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冈石窟时强调“要深入挖掘云冈石窟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是总书记深刻把握云冈石窟乃至整个大同地区在中国古代多民族融合过程中的巨大贡献和独特地位而给我们部署的一项重大任务。完成这一任务,需要我们总结中华民族共同体和大同地域文化形成的双向成果,理清中华民族在大同地区交流融合的历史脉络,探寻出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轨迹和经验。
一、大同是中华文明共同体的重要起源地,也是北方多民族融合的核心之地
大同位于桑干河流域中段和古大同湖的中心区域内。这一区域是北方人类起源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目前已发现100余处珍贵的古人类遗存,如泥河湾遗址、许家窑遗址、峙峪遗址及后期的鹅毛口遗址、高山遗址等等,系统展示了北方人类从200余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到距今4000—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演进及扩展过程。遗址中还发现了目前最古老的粟作物以及动物驯化痕迹,把世界上植粟和驯化动物记录刷新到距今8000年前。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辉基于基因、考古、语言和文化跨学科的视角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起源,认为桑干河流域孕育的磁山文化是红山文化和仰韶文化的源头。他还指出,如果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那桑干河就是中华民族的“祖母河”。
此后的岁月中,大同因“东连上谷、南达并恒、西界黄河、北控沙漠”的区位战略优势和降水适宜、土层深厚、宜耕宜牧的农业条件成为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长期进退回旋和渗透嬗变之地。夏商时期的鬼方、土方在此活动,西周与春秋时的楼烦、北狄等族都在此繁衍。战国、秦与西汉时,中原农耕民族北上来此开拓,匈奴等游牧民族南下来此驻牧。自东汉之后,先后又有乌桓、鲜卑、羯、羌、氐、突厥、沙陀、高车、柔然、契丹、女真、鞑靼、瓦剌等族登上大同这个历史大舞台,各民族在这个舞台上你来我往,赛智赛勇,尽情展示了本民族的风采神韵,也共同铸就了中华文明的历史辉煌。
二、大同为中华民族大融合作出了巨大而独特的贡献
中国历史上一些极为重大的民族融合事件都与大同密切关联。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掀开了中原地区主动向北方少数民族学习的序幕,引领了北方早期重大的社会变革,其吞并中山,攻破林胡、楼烦后设置云中、雁门、代三郡,是有史可考的首次民族大融合。西汉初年的白登之围破解,开启了1000多年的“和亲”政策,促进了北方民族和中原民族的和平交流。北魏建都平城以来,这里逐步成为东西南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十字交汇中心。北魏王朝以平城为中心,将东自大兴安岭、西至中亚、北至贝加尔湖、南到长江的数十个游牧、农耕民族统为一体,实施一系列改革迅速扭转五胡十六国造成的分裂混乱局面,把北方地区多元一体的民族融合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为大唐盛世打下了坚实的民族团结基础——通过大移民、大通婚弱化了各个民族的差异;通过均田制、三长制稳定了农业生产和基层治理;通过汉化改制加速了鲜卑民族和中原民族在政治体制、文化体系上的融合;通过对佛教、道教和儒家学说的弘扬构建了一统化的思想基础;通过对长城以外的一些少数民族实行“修其教不改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区域自治”政策,保障了各民族生产生活的稳定。隋唐五代时期,大同地区成为消减和吸纳北方突厥等少数民族势力的缓冲区,突厥、沙陀、南匈奴等少数民族融入了中原民族的大群体。辽金两朝高度重视大同控南御北的战略地位,都把大同作为陪都之一的西京,并沿袭北魏鼓励各民族通婚、尊重民族习俗采取不同治理模式、崇佛重儒等政策继续强化多元一体进程,为南北之间深度交流融合发挥了积极作用。“隆庆议和”之后,大同率先由烽火连天的边防前线转变为连接汉蒙等民族的陆路商贸中心,随着万里茶道的开辟和发展,以大同为口岸和枢纽的蒙汉融合进一步深化。
可以讲,大同地区对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并最终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大同地域文化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见证
梳理大同的历史,我们发现其最辉煌的部分在于民族融合;总结大同文化,其最璀璨的内核在于融合文化。作为北魏都城、辽金陪都、明清重镇,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造就了大同历史的辉煌,也塑造了大同“开放进取包容融合”的地域文化特质。这个地域文化同时也反过来助推大同地区民族融合速度和质量的升级,大同地区各个时期的民族融合相对其他地区更多呈现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特点。不同民族走进大同,最终融为一体,各民族的文化精髓在大同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不仅没有完全消失,而是得以传承和弘扬,并与其他民族的文化深深地融化在一起,成为多元化、复合式中华文明主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地域文化特质,至少从战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时即已出现,随着民族融合进程的不断演进,在大同地区越来越鲜明,越来越突出。
云冈石窟、北岳恒山和长城以及其他的主要文化遗产,都是民族融合历史和融合文化的见证。云冈石窟,是记录大同乃至中华民族融合的一座丰碑。它不仅是一座集中华文明、犍陀罗文化为一体的石窟艺术宝库,更是探索中华民族先天即有的改革开放视野和胸襟的精神之源。从云冈石窟的艺术表现形式中,我们还清晰而强烈地感受到草原文化、西方文明带来的强烈冲击感。可以想见,这种冲击不仅体现在雕凿构塑中,还体现在当时政治文化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草原民族,一方面主动学习、接纳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另一方面大胆“拿来”西域、中亚、西亚、南亚的优秀文化成果,同时在思想上自觉不自觉地给中原文化带来了雄浑、粗犷、刚劲、率直的自然之风,给当时衰朽羸弱的中原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
