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文化研究原创园地

多元一体民族观是昭君文化研究的根本遵循

日期:2022-04-21 浏览次数:2758次 返回

李琳莉、李敏昌


[摘要]由昭君出塞引发的昭君文化现象是二千年来的不朽话题。擦亮昭君文化品牌,深化昭君文化研究,要以习近平多元一体民族观为遵循,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坚持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坚持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打好“尊重牌”“团结牌”“创新牌”。既要有学术研究的象牙塔,也要有贴近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既要有创造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雄心,也要有深化文旅融合的当下作为。


[关键词]昭君出塞;共同体意识;文化认同


[中图分类号]C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6219(2021)04-0001-04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习近平自2013年初至2020年上半年先后视察了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疏附县、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青海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等。习近平在7年时间里,先后十几次到少数民族地区考察,中国西南边陲、天山南北和雪域高原,无不留下他的身影。他“亲眼看到了民族地区面貌日新月异、少数民族群众生活蒸蒸日上”[1],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对新时代民族团结与进步做了系统的阐发,这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也是深化昭君文化研究的总指引。


一、多元一体民族观是昭君文化研究的根本遵循


1.多元一体民族观的提出


“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伟大民族”,是习近平民族团结思想的理论根基。“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文明悠久,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1]。习近平将这一多元一体思想具体阐发为:“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1]。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就是各民族交融汇聚而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历史。“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构成了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1]。中华文明五千年延绵不断,正是源于其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吸纳力。


习近平的这一思想内涵深邃,既尊重历史又关照现实,既承继既往又新意迭出,既是中国共产党的传统瑰宝的发扬又是新时代的真经。


2.多元一体民族观是新时代民族团结工作的指针


习近平强调,“民族问题有相当的敏感性和复杂性。”“民族问题处理得不好,往往会引起社会的动荡,甚至政局的不稳。”[2]这一思想突破了狭隘民族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窠臼,成为维系和加强民族团结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地方民族主义亦称“狭隘民族主义”,主要表现为孤立、保守、排外。片面强调本民族的特殊性、优越性,在实践上以维护本民族利益为口号,推动民族分裂、制造民族对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序言中明确规定:“在维护民族团结的斗争中,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3]习近平也强调:“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都是民族团结的大敌,要坚决反对。”[4]“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大局。”[5]


极端民族主义则借助宗教极端主义,以恐怖主义、法西斯主义等为手段对民族国家和国际社会造成极大的甚至是颠覆性、毁灭性的破坏,世界两次大战均因此而起,对人类文明社会的发展进步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3.多元一体民族观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在新时代的重要创新


多元一体民族观继承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团结基本思想又新意迭出。多民族是中国的一大特色,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解决民族问题作为国家的神圣使命。


毛泽东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民族团结的完整思想理论体系。邓小平“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缩小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距”[6],为改革开放后的民族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明确了民族工作的基本原则、任务和前提。“三个离不开”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对民族团结理论的充实和发展。2003年,胡锦涛提出民族工作要坚持“两个共同”的观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我国民族发展问题、民族团结问题认识的新飞跃、新突破。他还提出以“和谐”的思想促进民族团结,促进“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7]习近平关于民族团结的思想具有巨大的包容性,是结合新的国情、世情对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思想进行的重要理论创新。一是强调了民族工作的基础是坚持“六和同风、九州共贯”的历史观。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8]。二是指明了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方向。在各族群众中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习近平希望各族干部群众能够“守望相助”。“守,就是守好家门,守好祖国边疆,守好内蒙古少数民族美好的精神家园;望,就是登高望远,规划事业、谋求发展要跳出当地、跳出自然条件限制、跳出内蒙古,有宽广的世界眼光,有大局意识;相助,就是各族干部群众要牢固树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思想,各族人民拧成一股绳,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9]三是指明了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具体路径。加快民族地区发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搞好扶贫开发、加强边疆建设、做好对口援藏、对口援疆工作等是其具体体现。


二、昭君和亲是多元一体民族融合的典范


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在历史长河中,农耕文明的勤劳质朴、崇礼亲仁,草原文明的热烈奔放、勇猛刚健,海洋文明的海纳百川、敢拼会赢,源源不断注入中华民族的特质和禀赋,共同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昭君出塞、文成公主进藏……就是这样的历史佳话。”[1]这是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第一次对昭君出塞作出的最高评价,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也充分显示开展昭君文化研究的现实意义。


1.昭君和亲是和合文化的最好体现


汉匈两个民族经历了长期的斗争—融合—再斗争—再融合的过程。西汉建立之初,高祖刘邦向匈奴发起“平城之战”,结果身陷“白登之围”达七天七夜,采用陈平之计才得以脱险。兵败后的刘邦认识匈奴的强大,遂采纳建信侯娄(刘)敬“和亲”建议,以后宫女嫁于匈奴单于。汉武帝即位后废除“和亲”政策,凭借汉朝近七十年积累的财富,征战匈奴30余年,使匈奴王庭远迁漠北,但汉王朝自身也“海内虚耗,户口减半”[10]。


