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锋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南匈奴归附是汉代北方民族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建武二十四年(48年)春,匈奴正式分裂为南、北两部。建武二十六年(50年),单于比率南匈奴八部落归降汉朝,成为汉朝的藩属政权。本文试对南匈奴南迁、部落分布以及人口数量的变化做深入的探讨。
一、南匈奴单于庭暨八部的南迁与分布
(一)南匈奴单于庭迁徙
南匈奴归附之初,汉朝先将单于庭安置于南距五原郡西部塞八十里的草原上。据《后汉书•南匈奴列传》载:建武二十六年“遣中郎将段郴、副校尉王郁使南单于,立其庭,去五原西部塞八十里。单于乃延迎使者。使者曰:‘单于当伏拜受诏。’单于顾望有顷,乃伏称臣。拜讫,令译晓使者曰:‘单于新立,诚惭于左右,愿使者众中无相屈折也。’骨都侯等见,皆泣下。郴等反命,诏乃听南单于入居云中。”[1]东汉将南匈奴单于庭安置于“去五原西部塞八十里”处。有学者认为此地在田辟城以北八十里、汉长城以南的乌拉山北麓。[2]此说欠妥。
笔者认为南匈奴单于庭“去五原西部塞八十里”,即单于庭距离南方的五原郡西部都尉驻防的汉长城八十里。五原郡西部都尉驻防的汉长城主要分布在今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前旗和固阳县境。西自狼山乌不浪山口起,石块垒砌的长城遗迹逶迤东行,经巴音哈太苏木南境,向东进入查石太山区,经郜北乡南部伸入乌拉特前旗小佘太乡境,再东横贯郜北乡梁五沟林场,向东进入固阳县境内。[3]汉代度制,1里等于415米。[4]八十里约等于33.2公里。由这段汉长城往北33.2公里,即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川井镇(北纬41°88,,东经108°23,)至新忽热苏木(北纬41°58,,东经109°20,)之间。单于庭应在这一带的草原上。[5]
同年,单于庭又迁入云中郡西部。据《后汉书•光武帝纪》载汉光武帝“遣中郎将段郴授南单于玺绶,令入居云中,始置使匈奴中郎将,将兵卫护之。南单于遣子入侍,奉奏诣阙。”[1]南匈奴单于率部众越过长城,由塞北草原迁入云中郡。至于迁入云中郡何地?史书并无明确记载。东汉云中郡,治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东北的古城村古城。笔者由其后单于庭再次南迁美稷县推断,单于庭迁入云中郡后,其驻地当在云中郡西部,相当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土默特左旗一带。
建武二十六年至二十七年(50—51),南匈奴单于及其部众越过黄河再迁至西河郡美稷县。《后汉书•南匈奴列传》载:建武二十六年冬“前畔五骨都侯子复将其众三千人归南部,北匈奴单于使骑追击,悉获其众。南单于遣兵拒之,逆战不利。于是,复诏单于徙居西河[郡]美稷[县],因使中郎将段郴及副校尉王郁留西河拥护之,为设官府、从事、掾史。”[1]云中郡地处边塞,直接面临北匈奴的武力威胁;同时,为便于护卫南匈奴单于及其部众,东汉再将单于庭迁至西河郡美稷县,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暖水镇榆树壕古城。[6]
(二)南匈奴八部的安置与分布
与南匈奴单于庭南迁美稷县的同时,经东汉朝廷批准,单于将所辖八部众亦配置在北疆八郡地带。
