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姬,不过是这盘棋中的一颗棋子而已。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对曹操来说是忙碌的一年。这年年初,曹操起兵北征乌桓,至8月间终于统一北方,途中还留下了“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名篇;自己最属意的小儿子曹冲病逝,曹操“亲为请命,及亡,哀甚”(《三国志·邓哀王曹冲传》);孔子的后代孔融和神医华佗先后得罪曹操,被曹操下令处死。
这一年,曹操可谓是悲喜交加,身心俱疲。
曹操画像
然而,就在这样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份里,曹操却忙里偷闲,专门派人携带金璧去匈奴赎回了一个人,那就是东汉年间赫赫有名的才女——蔡文姬。
对于文姬归汉的原因,历朝历代众说纷纭,有人说这是出于民族主义的驱使,有人说是为了繁荣大汉的文化事业,《后汉书》中说“曹操素与邕(蔡文姬之父)交好”,因此接他的女儿回家。这些说法或许有一定道理,但综合来看,事情并非如此简单。
要解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我们将目光退回到两千年前,从史实出发,去探讨历史上真实的曹操与蔡文姬。
蔡文姬其人
蔡文姬原名蔡琰,字昭姬,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才女”之一,晋朝时为避司马昭的讳而改名文姬。尽管她的作品仅有《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流传至今,但其文学价值早已被世人公认。此外,蔡文姬还擅长音律,九岁时便能根据琴弦断裂的声音判断是哪一根弦,《三字经》中便有“蔡文姬,能辨琴”的说法。
然而,正所谓“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出生名门、一身才华的蔡文姬却命途多舛。关于她的身世,《后汉书·列女传》中有一段简短的记载:
(蔡文姬)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适河东卫仲道。夫亡无子,归宁于家。兴平中,天下丧乱,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而重嫁于祀。
清代画家李坚创作的《文姬思汉》
这段记载透露了几个重要信息:第一,蔡文姬一生三嫁,初嫁未久便因丈夫去世而归家;第二,战乱中被匈奴掳走,在匈生活12年,还生了两个孩子。第三,曹操用“金璧”将之赎回,也就是“文姬归汉”。
这三点中,尤其第三点最耐人寻味。要知道,在古代战争期间,俘虏百姓是家常便饭,这样的俘虏一般地位低下,《左传》中便有“男为奴役,女为人妾”的记载。然而,被掳走的蔡文姬似乎价值连城,以至于曹操“以金璧赎之”——黄金和玉璧是彼时最贵重的物品,玉璧更是权力的象征。加之在匈奴生活多年、育有二子,文姬是否愿意归汉,其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在传世的《悲愤诗》中,蔡文姬这样描述自己离开匈奴时的场景:
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
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
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
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
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
《胡笳十八拍》中亦有相似的描写:
汉使迎我兮四牡騑騑,
悲号失声兮谁得知,
与我生死兮逢此时。
愁为子兮日无光辉,
焉得羽翼兮将汝归。
一步一远兮足难移,
魂销影兮恩爱遗。
十有三拍兮弦急调悲,
肝肠搅刺兮人莫我知。
这样一来,“文姬归汉”的故事便显得有些诡异了:一方是刚刚统一北方、废除三公、总览朝廷大权的曹操,此刻却低下身份,动用钱财金璧赎回一个俘虏;一方是在匈十二年、育有二子的母亲,此时不得不忍受骨肉分离的命运。这似乎是件两不讨好的事。在这样一个大业未成,甚至前途未卜的时刻,曹操为何要花费如此心思、财力接回蔡文姬呢?
