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网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版权声明
站内搜索
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研究会

资讯动态昭君文化大事记学会书刊

文学诗歌散文小说脚本

回顾昭君文化人物昭君文化撷英中外名人评论昭君

艺术影视美术书法戏曲摄影园地

北方民族 匈奴 鲜卑 突厥 契丹 蒙古 女真

风物旅游昭君故里遗迹传说特产风物文创产品

导航
古代妇女服饰 古代妇女用品 女性礼仪文化 女性文学 和亲人物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领导成员 组织机构 联系方式 投稿箱 在线留言 青冢今昔 兴山今昔 鄂蒙互动
青冢今昔

青冢史话—王昭君墓

日期:2019-07-05 浏览次数:8349次 字体大小 关闭


王昭君墓,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郊大黑河畔,北至呼和浩特市九公里,南距和林格尔县37公里。这里地处阴山山脉中段的大青山南麓,是广阔的土默特平原,这里历史上称作敕勒川,是北魏民歌《敕勒歌》所描绘的地方。


 

王昭君墓位置图


在这一片辽阔的原野上,突兀地矗立着一座古墓,它就是闻名海内的汉明妃王昭君墓。据考古调查资料观察,昭君墓,覆斗式,高约33米,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据《归绥县志》一书中说:“昭君墓,高二十丈,阔五十亩。”这一记载说明当时青冢比现在还高耸。是西汉时期,夯筑而成。当地蒙古族人民把它称为“特木儿乌尔虎”,汉语意为“铁垒”。在历代文献中亦称作“青冢”。据调查在内蒙古、山西等地区,昭君墓多达十余处。在各地昭君墓中,尤以青冢影响最大。青冢的得名,据说是因每年凉秋九月,塞外各地青草都已枯黄,惟独昭君墓上的草仍保持青绿,因此人们称它为“青冢”。据《大同府志》记载:“塞草皆白,惟此冢(青冢)草青,故名。”对于这种自然现象,近人张相文《塞北纪行》解释说:“塞外地多白沙,空气映之,凡山林村阜,无不黛色横空,若泼浓墨。故山曰大青山,河曰大黑河。而“青冢拥黛”也成为呼和浩特市的八景之一。

一、昭君墓的传说

有关王昭君墓的民间传说故事流传千古,内容丰富多样。这里重点介绍有关呼和浩特王昭君墓的来源。一种说:昭君奉玉帝之命,要回天宫去了。临走那天,昭君一步一回头,慢慢上升,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急忙铲土搭土台,要拉住昭君。昭君往上升,土台往上长。突然半天里一声巨响,掠过一片红光,昭君不见了,留下这座山一样高的土台就是青冢。另一种说:昭君死后,四面八方的匈奴人用袍襟掬土堆成了青冢。岁月悠悠,人们不断把土堆到青冢上,青冢就越来越高了。还有的说:昭君青冢经历二千年风吹雨打,洪水冲刷,冢土不但不见减少,而是不断增高,这是昭君的神力。

昭君墓依山傍水,景色宜人,加以晨曦与晚霞的不同映照,所以民间还有昭君墓一日三变之说;“晨如峰,午如钟,酉如枞。即早晨望去犹如高耸的山峰,中午望去象个倒扣的大钟,傍晚望去象美丽的鸡枞。

