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文化研究原创园地

张坚:千古香魂——回归真实的昭君

日期:2022-11-21 浏览次数:1574次 返回

王昭君入选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自然是历经千年筛选。和其他不同,王昭君除了容貌,更重要的是来自品格。伴随昭君文化的研究和传承,一个真实的王昭君逐渐走进了现代人的视野……



荆楚良家子


西汉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王嫱出生于南郡秭归县(今湖北省兴山县)一平民家中。公元前36年,汉元帝刘奭(shì)举国选美。王嫱因美名在外,又是良家子入选。王嫱受屈原和荆楚文化的熏陶,不仅识文断字、能歌善舞,而且外表娇美,气质优雅,滋养了她的人生价值理念,为其以后的追求和作为奠定了思想基础。


置身掖庭宫


传说王嫱入宫后之长期不能得到皇上恩宠侍寝,是因为王嫱不予贿赂,毛延寿给王嫱在眉宇间妄加“亡夫泪痣”。此观点理应是文学创作为丰富故事情节而增加。选送宫女应该有十分严格的流程,层层把关。倘若真是这样,汉元帝得知选来的宫女尽然有亡夫泪痣,那不是在谋皇帝的命吗?在那个科学不很发达,人们对封建迷行深信不疑的时代,毛延寿再傻也不会妄加此痣,那不是明显是提着脑袋装糊涂吗?



和亲呼韩邪


公元前33年正月,第三次前来长安朝见西汉皇帝的呼韩邪单于,向汉元帝提出和亲请求,寄希望填补已故阏氏(王后)。汉元帝随即答应,并物色5名宫女,供其选择。后宫有人蠢蠢欲动,抑或人人自危。北胡南越,在中原人看来是愚昧野蛮的象征。对一个女人而言,婚姻就是意味着命运的挑战,何况和亲还肩负着一个国家安定的重任!在其他宫女面临焦灼的进退抉择时,王嫱主动提出和亲。如此超乎寻常的做法,引发了多事后人的无端揣测。很多人以王嫱是一个出身卑微的女孩为由,不愿肯定她志存高远、胸怀天下的雄心。一个人的志向怎能以出身贵贱来推定?


战国时期的曹刿就明白“肉食者鄙”!


懊悔汉元帝


王嫱的出现,汉元帝因发现她的娇美,而为答应和亲懊悔,以至于十里相送。这是很多人对汉元帝当时心理的揣测。事实上,汉元帝无须因王嫱的漂亮而如此表达懊悔,他不会缺乏类似王嫱一般的美貌女子。汉元帝惊异的不只是她的绝色美貌,更应惊异如此柔弱美貌女子,尽然会胸怀天下,为国分忧而主动和亲。汉元帝赐王嫱字昭君,与匈奴单于呼韩邪和亲。他十里相送,是为天下表达向往和平的愿望和决心,也是向昭君表达内心的期许,还是向沿途郡县和全国百姓表明态度,其政治意义远大于对美色的眷恋。作为一国之君,没有如此的胸怀何以担负大任,却被人视为对美色的眷恋,这恐怕不公平。



漫长和亲路


昭君出塞历时一年多,如此漫长的和亲路,恐怕是绝无仅有的,更显得这次和亲不同寻常。王嫱因和亲而被元帝赐名昭君,并将年号改为“竟宁”,可见其良苦用心。由此可以推断:一是当时汉匈之间应该毫无芥蒂,匈奴政权已经稳固,否则作为匈奴单于,怎能长期在大汉疆域内长期逗留呢?二是双方都对此次和亲有生怕世人不知道的意味,否则怎么会有如此漫长而隆重的和亲过程?三是声势浩大的和亲队伍,沿着自秦朝以来,汉匈经常争战的陕北地区,以此向百姓宣示双方共同追求和平的决心。


和亲队伍沿秦直道北上,除了能向长期遭受战乱纷扰的百姓宣示决心外,还要昭示汉匈和平关系是稳固的长久的,汉匈和亲是诚心诚意的,是给饱尝战乱纷扰沿途百姓的一次神圣的宣示!


