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民族

匈奴 鲜卑 突厥 契丹 蒙古 女真

刘斌 | 俄罗斯图瓦(唐努乌梁海)发现鲜卑时期冶铁遗址(Katylyg 5)

日期:2021-09-27 浏览次数:3206次 返回

编译 ★ 刘斌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


遗址位置图


遗址平面图


出土陶器


发现炉渣


5号炉三维和复原图图



锻炉炉壁和铁饼渣图


木炭烧坑


遗址发现的遗物包括陶器、骨制饰品、石纺锤、铁刀、铁锥、骨箭镞、铁箭镞,以及大量的冶铁遗存,包括有熔炉内及文化层中的大块炉渣、冶炼用木炭、耐火砖、熔炉和锻炉遗存。遗址发现有大约8000件陶器,部分为磨光陶器,被发现者认为属于科克尔(Kokel)文化,是目前唯一已知的科克尔文化定居点。


图瓦地区的科克尔文化,最初被认为是受匈奴影响的,起源于匈奴来到该地区之际(公元2世纪)。近年来,根据从两个地点获得的碳十四测年数据,科克尔文化起源于匈奴文化的假设被推翻,科克尔文化被认为应属于鲜卑时期。鲜卑类型武器的发现,陶器类型的急剧变化和人类学研究结果都表明科克尔文化是由于外来人群向西迁移而出现的,与公元1—3世纪鲜卑向西扩张的过程有密切关系。


通过对遗址现场各类遗存分布的分析,发现了3个不同的作业区域:1、西北区为含冶炼炉和冶炼渣的熔炼区;2、东南部为含铁饼渣和锻炉碎块的锻造区;3、西南区为制备木炭的烧坑。


在遗址西北区进行的挖掘发现了9个形制基本形同熔炉,这些熔炉没有上部结构,这表明这些炉体应该属于地下熔炉。熔炼室的形状和尺寸可以从每个炉膛内保存完好的大块炉渣中推断出来。根据渣块的形状,9个炉中有7个炉平面呈梯形,向地下通道所在的底部变窄。只有两座炉(1号、6号)因矩形设计而与其他炉略有不同。熔炼室的典型深度约为1m,炉渣块填充炉下部可达50-1500px的高度。炉膛侧壁长度50-60厘米,后壁宽度55厘米,前壁宽度18-30厘米,几乎所有的炉膛后壁都是倾斜的。冶炼区发现的炉渣总重1050公斤,其中9座熔炉内的渣块990公斤,炉周围发现的炉渣61公斤。根据这些数据推断一个炼炉平均产生100公斤炉渣。


该遗址的东南部区域为锻造区,发现有9.4公斤破碎的铁饼渣(平均直径8厘米)和50余块带有风口的锻造炉壁的碎片。另外,大多数的锻造炉渣中含有铜(青铜)颗粒和铁颗粒中的铜混合物表明,铁匠也负责青铜器的加工。


从冶炼区西南40m处的区域可能用于生产木炭,现场发现有木炭堆积和两个烧坑。1号坑直径为2.8 m,深度为0.8 m;2号坑的直径为2.8m,深度为1.3m。2号坑的底部衬有石板,并覆盖着一层薄薄的木炭。


通过对遗址采集到的八个木炭样品进行测年,表明该处冶铁遗址的年代在公元3世纪至4世纪之间,同遗址中发现的科克尔文化陶器年代相吻合。


卡提里格5号冶铁遗址的冶炼和锻造活动的组织分工十分明确,锻造区与冶炼区虽然仅相距15m,但在冶炼区没有发现锻造炉渣,反之亦然。冶炼和锻造活动之间的这种分区反映了现场冶金作业的规模强度已经很高。进行一次冶炼需要大量的矿石和木炭,还需要复杂的准备、组织和整体人员管理,在该遗址,这种控制可能是通过将冶炼和锻造的工作区分开来实现的。


尽管卡提里格5号遗址的冶炼区和锻造区相对分离,但它们仍然彼此非常接近,并且与木炭制造区非常接近,这表明所有操作都在一个地方进行,该地点可能是有意选择的,不仅因为可能靠近矿石来源,而且还因为靠近供应冶金燃料所需的森林。


编译自《Iron metallurgy of the Xianbei period in Tuva (Southern Siberia)》,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Reports(Volume 39, October 2021),在线发表于2021年8月18日。





编 者 按:原文载于《北朝考古》,如引用请据原文。

文稿审核:包·苏那嘎

排版编辑:武  彬


上一篇鲜卑族乞伏部南迁时间与路线新考 下一篇乌桓、鲜卑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