据《后汉书•南匈奴列传》载:“南单于既居西河,亦列置诸部王,助为扞戍。使韩氏骨都侯屯北地,右贤王屯朔方,当于骨都侯屯五原,呼衍骨都侯屯云中,郎氏骨都侯屯定襄,左南将军屯雁门,栗籍骨都侯屯代郡,皆领部众为郡县侦罗耳目。”[1]由此可知在八郡中,单于的直属部众分布在西河郡域 (美稷县域)、韩氏骨都侯部落分布在北地郡域(辖境相当于今宁夏贺兰山、青铜峡、山水河以东及甘肃环江、马莲河流域)、右贤王部落分布于朔方郡域 (辖境相当于今内蒙古东胜梁以北、狼山与查石太山脉以南、毛不拉孔兑沟与黄河北至乌不浪山口以西、乌兰布和沙漠及其以东的区域)、当于骨都侯部落分布在五原郡域(辖境相当于今毛不拉孔兑沟与黄河北至乌不浪山口以东、呼斯太河与五当河及昆都伦河源头以西、东胜梁以北、阴山秦汉长城以南的区域)、呼衍骨都侯部落分布在云中郡域(辖境相当于今内蒙古达拉特旗和准格尔旗北部,包括今大青山与乌拉山南、黄河以北的狭长平原地带)。郎氏骨都侯部落分布在定襄郡域(辖境相当于今山西 朔州北部和内蒙古清水河县,包括黄河以东、苍头河以北、浑河以南的丘陵山区),左南将军部落分布在雁门郡域(辖境相当于今山西五台山以北、恒山 以西、内蒙古凉城县岱海以南地带),栗籍骨都侯部落分布在屯代郡域(辖境相当于今山西大同市南部、河北桑干河及壶流河上游一带)。
综上所述,建武二十六年,单于庭南迁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川井镇至新忽热苏木一带。此后,南匈奴单于庭与其八部两度迁徙其驻地,形成东汉初期南匈奴部落散居北部缘边八郡的分布格局。南匈奴单于庭及其八部分布在今西到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东到河北桑干河流域的汉代北方缘边八郡的广大地区。
二、南匈奴人口变动及数量蠡测
建武二十七年(51年)以后,南匈奴八部人口的宏观分布格局暂未改变,但是各部落人口数量逐渐增多。除自然增长这个因素外,也包括接纳北匈奴归降人口的因素。
东汉初期,归降东汉的南匈奴八部人口有多少呢?
据《后汉书•南匈奴列传》载:建武二十三年,日逐王比“诣西河太守求内附。两骨都侯颇觉其意,会五月龙祠,因白[蒲奴]单于,言薁鞬日逐夙来欲为不善,若不诛,且乱国。时比弟渐将王在单于帐下,闻之,驰以报比。比惧,遂敛所主南边八部众四五万人,待两骨都侯还,欲杀之。骨都侯且到,知其谋,皆轻骑亡去,以告单于。单于遣万骑击之,见比众盛,不敢进而还。”[1]与《南匈奴列传》记载稍有不同的是《资治通鉴》卷44“光武帝建武二十三年”条载:“比遂率聚八部兵四五万人”,[7]显然“部众”与“部兵”仅一字之差。黄烈认为“兵”与“众”虽一字之差,但含义迥然不同;若兵指兵员、众指人口,那么,四五万兵与四五万众就有很大差距,进一步分析比所领“八部众四五万人”系指战斗人员,而非八部的人口数。最后,他推测比所领八部四五万人为兵众,则其人口以兵众的二倍计,应有十余万口。[8]笔者认为关于南匈奴单于比率领南匈奴八部的人口,史书记载明确。即《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所载建武二十三年,日逐王比率领匈奴八部归降汉朝时,其八部总人口约四到五万人。其理由如下:
首先,建武二十二年(46年),匈奴地域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加之单于子弟的互相争斗,致使匈奴总人口极度减少。史载建武二十二年“单于舆死,子左贤王乌达鞮侯立为单于。复死,弟左贤王蒲奴立为单于。比不得立,既怀愤恨。而匈奴中连年旱蝗,赤地数千里,草木尽枯,人畜饥疫,死耗太半。”唐李贤注:“三分损二为太半。”[1]我们无法推测东汉初期匈奴总人口,仅知总人口锐减约三分之二,可知日逐王比所领部众数量不会太多。
其次,“民”“兵”不分是包括匈奴在内的草原游牧民族的重要特点。《史记》卷110《匈奴列传》载:“士力能毌弓,尽为甲骑”。[9]日逐王比所辖匈奴八部人口四到五万人,若五口出一兵,则有骑兵一万余。这就是蒲奴单于认为比“众盛”,其一万骑兵不敢追击的原因。
第三,日逐王比率其部众主动归降汉朝,必如实禀报其全部人口之数。
因此,笔者认为匈奴分裂之建武二十三年(47年),日逐王比所辖匈奴八部人口共四到五万人。
