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文化研究原创园地

和平天使 ——论昭君亲属与汉匈关系

日期:2021-11-24 浏览次数:2333次 返回

高翔宇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南  长沙‚41081)


[摘要]昭君出塞和亲‚播下了和平友好的种子。不仅自己为汉匈关系的友好贡献了力量‚而且在她的影响下‚她的亲属继续为汉匈友好事业积极奔走。自公元3年昭君出塞到公元30年王飒出使匈奴‚前后六十余年里‚大都是由昭君的亲属完成着匈奴和西汉、莽新、更始、东汉的交涉与来往的使命。这充分说明昭君亲属在汉匈关系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汉匈关系;昭君亲属;和平友好


[中图分类号]K234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8-829(2010)02-0134-03


昭君出塞是家喻户晓的故事。自昭君出塞后‚北方边境出现了“边人获安‚中外为一‚生人休息六十余年”[1]


(p2953)的和平景象。而昭君的子女及亲属‚在昭君的影响下‚继续为巩固汉匈友好事业而积极奔走。这是昭君和亲愿望的继续‚是昭君魅力的延伸和扩展。


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说过:“王昭君在过去的史学家眼中是一个渺小的人物‚在现在的历史学家眼中还是一个渺小的人物‚然而在这渺小的人物身上‚却反应出西汉末叶中国历史的一个侧面‚民族关系的一个侧面。从她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公元前一世纪下半期汉与匈奴之间的关系的全部历史。”[2]



王昭君名号宁胡阏氏‚出塞后与呼韩邪单于结合‚“生一男伊屠智牙师‚为右日逐王。”[3](3806)后晋升为右谷蠡王。后呼韩邪单于去世‚复嫁复株累单于‚“生二女‚长女云为须卜当居次‚小女为当于居次。” [3](p3807-3808)长女云嫁给了右骨都候须卜当‚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名奢‚为大且渠‚次子失名不详。二女儿当于居次‚生一子‚封醯椟王。在匈奴的单于庭‚以昭君为核心‚昭君的两个女儿及女婿为主体‚形成一股强而有力的亲汉力量。力主维护汉匈友好的局面。


“诏遣……长水校尉王歙使匈奴…… ”[3](p3818)‚“和亲侯王歙者‚王昭君兄子也…… 莽遣歙、歙弟骑都尉展德侯飒使匈奴…… ”[3](p3827)“更始二年冬‚汉遣中郎将归德侯飒……使匈奴…… ”[3](p3829)


从上述史料‚我们得知‚昭君有两个侄子‚名王歙和王飒‚分别担任长水校尉和骑都尉‚“长水校尉掌长水宣曲胡骑 ”‚“以骑都尉、谏大夫使护西域三十六国 ”。[3](p3737-3738)可见‚王歙是统率降汉的匈奴骑兵的‚而王飒是负责对西域各国的外交工作。而且‚两人均被汉室封侯。王歙为和亲侯‚王飒为展德侯‚后封为归德侯。自天凤元年到建武六年间‚兄弟两人曾四次共同或分别担任中原王朝的使节‚与匈奴往来。



在历史与现实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因为领导人的更替‚导致契约的废弃。然而‚并未因为呼韩邪单于的去世‚汉匈的友好关系就产生了破裂。自公元前 51年呼韩邪单于来朝至公元 1年王莽执政‚五十余年间‚汉匈 “数世不见烟火之警‚人民炽盛‚牛马布野。”[3](p3826)这不得不归功于昭君及其子女在匈奴的中流砥柱的作用。


然而‚“及莽扰乱匈奴‚与之构难‚边民死亡系获‚吏士疲罢‚数年之间‚北边虚空‚野有暴骨矣。”[3](p3826)可见‚王莽篡位夺权‚出现了大规模的战争危险。


王莽在篡汉之前对匈奴就别有用心‚其挑衅的行为已初露端倪。汉平帝期间‚“太皇太后称制‚新都候王莽秉政‚欲说太后以威德至盛异于前‚乃风单于令遣王昭君女须卜当居次云入侍。太后‚所以赏赐之甚厚。”[3](p3818)而据唐代颜师古注 《汉书 》‚“说 ”读 “悦 ”。是指王莽以此事取悦太后王政君‚并非想以此方式巩固加强汉匈友好关系。而且‚颜师古注明‚“风 ”同 “讽 ”‚也就是说‚王莽请昭君女儿入朝侍奉太后‚有侮辱、贬低匈奴民族的色彩。面对这一切讥讽与鄙视‚昭君的长女云委曲求全‚努力维持着两方和平友好的局面。