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第三次入朝谒见汉天子,提出“愿婿汉氏以自亲”。汉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10]。


昭君千百年来为人们所纪念,关键在于她精神的特质。昭君出塞和亲体现了一种崇高的、中华文化的和合精神。和合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特质。“和”代表和谐、和睦、和平等意义,而“合”具有汇合、结合、联合、融合、合作等意义。先秦时期“和合”一词已开始联用,在《国语·郑语》中:“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此外五教为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教的和合,让百姓能够安身立命[11]。这表明“和合”思想作为一种治理国家手段至少在先秦开始被重视了。


“和”是昭君文化的核心内容。昭君出塞,胡汉和亲,开创了半个多世纪“华夏一统、胡汉一家、合则两利,分则两伤”的历史文化现象,是民族文化互补渗透、融合创新的经典案例。由此看到:没有“和”的滋养,就没有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没有“和”的润泽,就没有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弘扬昭君文化,对推进人类和平、民族和睦、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2]。


2.昭君和亲顺应了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潮流


昭君和亲客观上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为汉匈融合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众多学者对此皆有论述,这也是昭君千百年为人称颂的主因。“请求行”与“从胡俗”反映了昭君的主动和亲意愿,学界应充分肯定和尊重昭君出塞的这种和合精神。


昭君出塞后500年里,关于昭君的历史记载与文学作品约10件。以班固的《汉书》为核心的5件作品(焦延寿《昭君诗二首》、昭君出塞时的《诏书》、荀悦的《汉纪》和袁宏的《后汉纪》) 构成了符合史实的“福德昭君”,以范晔的《后汉书》为核心的5件作品(蔡邕的《琴操》、石崇的《王明君辞并序》、葛洪的《西京杂记》、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贤媛》)创造了“悲怨昭君”的文学形象。从此,以“福德昭君”与“悲怨昭君”为代表的两种形象绵延流传了两千多年。今天大多数人了解的昭君其实是元明清时代的文学昭君形象,也有一些来自于《后汉书》中失真的昭君形象[13]。但总体来说,千百年来咏诵昭君的是主流,这也反映了民族融合、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理念,这也是我们研究昭君和亲的理论前提。


3.昭君和亲促进了汉匈民族的大融合


昭君出塞30余年是汉匈关系最好的时期,北方边境“数世不见烟火之警,人民炽盛,牛马布野”,“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10]。王莽主政期间,昭君的儿孙及娘家侄儿8人分别受汉匈派遣,6次互访汉匈两地,为汉匈关系奔走斡旋20余年,其中5人献出了生命。昭君及其后人为近60年汉匈和平作出了巨大努力。匈奴平稳地实现政权交替近80年,西汉有46年没有受到外部侵扰。自秦汉以来,先后至少有匈奴、鲜卑、柔然、契丹、女真、蒙古六大北方民族在蒙古高原成长壮大,他们与南方民族不断斗争融合,直接统治中原和间接影响中原政权的时间超过千年。南北民族的斗争融合构成了中华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


中华民族就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融合发展的历史。在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中,应坚持“凡是有利于民族团结和融合的均应给予高度肯定,凡是分裂的就予以否定”的历史观。周恩来总理在第一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盛赞“王昭君是对发展中华民族大家庭团结有贡献的人物”。前国家副主席董必武在参观呼和浩特昭君墓后诗赞,“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抒胸意懑,舞文弄墨总徒劳。”[14]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王昭君的评价是高度一致的。


三、昭君文化研究应坚持的基本理念


习近平的重要讲话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遵循,也是深化昭君文化研究的理论指引。昭君文化研究要一如继往地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多层次、多线条地深化研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更大的力量”[1]。


1.秉持“四个共同”的大历史观


“六合同风,九州共贯”[1]。坚持“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1]。四个共同具有高度的包容性、开放性,对研究昭君和亲前后的历史特别是汉匈交流史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昭君文化,要摒弃狭隘的历史观和民族观,把匈奴历史置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之中,把昭君文化置于民族大融合的视角去思考。比如,在“悲怨昭君”叙事中,不少作品把“胡汉和亲”“从胡俗”当作羞辱性事件,这显然是狭隘的历史观。历史上文人墨客均是站在当下借昭君抒发自己的情感,如杜甫和李白以他们的妙笔写出了凄苦之美。东汉蔡邕所作《琴操》则是凄美昭君的巅峰之作。这一思想影响了二千年中国人的和亲观。直至晚清,仍有人认为“不筹仅略耳边祸,误把和戎效魏公。马上琵琶关外月,美人薄命可怜虫。一篇汉史和亲耻,流尽西江洗不清。”[15]这一类情感表达的根源是思想深处的“蛮夷观”。