无愧封阏氏


呼韩邪单于将昭君册封为宁胡阏氏。胡,中原人对匈奴的称呼;宁,安定的意思。阏氏是王后的意思。这与汉元帝改年号为“竟宁”,似有异曲同工之妙,显然存有某种默契。事实证明,王昭君以其实际行动无愧于“宁胡阏氏”这个封号,使汉匈争取到了半个多世纪的和平共处。出塞三年后,呼韩邪单于辞世,根据匈奴风俗,按照汉皇帝“从胡俗”的旨意,王昭君又嫁给复株累若鞮单于。王昭君把中原文化在匈奴进行了有效传播,促进了匈奴的发展,强化了双方的交往和理解,成为汉族和匈奴公认的和平使者,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如此王昭君,名垂青史,无愧!


青冢掩香魂


西汉元始八年,王莽取代西汉政权,国号为“新”,匈奴单于认为“非刘氏子孙,何以可为中国皇帝”?于是边疆纷扰迭起,祸乱无穷。昭君眼看着争取到数十年的和平就要化为乌有,悲愤成疾。不久在幽怨凄清绝望中逝去,葬在大黑河南岸,史称“青冢”。将昭君埋葬于此,俯瞰中原,眷恋家乡,似观望更像等待着什么……如果后人还将王嫱自请和亲,简单揣测因未得皇上临幸而报复为之,恐怕是对如王嫱等爱国者和有志青年的亵渎。倘若昭君没有忠君爱国的宏图大志,贪图于儿女情长、男欢女爱,何以保证数十年的和平?当初深处掖庭宫的少女王嫱,她期待施展自己价值的平台,一旦时机到来,就会义无反顾。只有那些患得患失,时刻计较的人,才会左顾右盼,不知所以,这恐怕是亘古不变的人性同理。



足迹留塞上


榆林流传许多昭君出塞的故事,还说在龟兹留居数月,想必不是空穴来风。和亲时间长达一年多,俨然是一次旅行。陕北自秦汉以来汉匈之间长期争战的地域,秦长城自东北向西南而去,长城显然是疆域的象征。长城以内,就意味着安全,意味着国内,归属感更强烈。从气候上看,长城沿线又是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分界线。从地形地貌上看,长城以北草滩地区以南则是丘陵沟壑区。从文化习俗看,长城以北是草原游牧民族生活习性,而以南是农耕生活区。至今依然。从行政建制上看,昭君出塞期间,上郡设今鱼河附近,古城滩一带为龟兹属国,除了汉人、龟兹人以外,还居住着大量的匈奴人。和亲队伍到达上郡和龟兹属国正逢秋冬季节。为了让昭君适应匈奴生活,适应北方气候环境,和亲队伍在此留居数月。其时,呼韩邪单于与当地居住的匈奴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进一步增进汉匈感情。王昭君从皇宫出来,又要远嫁匈奴,她的情感,越是到长城周边,越是看到气候变化和地理环境的变迁,越是复杂。她在留居期间,必然要将文化传播。


榆林历来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也是南北文化交融荟萃的地方。我们现在的许多风俗习惯、方言、文化艺术都具有独特的风格,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比如榆林人最常见的早餐羊杂碎;表演风格颇与湖北小曲相似的榆林小曲;还有说书、秧歌、干炉等,这些文化的渊源,需要探究。