建武二十四年(48年),八部大人共立日逐王比为呼韩邪单于。匈奴正式分裂为南、北两部。建武二十五年(49年)春,南匈奴单于比“遣弟左贤王莫将兵万余人击北单于弟薁鞬左贤王,生获之;又破北单于帐下,并得其众合万余人,马七千匹、牛羊万头”北单于震怖,却地千里。……北部薁鞬骨都侯与右骨都侯率众三万余人来归南单于。南单于复遣使诣阙,奉藩称臣,献国珍宝,求使者监护,遣侍子,修旧约。”[1]是年,北匈奴前后有四万多人归附于南匈奴。这样,南匈奴单于入居五原郡西部都尉塞之时,其部众总人口约八至九万人。
南匈奴单于归附汉朝后,在汉朝的支持下实力逐渐发展,人口日渐增多。同时,随着东汉与南匈奴的军事打击,北匈奴势力逐渐衰微,北匈奴降众相继迁居缘边诸郡。
笔者据《后汉书·匈奴列传》,将建武二十六年(50年)至永元二年(90年)期间的南匈奴人口变动罗列于下。
建武二十六年(50年)夏,即单于庭向云中郡迁徙过程中,“南单于所获北虏薁鞬左贤王将其众及南部五骨都侯合三万余人畔归,去北庭三百余里,共立薁鞬左贤王为单于。”[1]此后,南匈奴人口减至六万人左右。随后,经东汉朝廷批准,南匈奴单于将所管八个部落配置在北疆八郡地带。
此后,随着汉朝的军事反击,北匈奴部落不断南下降汉。
永平二年(59年),“北匈奴护于丘率众千余人来降。”[1]
建初元年(76年),“时皋林温禺犊王复将众还居涿邪山。南单于闻知,遣轻骑与缘边郡及乌桓兵出塞击之,斩首数百级,降者三四千人。”[1]
建初八年(83年),“北匈奴三木楼訾大人稽留斯等率三万八千人、马二万匹、牛羊十余万,款五原塞降。 ”[1]
元和元年(84年),“南单于闻,乃遣轻骑出上郡,遮略生口,钞掠牛马,驱还入塞。”[1]
元和二年(85年),“正月,北匈奴大人车利、涿兵等亡来入塞,凡七十三辈。”[1]
元和二年(85年),“南单于复令薁鞮日逐王师子将轻骑数千出塞掩击北虏,复斩获千人。北虏众以南部为汉所厚,又闻取降者岁数千人。”[1]
章和元年(87年),“鲜卑入左地击北匈奴,大破之,斩优留单于,取其匈奴皮而还。北庭大乱,屈兰、储卑、胡都须等五十八部,口二十万,胜兵八千人,诣云中、五原、朔方、北地降。”[1]
章和二年(88年),“时北虏大乱,加以饥蝗,降者前后而至”。[1]
永元元年(89年),“以[耿]秉为征西将军,与车骑将军窦宪率骑八千,与度辽兵及南单于众三万骑,出朔方,击北虏,大破之。北单于奔走,首虏二十余万人。事已具《窦宪传》。”[1]
永元二年(90年)春,“邓鸿迁大鸿胪,以定襄太守皇甫棱行度辽将军。……获阏氏及男女五人,斩首八千级,生虏数千口而还。”[1]
据以上引文可知,建武二十六年至永元二年(50—90)间,归降东汉的北匈奴人口约四十五万人。当然,这四十五万人有部分北匈奴降众被南匈奴收编。[8]总之,至和帝永元二年(90年),南匈奴人口最盛。史载:“是时南部连克获纳降,党众最盛,领户三万四千,口二十三万七千三百,胜兵五万一百七十。故事,中郎将置从事二人。耿谭以新降者多,上增从事十二人。”[1]
可见,南匈奴在经过自身发展及兼并北匈奴部落后,至永元二年总共有三万四千户,二十三万七千三百口,常备骑兵五万一百七十人。关于和帝以后南匈奴人口数量,据《后汉书•南匈奴列传》载:顺帝永和五年(140年),梁商上表曰:“匈奴寇畔,自知罪极,穷鸟困兽,皆知救死,况种类繁炽,不可单尽。”[1]南匈奴部众时降时叛,人口数量并未减少, 还应略有增长。
由此可见,建武二十三年(47年),匈奴分裂后,南匈奴单于比率部归降汉朝时共有四至五万人。至建武二十六年(50年)夏,分布在缘边八个郡域的南匈奴人口约有六万人。如以《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所载永元二年(90年)分布于北方地区的南匈奴人口约有二十三万七千三百万人为准。那么,四十年间,南匈奴部众增长四倍。
三、永元二年至熹平六年南匈奴分布格局的变动
东汉永元二年至熹平六年(90—177)的87年间,南匈奴单于及其部众仍旧分布于北疆八郡地带。但南匈奴部众时降时叛,导致南匈奴部众分布格局略有变动。笔者以南匈奴部众四次动乱为依据,考察这时期南匈奴分布格局的变动。
(一)南匈奴单于安国之乱