广博厚重的恒山成为包容万象的大熔炉,为古代中国共同价值观的形成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恒山山脉之龙山在东晋末年又先后迎来道安、慧远等高僧莅寺弘法,成为当时北方中国的佛教圣地。北魏时期,寇谦之吸收佛教的戒律和儒家的礼法创建的“新道教”在平城大受欢迎,与佛教并为两大国教。现存恒山脚下的永安禅寺始建于金代。殿内重彩壁画及建筑风格既包含汉蒙两个民族特色,又有藏传佛教乃至景教的宗教元素。特别是始建于北魏后期的悬空寺,不仅在建筑上构思奇幻精妙,被称为世界建筑奇观,其供奉的儒释道三神并列、三教合一,是古代先哲信仰包容、民族共生的伟大创造,生动再现了北方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进入中原后的本土化、儒家化、中华化过程。
大同长城遗迹十分丰富,汉、北魏、北齐、明等多个朝代均有修筑。现存的明长城,不仅有内外长城拱绕其间,更有烽燧连绵、军堡相属,是我国长城的天然博物馆。虽然筑城本意在于设置障碍、规避冲突,但无数的历史事实证明,割裂和封闭永远挡不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脚步。长城内外恰恰是中国北方多民族融合的轴心地带,是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文化最富集的地带。从春秋战国到宋辽金元,这里的民族融合从未间断。明清之际,北方地区逐步安定,一方面长城北侧草原地区的发展为长城南侧大同一带的农业、手工业、商贸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大同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商贸制度、服务质量为长城北侧的开发提供了资金、产品和人才保障。“开中制”“走西口”是长城内外多个民族开拓勇气和创新精神的生动展示,呼和浩特、包头等内蒙主要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与“晋商崛起”相伴而生。两侧民族由长期对立转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的共赢关系。
华严寺始建于辽清宁八年,重修于金天眷三年,建筑和雕塑广泛吸纳汉、契丹、女真等民族的技法和宗教理念,是南北方民族共同智慧的结晶,其中的合掌露齿菩萨被称为“东方维纳斯”,体现了北方少数民族对佛教美学的独到理解。此外,善化寺、天镇慈云寺、灵丘觉山寺都是融合文化的生动见证。
四、以大同地域文化自觉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自觉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大同的地域文化适配其名。在“天下大同”的古老文化追求中,众多的民族变纷争为和平、化多元成一体,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特色地域文化,为我们揭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智慧和经验。为此,我们要把系统地整理、挖掘大同地域文化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中之重,以文化自信引领理论自信,以文化自觉推动实践自觉,为实现更高质量的“大同”梦想作出大同新的贡献。具体地说,要抓好三个构建。
构建大同地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地标文化研究体系。大同地区民族融合的众多史实像粒粒珍珠洒满了雁同大地,也堆筑起多处高耸而厚重的地域文化脊梁。其中,桑干河、云冈、长城、恒山等文化地标,浓墨重彩地记录了大同地区民族融合的进程,彰显了大同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博大深邃的精神和文化胸怀,是我们系统研究大同地区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的“梁”。而建筑、雕刻、文学、宗教、商贸、绘画、书法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构成了我们研究大同地区历史的“柱”。抓住“梁”和“柱”,就能够准确地把握大同在整个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缘起、发展脉络、重大事件、代表人物等关键,充分展现大同在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独特地位和贡献。同时,通过对大同地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意义的总结,也能进一步彰显大同的地域文化特质,打造大同地域文化高地。
构建多层级、多支点的合作共建研究机制。积极对接中央民族大学等国家高校以及相关研究机构,采取学科整合和多学科、多领域联合攻关等方式开展战略合作。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协调指导下,携手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敦煌市等地市,建立理论研究工作的区域协调机制。同时,由市委统战部牵头,协调云冈研究院、大同大学云冈学学院和本市、外埠专家学者积极搭建院地、校地长效合作机制,制定研究计划、设置研究课题,协力开展共同体研究,共同推出一批有分量的研究成果。
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成果展示和文化传播体系。紧密结合北方民族融合发展的历程,以桑干河、长城、云冈、恒山等民族融合的历史见证和文化地标为主题开展“学术考察+融媒体活动”,出版一批系统总结大同民族之交的理论研究成果,整理编纂《大同地区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通过举办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高峰论坛、布置“大同民族融合”专题展厅或建设大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博物馆等相关工作,抓好理论研究成果展示及转化应用工作,联合大同日报、大同电视台、“新大同”等媒体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进行持续的宣传和介绍。
从远古人类的发祥流转,到历代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大同这块热土以全剧本的形式呈现了我国北方地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也让我们透过战乱纷争的面纱,更加深刻地领略到中华民族先天既有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大同”理想、“大同”追求、“大同”智慧。通过以上的“三个构建”,让独特的大同历史全方位地展示出来,把深厚的“大同”文化挖掘出来,让“大同”的形象更显明、声音更响亮。
(作者系大同市委统战部副部长)
责编:乌吉斯古楞