其次‚王莽严重干涉匈奴的内部事务。当时‚西域有归降匈奴的部落。王莽获知消息后‚即遣使告单于:“西域内属‚不当得受。”[3](p3818)


公元9年‚易单于故印“匈奴单于玺 ”为“新匈奴单于章”。这从根本上否认了呼韩邪单于的封号的合法性及其长子复株累单于的世袭权‚也否认了汉匈友好和平协议的有效性。


王莽推行极端的大民族主义的政策‚蓄意压低匈奴的地位。公元10年‚王莽下令将“匈奴单于”的名称改作“降奴服于”。


接着‚又“拜十二部将率‚发郡国勇士……议满三十万众……同时十道并出‚穷追匈奴‚……因分其地‚立呼韩邪十五子。”[3](p3824)激进的措施‚不仅对匈奴的侮辱到了极限‚而且又有分裂匈奴民族的险恶用心。特别是匈奴几十年前经历的“五单于争立 ”‚已经让匈奴元气大伤‚而今又被王莽强行分裂为十五个小国家‚内讧迫在眉睫‚怎能不叫匈奴人痛恨呢!


于是‚在王莽的错误政策下‚“单于历告左右部都尉、诸边王‚入塞寇盗‚大辈万余‚中辈数千‚少者数百‚杀雁门、朔方太守、都尉‚略吏民畜产不可胜数‚缘边虚耗。”[3](p3824)匈奴的血性男儿们‚要讨回单于玺印‚更正单于名‚力主匈奴统一。


在汉匈关系日益恶化的、双方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的时刻‚谁来调停大规模的战争危险?昭君的长女须卜当居次云和女婿右骨都候须卜当挺身为而出‚积极设法力挽狂澜。



公元13年‚匈奴单于乌株留单于去世。而这对于昭君家族弥合汉匈关系是一个绝好的契机。


请看下面两段文字‚我们归纳下此年单于庭的昭君亲属为挽救胡汉外交的过程:


“云常欲与中国和亲‚又素与咸厚善‚见咸前后为莽所拜‚故遂越舆而立咸为乌累若鞮单于。”[3](p3827)


“咸怨乌珠留单于贬贱已号‚不欲传国……云、当遂劝咸和亲。”[3](p3827)


由此可见‚昭君亲属的和亲活动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酝酿已久‚深谋远虑。即云欲与恢复中原和亲的想法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有准备、有计划、做出了充分的理论论证的。


第二‚利用了私人交往关系。即云、须卜当与咸关系的亲密性。使得和亲有了实现的友谊基础。


第三‚铤而走险。即越舆而立咸为单于。虽然须卜当为匈奴贵族‚官居右骨都候‚有废立之权‚但据 《汉书》颜师古注:舆为右贤王‚咸为于粟置支侯‚按照匈奴的官制‚舆的官位高于咸‚而不计原位而立咸为单于‚故曰 “越舆 ”。可见‚立咸为单于‚并非合乎继位之常理。废立计划安排之缜密‚阻挠势力之强大‚云和须卜当所顶之风险也可想而知。


第四‚抓准有利客观条件。即咸为王莽所重视‚咸曾接受王莽给他的 “孝单于”封号。立咸为单于‚从情绪上易于为王莽所接受‚有了王莽对咸的好感‚恢复汉匈和亲并非一纸空文。


第五‚利用矛盾‚见缝插针。即咸对上一任的乌株留单于的某些行为‚心怀怨恨‚云与须卜当乘机劝说咸与汉恢复和亲‚重建友好。


公元14年‚云、须卜当遣人到西河虎猛制虏塞下‚请求见和亲候王歙‚即昭君侄子。王莽于是派遣王歙、王歙的弟弟王飒出使匈奴‚“贺单于初立‚赐黄金衣被缯帛。”[3]