报恩?撰书?史书中的疑点
报恩说
对于曹操接蔡文姬归汉的原因,《后汉书》中给出的解释是曹操与蔡文姬父亲蔡邕交好:“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而重嫁于祀。”
东汉文学家蔡邕
这里的“祀”指的是董祀——曹操接回蔡文姬后,把她重嫁给了一个叫董祀的人。那么这个董祀是何许人呢?据《后汉书》记载,他是曹操手下的一名屯田都尉。《三国志·魏志·梁习传》中有载:“习表置屯田都尉二人,领客六百夫,于道次耕种菽粟,以给人牛之费。”由此可见,“屯田都尉”不过是个领着六百人种地的小官,充其量相当于今天的村长。
这样一来,“报恩”说就显得十分站不住脚。试想,如果曹操真的感念朋友之恩,千方百计将他的女儿接回来,难道会转身把他嫁给一个小小村长?尽管蔡文姬曾被匈奴掳走,但毕竟也是名门之后,从古代伦理来看,哪怕让她为前夫卫仲道守寡,名声也比这样的三嫁要好听得多。
而且,蔡文姬虽然作为“董祀妻”被列入《列女传》,但传中并无关于两人夫妻感情的描写。除蔡文姬外,《列女传》中其他11人都有“共挽鹿车”“慈亲垂爱”等描写,由此可以推断,蔡文姬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至于婚后的家境,《列女传》中也写明蔡文姬在三九天“蓬首徒行”——假若曹操对其有一丝庇护,恐怕都不会落魄如此。
由此可见,“报恩”一说很难说是文姬归汉的决定因素。
撰书说
“撰书说”同样出自《后汉书·列女传》。蔡文姬嫁给董祀后不久,董祀因事获罪,蔡文姬衣衫不整地跑到曹操面前求情,曹操赦免了董祀的罪,趁机问文姬:“闻夫人家先多坟籍,犹能忆识之不?”文姬曰:“昔亡父赐书四千许卷,流离涂炭,罔有存者,今所诵忆,裁四百余篇耳。”操曰:“今当使十吏就夫人写之。”文姬曰:“妾闻男女之别,礼不亲授。乞给纸笔,真草唯命。”于是缮书送之,文无遗误。
所谓“夫人家先多坟籍”,是指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曾收藏、编撰了很多部书籍,后来因战乱失传,所以曹操要接蔡文姬回来整理、复写这些书籍,为大汉的文化事业做贡献。考虑到曹操本身也有不错的文学修养,建安年间更是出现了“建安七子”的文化繁荣景象,撰书保护文化似乎也说得过去。
然而,从现有史料来看,蔡文姬的作品只有《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传世,另有一卷已经失传的《蔡文姬集》,并不见有这“四百篇书”。后世不少人说曹操要蔡文姬编修的是蔡邕曾参与编写的史书《东观汉记》,但事实上,《东观汉记》是东汉的官方史书,照例由史官编写,采用的素材也都是官方记叙,不会因为蔡邕去世而停滞不前,也不必专门把他的女儿找来接手这一工作。
而且,若曹操接蔡文姬归汉真是出于传承文化的目的,那就应该在第一时间把工作安排下去,不用等到蔡文姬跑来为丈夫求情时才提起这件事。如果董祀不犯罪,曹操见不到蔡文姬,这项工作岂不是要长期拖下去?
大汉族主义
对于“文姬归汉”,除了史书中这些说法外,今天更常见的解释是曹操出于民族主义思想,认为汉人的才女不能流落到匈奴,才派人接回了蔡文姬。从宋朝开始,各类传奇、戏本、小说中多采用这一说法,程砚秋的京剧《文姬归汉》、郭沫若的话剧《蔡文姬》亦是以此作为核心。
程砚秋《文姬归汉》
然而,从历史的语境来看,这一说法同样站不住脚。
实际上,汉唐两代,中国并没有成型的“民族主义”,汉朝时“汉人”的含义也不同于今日。《汉书·武帝本纪》记载:“凡汉皇统御之下,皆以汉为傲。”可见彼时“汉”指的是大汉统治的国土,“汉人”便是全体大汉国民,而不是具体的民族概念。到了唐朝,契丹、高句丽等民族与其他国民一样称为“唐人”,而“满蒙汉藏回五族共和”的概念更是清朝以后才出现。
以“汉人”视角解释“文姬归汉”其实是宋代的产物。尤其是经历了靖康之耻以后,南宋偏安杭州,由此激发了宋人强烈的民族情绪,“文姬归汉”的叙事在这一时期达到高峰,以民族主义为核心创作的绘画不计其数,画家张瑀的《文姬归汉图》便是其中的代表。
《文姬归汉图》(局部)