二、昭君墓的文献记载

关于青冢的记载,始见于盛唐时期诗人李白、杜莆、白居易等人的诗词中,如李白《王昭君》:“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又杜莆《咏怀古迹五首》:“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由此可知最迟至盛唐时期“青冢”之名已存在,而且文人墨客多有提及,表现出了浓郁的文学色彩。唐代昭君出塞的情节发生了衍变,人物也逐渐变得更加鲜活。这一衍变不仅仅是体现在昭君为母体的诗词、散文等内容上,而且专门凭吊昭君的纪念性建筑青冢也随之出现。唐杜佑所著《通典》里较为清楚的记载了青冢所在的地理位置:“单于大都护府战国属赵,秦汉云中郡地也。大唐龙朔三年置云中都护府又移瀚海都护府於碛北。二府以碛为界,麟德元年(公元644年)改云中都护府为单于大都护府,领县一;金河,有长城,有金河上承,紫河及象水又南流入河。李陵台,王昭君墓。”云中都护府,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一带,其管辖范围约今河套、阴山以南游牧民族居住地区。有金河,即位于今呼和浩特市南郊的大黑河。大黑河发源于阴山山脉中段的大青山,河水从山中向南流,在折向西南,在辽阔的土默特平原上蜿蜒曲折,后注入黄河。至辽宋时期,有关青冢的记载内容更加丰富,进一步阐明了青冢位置。宋人所著《太平寰宇记》记载:“青冢在(金河)县西北,汉王昭君葬于此。其上草色常青,故曰青冢。”《辽史·地理志》上说,“丰州,天德军,节度使。秦为上郡北境,汉属五原郡。地碛卤,少田畴。自晋永嘉之乱,属赫连勃勃。……太祖神册五年攻下,更名应天军,复为州。有大盐泺,九十九泉,没越泺,古迹口,青冢即王昭君墓。”另外《元史·木华黎传》说,“辛已秋八月、徙驻青冢”。由此可知,昭君墓在辽宋之际,就位于丰州地界。丰州城,即今呼和浩特市东。


 

20世纪30年代的昭君墓


 

20世纪40年代的昭君墓


清代关于青冢的记载更加详细了。如清人所著《奉使俄罗斯行程录》:“黑河青冢古迹高二十丈,阔数十亩。顶有土屋一间,四壁累砌,藏以瓦瓮。下有古柳一株卧地,中空如船,而枝干上伸,苍茂如虬窠。……冢前有石虎双列,白石狮子仅存其一,光莹精工,必中国所制,以赐明妃者也。绿琉璃瓦砾狼藉,似享殿遗址,惜无片碣可考。石磴有蒙古字,是喇嘛所做。”又清初钱良择在《出塞纪略》中也说:“青冢前有石虎、石马、石狮、石幢。墓顶有小方亭,亭内藏有佛画,细布及豆麦等物,方亭以土坯堵起四面。” 清人张曾撰《归绥识略》:“青冢在归化城南二十里,黑河侧。高十余丈,土色黝然,望之如山。旧说以塞上草白墓草独青,故名。今无草,墓前有石马一,石幢一,残缺不全石碑三俱,近代立。”及至民国前期冯曦《青冢植树记》碑上说,“青冢,曾经发掘出梵文经卷、石虎、木柱、螭纹瓦等文物。”据调查在青冢附近也曾发现过汉代文物。由此可知,到了清代中后期,青冢以汉代贵族墓葬的形制已见于文献之中。王昭君也从历史人物逐渐的被神化,并融入了佛教文化因素。墓前筑有寺庙,墓顶有祭祠亭、墓旁古柳横卧、墓体两侧石兽并列。这些纪念性的建筑到了民国前期均遭到破坏。


 

20世纪60年代的昭君墓


通过这些文献记载、民间传说故事及调查可知,青冢确为汉代遗迹。历代史学家、文人墨客、各族人民以此来纪念为民族友好做出历史贡献的王昭君,这与青冢所处的地理环境不无关系。如翦伯赞先生所言“在大青山脚下,只有一个古迹是永远不会废弃的,那就是被称为青冢的昭君墓。昭君墓已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史学大师翦伯赞一行参观昭君墓

    

昭君墓现状照片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17704884686 / 18686081081

网  址:www.zhaojunwenhua.net

地  址:呼和浩特市亿峰岛物业楼三楼

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研究会 |  中国民族学学会昭君文化研究分会

版权所有: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研究会 | 蒙ICP备18002493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472号 | 网站地图 | 网站建设国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