(p3827)乌累单于心喜‚以礼相待‚并派卫队护送王歙、王飒回国。然而‚后来咸得知‚咸的儿子登于前年被王莽无端杀害‚心怀怨恨‚“寇虏(掳)从左地入‚不绝。”[3](p3827)后王莽派遣使者来访单于‚从大局出发‚咸并未计较太多个人恩怨。汉匈此次大规模的军事对峙总算没有酝酿成大规模的战争‚这不得不归功于云和须卜当的努力。


公元15年‚王莽又派遣王歙等人‚送还先前被杀害的咸的儿子登的尸体‚“又多遗单于金珍 ”[3](p3828)。匈奴也派遣云和须卜当的儿子奢到塞上迎接‚王莽封须卜当为后安公‚其子男奢为后安侯。后虽有“寇盗 ”骚扰边境‚但未有大规模的重兵压境‚边境整体比较安定。


公元18年‚乌累单于死‚舆被立为呼都而尸道单于。而按照匈奴继承王位的顺序‚理应晋升王昭君之子伊屠智牙师为左贤王。而呼都而尸道为传位于自己的儿子‚又认为伊屠智牙师是汉人所生之子‚不配做单于‚竟然秘密的把伊屠智牙师杀害。在新单于初立、紧要的关头‚我们不妨看看昭君家族同王莽的不同反应:


昭君亲属是不计恩怨‚以大局为重。忍兄长去世之悲‚为胡汉大计着想‚深明大义‚仍劝使呼都而尸道单于“遣大且渠奢与云女弟当于居次子醯椟王俱奉献至长安”[3]


(p3829)。王莽于是遣和亲侯王歙与云、须卜当、当于居次的儿子醯椟王到制虏塞下相会‚亲属们聚在一起‚激动兴奋不已。讲明双方的意愿‚两方关系的改善露出一线光明。


而王莽则别有用心‚丧尽天良。趁着云、须卜当等匈奴代表没有防备‚借此机 会‚“以兵迫胁‚将至长安”[3]


(p3829)。只有云、当的小儿子从塞下逃归匈奴。


然而王莽的险恶远不止一个“劫持云、当案 ”。紧接着又做了两件歹毒之事:


首先‚强立须卜当为单于‚并派出大兵护送他回匈奴。显然‚这一措施遭到了匈奴对须卜当的误会‚“匈奴愈怒‚并入北边‚北边由是坏败。”[3](p3829)须卜当在郁闷与忧患中病死。


之后‚王莽以其庶女强行嫁给昭君的外孙奢‚并将奢的爵位由‘后安侯’晋升为‘后安公’。也妄图出兵拥立奢为匈奴单于。


这给胡汉关系造成了极为不良的影响‚在匈奴‚亲汉的昭君家族会被呼都而尸道误认为有姐弟篡位之嫌。在中原‚王莽欺骗王歙出面‚也使得他处于被云、须卜当等人的误会中‚欲辩又难言‚自然情形很尴尬。


大司马严尤劝谏王莽‚须卜当在匈奴右部‚兵不侵边‚对维护汉匈和平大有益处‚将其放归匈奴更有益处。然而‚王莽一意孤行‚刚愎自用‚最终匈奴忿恨‚和亲遂绝。昭君亲属的重建和亲愿望终于此破灭。


当然‚这两条阴险扶植的计划都未能成功‚公元23年‚起义军风起云涌‚推翻了王莽新朝的统治。“会汉兵诛莽‚云、奢亦死。”[3](p3829)


可以说‚昭君的长女云、女婿须卜当以及外孙奢为了弥合胡汉关系疲于奔命‚不畏牺牲‚在危难之时‚挺身而出‚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虽然并未能完成重建和亲的愿望‚但即便大战迫在眉睫之时‚双方使节仍然互有往来‚终避免了一场大规模的恶战‚生灵免遭涂炭。这离不开昭君亲属左右政局的功劳。


