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昭君博物院”博物馆项目荣获德国国家设计奖之“卓越建筑设计类别”特别表彰奖,这也是昭君博物馆继WAF中国奖年度优秀作品奖后获得的又一项国际奖项。本次获奖,让王昭君,这位因塞外和亲而名扬千古,作为民族和平友好象征的奇女子再次穿越历史隧道,走进人们的视线。
2020年12月21日,昭君博物院成功定级为国家三级博物馆。昭君博物院院长武高明讲述,昭君博物院座落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郊九公里大黑河南岸,始建于公元前的西汉时期,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最大的汉墓之一。
昭君博物院原名昭君墓,人工夯土夯筑而成,墓体状如覆斗,高达33米,底面积约13000平方米,巍峨高耸,远望如山。传说,每年凉秋,塞外草衰时,附近草木枯黄,唯独昭君墓上芳草青青,故又称之为“青冢”。
“王昭君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四大美女之一,民间称为‘落雁’。”武高明说,公元前37年,王昭君奉诏选入汉宫,开始了数年的寂寞无聊的后宫生活。昭君入宫数年不得见皇上,从而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命运。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并求亲,于是王昭君自愿请行出塞和亲。
出嫁后,王昭君接受匈俗,传播汉习,辅王哺幼,扶正驱邪,化解单于兄弟争权的内乱,先后报恩王盾,劝归王怀,救助张子先。昭君在世的时候,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开创汉匈间60年无战事的和平局面。
“琵琶一曲弹至今,昭君千古墓犹新”。数千年来,昭君出塞的传说、故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家喻户晓。自唐、宋以来,历代文人咏唱昭君、抒发情感的诗文、歌词、绘画、戏曲更是多不胜数,形成了千古流传的“昭君文化”。
昭君出塞,创造了独具历史个性的民族平等与和谐。在内蒙古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普通的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碑。
爱上内蒙古的理由:王昭君
西汉时期,王昭君自南郡秭归(今湖北兴山县)自请出塞,与匈奴呼韩邪单于和亲。昭君出塞后,换来汉匈关系长达60余年的稳定。她用一生坚守使命,驻守着边塞安宁。坐落于呼和浩特市南郊的昭君墓成为一座民族友好的纪念塔。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呼和浩特大力弘扬“增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为核心理念的昭君文化。
来源:新浪内蒙古《汉时明月今时光 武高明 “陪伴”王昭君30年》
编 者 按:原文载于《新浪内蒙古《汉时明月今时光 武高明 “陪伴”王昭君30年》,如引用请据原文。
文稿审核:包·苏那嘎
排版编辑:武 彬
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研究会 | 中国民族学学会昭君文化研究分会
版权所有: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研究会 | 蒙ICP备18002493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472号 | 网站地图 | 网站建设 : 国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