有间断过对和谐这个伟大理想的追求。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贵“和”思想或者说和谐精神,跨越时空,薪火相传,一以贯之。作为一种普遍精神,和谐含摄了儒、道、墨、释,成为各家各派思想学说的灵魂。和谐文化传统在多元综合的基础上通过合作与交流而生生不息,体现了中华民族东方哲学的价值取向,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核心和精髓。
为什么刘云山同志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时,要高度重视“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批示肯定“在内蒙古自治区提出昭君文化不仅是内蒙古的一件好事,而且是中国一件大好事”?要求“研究昭君文化,弘扬优秀传统,增强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见郝存柱主编《昭君文化研究和传播大事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2审版第84、94页)
为什么俞正声同志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时,要为《昭君文化高层论坛》题词:“昭君出塞是中华民族和谐相处的象征,昭君文化是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指出:“因昭君出塞和亲而逐渐形成的昭君文化,是湖北和内蒙古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传承和弘扬的结果,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要“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共同推进昭君文化的发展”。
为什么杨晶同志任内蒙古党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书记的时候,要在《关于加强首府文化建设的意见》(呼党发(2000)22号文件)中突出三句关键词:“以草原文化为底蕴,以昭君文化为特色,以先进文化为方向”?一再强调:“昭君文化基本内涵是民族团结,而民族团结又是我们遵循党中央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办昭君文化节对于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历史内涵。全面展示草原文化的时代风采,扎实推进民族大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早在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就高瞻远瞩,盛赞昭君是“为发展中华民族大家庭团结有贡献的人物”。2008年北京奥运结束时,胡锦涛主席接受世界著名媒体采访,坦陈“我的心愿”和中国人民一样,是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全世界的“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两代国家领导人所见略同,其深意何在?
答案很简单,那就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月2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总结历史经验时强调的:“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后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十分珍惜和平安定的生活。中国人民,怕的就是动荡,求的就是稳定,盼的就是天下太平。”(新华社北京1月29日电,《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人民日报》2013年1月30日头版)
从党的十五大,我们党正式把“中国道路”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中国梦”概念对接,到十六大以后又进一步把“中国梦”的目标定位,由六个字的“富强民主文明”扩展为八个字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说明我们党对国情把握更加清醒,对大国担当更加明确。(陈晋《从中国道路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说明我们党对国情把握更加清醒,对大国担当更加明确。(陈晋《从中国道路到中国梦》,《光明日报》2013年3月19日第4版)“沧桑历尽春犹在,又是青冢拥黛时”。中国梦,说到底是人民的梦、和平的梦、和谐的梦。《昭君文化》季刊此时应运而生,堪称幸逢盛世,正当其时,大得人心。我衷心祝愿它为弘扬昭君文化、凝聚中国力量、同心共圆强国梦而集思广益,风来八面,和鸣万家,越办越好!
编 者 按:文章来源《昭君文化》2013年 第1期,引用请据原文。
文稿审核:包·苏那嘎
排版编辑:武 彬
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研究会 | 中国民族学学会昭君文化研究分会
版权所有: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研究会 | 蒙ICP备18002493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472号 | 网站地图 | 网站建设 : 国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