西汉王朝结束了‚王莽的新朝也只是历史风云中的昙花一现。但是‚昭君亲属担当和平天使的使命还没有结束‚他们依旧前赴后继‚做出努力。


更始二年‚公元24年‚“汉遣中郎将归德侯飒、大司马护军陈遵使匈奴‚授单于汉旧制玺绶。”[3](p3829)又令王飒带回云、当其相关亲属的尸体。希望再次改善由于王莽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然而此时‚单于十分骄横‚“匈奴本与汉为兄弟‚匈奴中乱‚孝宣皇帝辅立呼韩邪单于‚故称臣以尊汉。今汉亦大乱‚为王莽所篡‚匈奴亦出兵击莽‚空其边境‚令天下骚动思汉‚莽率以败而汉复兴‚亦我力也‚当复尊我!”[3]


(p3829)这次王飒出使‚并未取得预想的效果‚这当然不能归咎与王飒个人的原因。细究史实‚我们发现更始年间汉匈力量对比发生了不同于昭君出塞时的极大变化:


在匈奴方面‚匈奴经过多年的休整‚力量大大恢复。由于王莽错误政策导致的汉匈误会也使得昭君亲属为代表的亲汉力量在单于庭大为削弱。相反‚主张反汉的奴隶主群体的大为抬头。昭君亲属面对如此局势‚已无回天之力。


而汉朝方面‚随着战乱的破坏‚经济的凋敝‚国力大为削弱‚同宣帝、元帝之时已不可同日而语。我们知道‚国家力量决定着国家间的关系。


但毕竟‚昭君后代及亲属‚为汉匈事业的和平不断奔走‚不避风险‚奉献生命。他们传承着昭君热爱和平的精神‚把自己的热血无私的洒向人间。


公元30年‚王飒再一次作为东汉王朝的代表出使匈奴‚史书载:“光武初‚方平诸夏‚未遑外事‚始令归德侯刘飒使匈奴‚匈奴亦遣使来献。”[1](p2940)这里所说的刘飒正是昭君侄子王飒。汉光武帝为了表示对他的敬意‚赐姓为‘刘’‚能 得到皇帝的赐姓‚可见王飒在胡汉外交中功勋之巨。


就算公元前3年‚昭君出塞时‚王飒还是一个不足十岁的小男孩‚到了现在公元 30年‚王飒也早已是年过七旬的古稀年龄了。胡风汉雨中‚饱经历练与苍桑。


岁月如流‚王昭君其侄儿、子女、女婿、外孙们都已消逝在大漠之中‚然而‚他们为胡汉和亲所付出的汗水永垂史册‚这些人都是汉匈两国的和平天使。


公元48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其导火线就是因为王昭君之子右谷蠡王伊屠智牙师被杀‚呼都而尸道单于舆死‚传其子为王储时‚引起了前乌株留单于之子比的怨言‚“以兄弟言之‚右谷蠡王次当立;以子言之‚我前单于长子‚我当立。”[1](p2492)后来‚比率领南边四五万人归汉‚尊呼韩邪单于为始祖‚自诩 “呼韩邪单于 ”的称号‚史称 “南匈奴”‚他们与汉朝民族融合‚继承了呼韩邪始祖的和平政策。而北匈奴开始了漫长的西迁过程‚引发了欧洲四世纪的民族大迁徙‚加速了西罗马帝国的衰落和灭亡与欧洲封建制度的产生。当然这是后话了。然而‚“在南匈奴部族中我们时时能发现须卜氏与当于氏的踪迹‚这似乎不是偶然‚在他们的血管中‚也许早已渗透了王昭君的血液。”[4]


参考文献:


[1]范晔.后汉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65.


[2]翦伯赞.从西汉的和亲政策说到昭君出塞[N]‚北京:光明日报‚1961.2.5.


[3]班固.汉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4]吴郁芳.论昭君家族与胡汉外交 [J]‚武汉:江汉论坛‚195.1.





编 者 按:原文载于《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2卷第2期2010年3月,如引用请据原文。

文稿审核:包·苏那嘎

排版编辑:武  彬


上一篇甘发根.讲好昭君故事弘扬和美文化 下一篇近七十年昭君文化传播和研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