必须强调的是,汉匈交流史不是国与国的关系,而是两个民族的思想交融。考古出土的“单于天降”“单于和亲”都是古代民族和解之义。《汉书·元帝纪》:“虖(呼) 韩耶单于,不忘恩德,向慕礼仪,复修朝贺之礼,愿保塞传之无穷边陲,长无兵革之事”[10]。


2.坚持“五个认同”


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必须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促进民族团结,遵循社会团结规律,坚持正面引导,坚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16]。要坚持加强民族团结,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不断增进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我们不仅要尊重民族差异性,更要尊重民族共同性,承认民族习惯更要尊重共同遵守的价值理念。


昭君文化研究尤其要坚持中华文化认同。坚持文化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1]。习近平强调,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中华文化之所以如此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它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展开历史长卷,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展现了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1]。


3.打好“三张牌”


昭君文化研究必须从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和历史观、助力新时代民族工作出发。坚持打好“尊重牌”“团结牌”“创新牌”。


一是要尊重历史的客观存在和民族习惯。习近平是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本国本民族要珍惜和维护自己的思想文化,也要承认和尊重别国别民族的思想文化。”[17]这一思想对于中华民族融合史研究同样有重大意义。对于历史上存在的众多民族包括匈奴民族的文化和生活习惯,均应尊重历史的存在。对于历史上关于王昭君的传说和历史记载,在没有新的权威资料和考古文物出现前,均应科学对待,不应以偏概全。


二是要团结全国各地学者专家。2008年内蒙古呼和浩特成立中国民族学学会昭君文化研究分会,研究会是由研究昭君文化、匈奴历史文化、秦汉与匈奴关系、北方民族草原文化、和亲文化及相关学术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以促进昭君文化以及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和弘扬昭君文化为主要目的。凝聚广大从事昭君文化相关领域研究的同仁,以奉献、团结、创新、协作的精神,力求为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从事昭君文化研究的所有学者搭建学术交流的平台,为促进学科发展、弘扬昭君文化做出更大贡献[18]。2017年5月26日内蒙古昭君文化研究会恢复成立大会召开,2018年3月24日宜昌市昭君文化促进会成立大会召开。昭君研究的学术机构与队伍日益壮大。包括内蒙古、湖北、陕西、山西、河南等地学者,共同壮大昭君文化研究队伍,形成昭君文化研究的深厚氛围,在相互尊重基础上深化学术交流,慎重对待有争议的问题,尊重各自的研究成果。


三是创新昭君文化传播。要去粗取精、推陈出新,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加强民族团结要创新载体和方式。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端着架子空喊口号是不行的,形式轰轰烈烈,效果未必就好。要在全社会不留死角地搞好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4]当前,昭君文化研究既要有学术研究的象牙塔,也要有贴近人民群众的喜闻乐见的表达;既要有建设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雄心,也要有深化文旅融合的当下作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9-28(01).


[2]习近平.巩固民族大团结的基础-关于促进少数民族共同繁荣富裕问题的思考[M]//摆脱贫困.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115-116.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第5卷[M].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出版社,1977:41.


[4]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9月28日)[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5]习近平.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要守望相助[EB/OL].[2017-08-08] http://news.youth.cn/sz/201708/t20170808_10468535.htm.


[6]何兴民.邓小平民族理论的科学内涵[N].光明日报,1999-01-04 (01).


[7]胡锦涛: 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EB/OL].[2005-05-27]http: //www.chinanews.com/news/2005/2005-05-27/26/579426.shtml.


[8]习近平会见并寄语13名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EB/OL].[2015-10-01] http://china.cnr.cn/news/20151001/t20151001_520034153.shtml.


[9]习近平在内蒙古调研考察时的讲话[EB/OL].[2016-02-26]http://www.china.com.cn/lianghui/fangtan/2016-02/26/content_37882550_5.htm.


[10]班固.汉书·昭帝纪[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1]王晓凤.郭建中翻译思想与翻译实践研究[M].上海:上海交大出版社,2018:12.


[12]宜昌市昭君文化促进会成立:弘扬昭君文化,建设和美宜昌[EB/OL].[2018-03-24] https://www.thepaper.cn /newsDetail_forward_2041599.


[13]易行国.史实“福德昭君”与虚构“悲怨昭君”的历史根源[J].语文学刊,2018(6).


[14]黄桐华.清净诗谢[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125.


[15]昭君(四绝):侠僧[J].云南,1907.


[16]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EB/OL].[2019-10-23]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10/23/ c_1125142776.htm.


[17]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02).


[18]昭君文化网[EB/OL].http://www.zhaojunwenhua.net/xhjj_147.





编 者 按:原文引自《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7月第43卷第4期,如需引用请核对原文!

文稿审核:包·苏那嘎

排版编辑:武  彬


上一篇弘扬昭君文化与深化两岸和谐关系研究 下一篇内蒙古昭君文化传承与开发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