永元五年(93年),南匈奴单于安国因与师子发生矛盾,而离开单于庭驻地美稷县。据《后汉书•南匈奴列传》载:安国既立为单于,师子以次转为左贤王,觉单于与新降者有谋,乃别居五原界。单于每龙会议事,师子辄称病不往。皇甫棱知之,亦拥护不遣。单于怀愤益甚。六年春,皇甫棱免,以执金吾朱徽行度辽将军。时单于与中郎将杜崇不相平,乃上书告崇,崇讽西河太守令断单于章,无由自闻。而崇因与朱徽上言:“南单于安国疏远故胡,亲近新降,欲杀左贤王师子及左台且渠刘利等。又右部降者谋共迫胁安国,起兵背畔,请西河、上郡、安定为之儆备。”和帝下公卿议,皆以为“蛮夷反复,虽难测知,然大兵聚会,必未敢动摇。今宜遣有方略使者之单于庭,与杜崇、朱徽及西河太守并力,观其动静。如无它变,可令崇等就安国会其左右大臣,责其部众横暴为边害者,共平罪诛。若不从命,令为权时方略,事毕之后,裁行客赐,亦足以威示百蛮”。帝从之。于是徽、崇遂发兵造其庭。安国夜闻汉军至,大惊,弃帐而去,因举兵及将新降者欲诛师子。师子先知,乃悉将庐落入曼柏城。安国追到城下,门闭不得入。朱徽遣吏晓譬和之,安国不听。城既不下,乃引兵屯五原。崇、徽因发诸郡骑追赴之急,众皆大恐。安国舅骨都侯喜为等虑并被诛,乃格杀安国。[1]安国继立为单于是在永元五年。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出,是年,左贤王师子因与单于安国矛盾激化,遂“别居五原界。”当时,单于安国居于西河郡美稷县,此“五原界”即指五原郡境。永元六年(94年),汉朝派杜崇、朱徽发兵至单于驻地。单于安国闻后大惊,遂逃离美稷,率兵攻打师子。师子将其庐落部众迁入曼柏县(治今内蒙古达拉特旗白泥井镇黑庆壕村西的黑庆壕古城)。安国无法攻克曼柏,只好引兵驻牧五原郡境。
(二)伪单于逢侯之乱
永元六年(94年),新降匈奴十五部二十余万人反叛,拥立逢侯为单于。逢侯“遂杀略吏人,燔烧邮亭庐帐,将车重向朔方,欲度漠北[去]。”东汉派遣大军及乌桓、鲜卑兵共四万人大败逢侯。逢侯遂率众逃出塞外,即迁离朔方郡。此后“逢侯于塞外分为二部,自领右部屯涿邪山下(今蒙古国额德伦金山脉),左部屯朔方西北,相去数百里。八年冬,左部胡自相疑畔,还入朔方塞,庞奋迎受慰纳之。其胜兵四千人,弱小万余口悉降,以分处北边诸郡。”[1]永元八年(96年)冬,屯于朔方郡西北方,即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阿拉善盟一带的逃亡匈奴左部经由朔方郡塞南逃,归降汉朝。汉朝将其“分处北边诸郡”,即是指朔方、五原、云中等郡。
元初四年(117年),“逢侯为鲜卑所破,部众分散,皆归北虏。五年春,逢侯将百余骑亡还,诣朔方塞降,邓遵奏徙逢侯于颍川郡。”[1]元初五年,即公元118年。逢侯的部众溃散于涿邪山下后,他逃回朔方郡,被汉朝迁往内地的颍川郡(今河南省中部区域)。
逢侯之乱实是单于安国叛乱的继续。经过两次动乱事件后,原先归降的北匈奴二十万人几乎迁离缘边八郡。
(三)乌居战叛逃事件
永元八年(96年)南匈奴单于“以其右温禺犊王乌居战始与安国同谋,欲考问之。乌居战将数千人遂复反畔,出塞外山谷间,为吏民害。秋,庞奋、冯柱与诸郡兵击乌居战,其众降。于是徙乌居战众及诸还降者二万余人于安定、北地。冯柱还,迁将作大匠。逢侯部众饥穷,又为鲜卑所击,无所归,窜逃入塞者骆驿不绝。”[1]汉朝明确将右温禺犊王乌居战及其部众两万人安置在安定(治临泾,在今甘肃泾川县东南)、北地郡(治富平,在今宁夏青铜峡峡口巴闸村附近)二郡之地。
(四)薁鞮台耆、且渠伯德之乱