宋代以后,以民族主义解释“文姬归汉”渐渐占了主流,但身处东汉的曹操并无相应的民族概念,董卓的不少部下就是胡人和羌人。战乱中,匈奴掳走的汉人百姓不止蔡文姬一个,如果曹操真的是出于民族主义思想接文姬归汉,那就应该趁建安十年大破南匈奴之时把所有汉人一并接回来,而不是单单只接蔡文姬一人。
文姬归汉的真正原因:曹操的私心与抱负
《三国演义》的流行使得“曹操爱人妻”的观念深入人心,因此也有不少野史小说认为曹操贪图文姬美色,所以千方百计接她归汉。如果将这一点看做文姬归汉的主要原因,自然是不具说服力的,但这一说法并不是完全捕风捉影。
问题还是出在《列女传》。何为“列女”?《列女传》的开篇有这样一番自述:
《诗》《书》之言女德尚矣。若夫贤妃助国君之政,哲妇隆家人之道,高士弘清淳之风,贞女亮明白之节,则其徽美未殊也,而世典咸漏焉。故自中兴以后,综其成事,述为《列女篇》。
换言之,古代史书的“列女传”实为“烈女传”,只有遵从封建礼教的女子才能入传,《列女传》中记载相关人物的事迹也基本只限于这些内容。然而,被列入“列女传”的蔡文姬有许多疑点:
第一,《后汉书》中共有12位“烈女”,蔡文姬名气最大,却敬陪末座,排在其他11人后面;第二,别的“烈女”由生到死记得清清楚楚,蔡文姬则相当模糊,不仅生卒年不详,而且记述只记到蔡文姬跑到曹操府上为董祀求情,然后戛然而止;第三,别的“烈女”都详细记载了作为妻子的女性怎样相夫教子、孝顺长辈,而蔡文姬的三任丈夫被草草带过,曹操的名字却出现多次。
求情之夜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何此后蔡文姬便从史书中消失无踪?这些问题是历史上的几大疑案。从史书的习惯来看,隐去不写,很可能是因忌惮而不能写。这样一来,说曹操与蔡文姬有不正当关系,恐怕也不是捕风捉影。
当然,对于一代奸雄曹操来说,美色还是其次。曹操之所以要文姬归汉,最主要的还是看重了其背后的政治意义。
建安十二年,曹操虽已统一北方、官至丞相,对内对外做了许多大事,但落下的名声却不甚好听。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讲究忠孝的古代饱受诟病;此外,由于曹操疑心甚重,轻易斩杀下属,甚至连华佗这样一介医生都不放过,更是令朝野间敢怒不敢言。
而与之相对的便是蔡邕、蔡文姬父女。在奸邪辈出的汉末乱世,蔡邕清名在外,为人忠正,文学、书法、琴画造诣颇深,在朝野间广受尊敬,乃至死时“搢绅诸儒莫不流涕”,绍兴的柯亭便是百姓为纪念蔡邕而建。蔡文姬又是赫赫有名的才女,父女两人可以说是声名远扬。
柯亭
因此,曹操接文姬归汉,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量——经此一事,曹操不仅可以借此笼络蔡邕的门生故吏,更可以改善自己在下属和民间百姓心中的形象。
再者,曹操已经统一了北方,接下来便要考虑南下,背后的匈奴成为曹操的后顾之忧。从汉朝建立开始,大汉与匈奴的战争便从未停息,兴平、建安年间,匈奴多次袭扰北方,曹操也曾在建安十年率兵征讨南匈奴。如今曹操借文姬归汉一事向匈奴献上金子和玉璧,等于是与匈奴交好,变相招安,稳定了后方,从而为向南进军扫除障碍。
曹操接下来的动作也佐证了这一点:建安十三年开春,曹操下令训练水兵,为进军吴楚之地做准备。半年后,曹操出兵南征。
由此来看,接回蔡文姬,从而收买人心、安定后方,其实正是曹操构想的称霸宏图中的一步棋,而蔡文姬,不过是这盘棋中的一颗棋子而已。
从此后历史的发展来看,这步棋走得还算不错,此后十几年间匈奴安分守己,朝中也无人挑战曹操的地位。只可惜曹操走错了下一步棋,终究没能实现统一南方的愿望——建安十三年,等待他的是一败涂地的赤壁之战。
参考资料:
《曹操年谱》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后汉书·列女传》
《“文姬归汉”佳话质疑》黄波
《“文姬归汉”曹操有何用心》郑群
编 者 按:原文载于《中国国家历史》,如引用请据原文。
文稿审核:包苏那嘎
排版编辑:武 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