兴起的昭君文化


昭君文化的核心内涵是“和合”。昭君出身于良家子,所谓良家子旧时指出身良家的子女或清白人家的女子。昭君从小生活在荆楚文化的氛围中,深受屈原的爱国精神滋养。从秭归经长江、汉水进宫,历经一个月的风雨磨砺,对她的思想、意志和价值观念的形成,会产生积极推动作用,她会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三年掖庭宫里生活无味,但想必更严格的管理体系和培训计划,使她有机会学习更多的知识。昭君主动和亲,是她对自身价值的认可,并抓住机会得以表现,争取实现价值的机会。她历时一年多的颠簸,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带着对故国的眷恋,带着民众对和平的期盼,带着西汉朝廷的嘱托,还带着对文化的传播和许多不确定的风险和亲。汉匈和亲绝不是简单浪漫的爱情,昭君面临的挑战更多:适应生活、语言、饮食、环境等问题;伴君如伴虎,如何适应单于问题;更重要的是推进双方和平共处的问题。也许一年多的娶亲经历,堪称史上最漫长的娶亲过程。如此漫长的娶亲过程,足以看出汉匈双方对这次和亲的重视程度。双方共同期待通过一次完美的和亲,增进信任,获得共同的和平和友谊。因此,和亲的过程也十分重视,一则要使昭君逐步适应北方的生活,有效培养双方感情;另一则为深化民间了解,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情感,争取和平共处。汉匈和亲,婚姻只是手段,而非目标。事实上,昭君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适应能力,出色地完成了和亲任务。说她是和平的使者,当之无愧!



昭君出塞的效果,饱含着“和合”精神文化,她用自己的一生,争取和维护着汉匈和平,受到了匈奴和汉人的拥戴。这也是她被列为“四大美女”之一的根本原因。我们今天研究昭君文化,还应该研究她出身卑微却志存高远,身在深宫却志在为国,不畏艰辛知难而进的爱国精神。让昭君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滋养民族,为国家的富强民主、长治久安奋发有为。


历史就像一股清风,走过去总要留下痕迹,任由后人评说和还原。昭君出塞已是两千多年前的事了,然而昭君文化近年广泛兴起。这自是人们对传统文化回归的期盼,也是发展旅游经济的重要抓手使然,也是唤醒人们争取和平、维护和平、捍卫和平的心声。昭君的家乡湖北兴山县和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研究昭君文化甚嚣尘上,当蒙鄂两地如火如荼地从文化转向旅游经济时,作为出塞留居地的榆林,应该做些什么呢?


榆林这块黄土地丰厚而文化底蕴深厚,绵延千里的长城,风俗迥异的生活习俗,意义深远的史前文明……我们无法穿越时空,感受那段历史,但这块土地上每逢国家和民族大事中,总会留下深深的历史印迹。发掘和整理这些历史文化,对发展文化旅游有着重要的意义。



昭君故事所折射的精神,是值得任何时代所认真思考的。由于历史记载的内容相当有限,而民间传承和演化的故事很多,这就为还原这次联姻提供了重要的条件,也为弘扬这种文化提供了空间。我们有责任搜集和整理这些的故事,在出塞途经地发扬昭君文化,携手打造鄂陕蒙昭君出塞旅游精品线路。为发扬传统文化,为发展沿途经济,更为了影响我们的后代。


近年来,榆林市已将长城路与环城北路十字北向街道,命名为“昭君路”。


在此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做好:一是搜集和整理民间相关的故事;二是研究地方史志,寻找相关记载;三是积极支持酒店饭馆等以昭君命名;四是研究一些风俗习惯、饮食、节日等与昭君和匈奴的关联性。


掠去历史的尘埃,剥离政治的面纱,让风雨洗涤沉积已久的定论,让昭君回归一个真实的自我,也许这才是昭君的本来。别让后人给昭君强加各种颜色的外衣,而失去她应有的本真,也许这才是研究昭君文化的关键所在。



作者:张坚,生长在丘陵沟壑区,长期工作于农村乡镇,喜欢读书,偶尔写几句感想与人分享。






编 者 按:原文引自《腾飞文苑》,如需引用请核对原文!

文稿审核:包·苏那嘎

排版编辑:武  彬


上一篇不只是幽怨——再读杜甫《咏怀古迹》之三 下一篇《汉宫秋》本事之变异与创新──从唐宋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