据《后汉书•南匈奴列传》载:汉安元年(142年)“秋,吾斯与薁鞮台耆、且渠伯德等复掠并部。”又载:“永寿元年,匈奴左薁鞮台耆、且渠伯德等复畔, 寇钞美稷。安定属国都尉张奂击破降之。事已具《奂传》。”[1]《后汉书•张奂传》载:“永寿元年,迁安定属国都尉。初到职,而南匈奴左薁鞮台耆、且渠伯德等七千余人寇美稷。东羌复举种应之。而奂壁唯有二百许人,闻即勒兵而出。军吏以为力不敌,叩头争止之。奂不听,遂进屯长城,收集兵士,遣将王卫招诱东羌。因据龟兹,使南匈奴不得交通东羌。诸豪遂相率与奂和亲,共击薁鞬等,连战破之。伯德惶恐,将其众降,郡界以宁。”[1]匈奴薁鞮台耆、且渠伯德叛众寇掠西河郡美稷县,则其驻牧地应在西河郡地界。无独有偶,在今陕西神木县与榆阳区交界处曾岀土“汉匈奴为鞮台耆且渠印” 一枚,[10]印文中“为鞮”,即“薁鞮”“若鞮”,汉语意为“孝”。“台耆”,又作“屠耆”,为单于子弟之意。[11]《后汉书•南匈奴列传》载:“其余日逐、且渠、当户诸官号。”[1]此汉匈奴为鞮台耆且渠可能为其中之 一人。可见,南匈奴左薁鞬台耆、且渠伯德及其部众驻牧于西河郡境内。
四、结语
东汉建武二十六年(50年),南匈奴单于比率领其部众四到五万人南迁至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川井镇至新忽热苏木一带,在此建立单于庭。翌年(51年)春,单于庭迁至西河郡美稷县。与此同时,经东汉朝廷批准,南匈奴八部亦南迁。分布在西到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东到河北桑干河流域的汉代北方缘边八郡的广大地区。永元二年(90年)分布于北方地区的南匈奴人口约有二十三万七千三百人。四十年间,南匈奴部众增长四倍。至熹平六年(177年)左右,单于庭迁离美稷县后,仅有部分南匈奴迁至颍川郡(今河南省中部区域)、安定郡和北地郡(甘肃庆阳市、宁夏回族自治区黄河以南地区)。
[参考文献]
[1]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邱树森.两汉匈奴单于庭、龙城今地考[J].社会科学战线, 1984,(1).
[3]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自治区分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4]盛璋,编制.历代度量衡换算简表[M]//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5]王兴锋.论东汉南匈奴单于庭驻地的四次迁徙[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9,(1).
[6]王兴锋.汉代美稷故城新考[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6,(1).
[7]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2011.
[8]黄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9]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0]戴应新.陕西匈奴文物简说[J].人文杂志,1984,(6).
[11]周伟洲,[日]间所香织.陕西出土与少数民族有关的古代印玺杂考[J].民族研究,2000,(2).
编 者 按:原文载于《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5卷第2期2019年3月,如引用请据原文。
文稿审核:包·苏那嘎
排版编辑:武 彬
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研究会 | 中国民族学学会昭君文化研究分会
版权所有: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研究会 | 蒙ICP备18002493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472号 | 网站地图 | 网站建设 : 国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